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镜花水月

孩子的谎言

两个小学生大声聊着天,经过我家门前的大路。

他们好像在说前一天,也就是星期日和爸爸出门钓鱼的事。

其中一个小学生说:“我们钓到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鲸鱼呢!”

另一个小学生听了非常佩服,问他是怎么把鲸鱼带回家的。

“这个嘛,我们带了木筐,就把鲸鱼装进木筐里带回了家。”

另一个孩子听了之后不禁赞叹:“好厉害啊!”

我觉得这个对话很有意思。

讨论他们是不是真的钓到鲸鱼也太不识趣了。既然另一个小孩听了觉得很了不起,那就没什么关系,不过是编出来的故事罢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编出这样的故事,这需要一点发明家的才能。

毕竟需要信口开河。

听者觉得有趣,讲话者自然来劲。想都没想过的话语脱口而出,讲话者别提多兴奋了,荒谬的大话和白日梦般的故事更是张嘴就来。

一个人当然做不到这些,必须有赞美他的听者在场。听者只讲究有趣与否,不会没完没了地探究,只会在心里赞叹。但我们不是总能遇到这样的人,要是有关系好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

比如刚才谈论鲸鱼的孩子,就有一个好的倾听者。可以想象,听故事的孩子一定听了无数个类似的谎话。

那个谈论鲸鱼的孩子说不定后来成了小说家,前提是有人愿意看、愿意听。

我本人也有一段苦涩的记忆。

那是我上小学前后发生的事。当时我有几个小伙伴,小孩子通常喜欢打打闹闹,但是聚在我周围的孩子都爱听有趣的故事。虽说如此,当时也没有什么书或杂志,就算有,我们也没到识字读书的年纪。

大家常常一起坐在寺院正门前的石阶上,由其中一个人(多半是固定的)讲自己编的故事。

要想逗乐所有人绝非易事,故事不能循规蹈矩,还要能让人吃惊。

当时我似乎很擅长编故事,大家都求着我讲,我往往会即兴编一段故事。

有一次我讲了一个卖鱼的故事,小伙伴们听了都很佩服我,我很得意。

在我家乡的那片土地上,人们在海岸内侧挖洞建了一个养鱼场,养了各种各样的鱼。当然,养鱼场禁止人们捕鱼,而当地的孩子总是想去那里捕鱼。

我讲的正是某天从养鱼场里偷鱼的故事。小伙伴们听了都很吃惊,也很佩服我。

我一来劲就随口编了谎话,说我把偷来的鱼卖给了鱼铺,赚了十分钱。大家听了都很崇拜我,我高兴极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奶奶来到我家,把我母亲训斥了一顿。

爷爷家是镇上数一数二的财主,我家虽然不那么富有,独立门户之后也算不错。而这家的孙子去偷别人家的鱼,不仅如此,还把鱼卖给了鱼铺,这太丢人了。奶奶之所以骂我的母亲,就是觉得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不够严厉。

奶奶训斥母亲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的屋子里听着,这件事我终生难忘。

有趣的故事都带着锋利的刺。不能因为别人听了开心,就编一些好笑的故事,这个道理我永远记在心里。

从此,我开始觉得孩子编造有趣的故事是原罪,也逐渐疏远了虚构小说。

等上了年纪,开始明白一些道理之后,我又觉得孩提时代的谎言、编造的故事也属于一类创作。

孩子随口编造的故事虽然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没必要较真或是大做文章。

人天生就会撒谎,会无中生有。要是觉得这种能力是邪恶的,或许可以说这是原罪。为此瞪大了眼睛向孩子发火,扼杀孩子虚构故事的能力,就是在磨灭他们的创作才能,甚至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艺术不同于道德,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妙趣横生的文化,就是因为在谎言、虚构的故事及想象中存在违背常识的“真实”。

如此想来,孩子说大话、小时候爱编故事都是很自然的事。不过,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说谎不好,所以很难为有趣的故事找到滋生的土壤。这个世界成了守规矩、诚实而无趣的人的地盘。

恶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

T先生是一位老英语文学研究者,写得一手好文章。T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日本文学研究者,据说传授了他不少写作要领。

有一次我去请教他,他告诉我他的父亲只教过他一次怎么遣词造句。

当时T先生还在上小学二年级。适逢新年,少年T给叔叔家写贺年卡,并把写完的贺年卡拿给父亲看。他父亲说写得不错,但是写法上有些问题。

“我去野外玩,结果发现那里空无一人……”

他父亲把这句话挑出来,告诉他新年伊始不应该写这么寂寥的事,要求他改成“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少年T当然不理解其中的缘由。

“这不是在撒谎吗?”

他父亲听了说:“新年伊始就没有人,这样写不妥。就当作很热闹的样子……”

少年T不明白,为什么严厉的父亲非要让他写假话。等他到了一定的年纪,终于明白遣词造句就是迎合对方,就算是真话,说的时候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种文化。

说话要配合对方的情绪和立场,说或写一些只有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是很幼稚的。正因为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明白这一点,才会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谎言分恶意的谎言和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会让事物更美好。知道这一点很珍贵。

成熟的谎言文化

去别人家做客,临近中午时也许能听到别人这样寒暄:“家里什么都没有,留下来简单吃点茶泡饭吧……”

这时候,客人千万不能接受主人的邀请。就算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也要表示感谢并礼貌拒绝,匆匆赶回家。这才是成熟之人应有的做法。

赶在用餐时间去别人家做客,本来就是不懂事的行为。这样会让对方操心,也说明你不谙世事、缺乏常识。

有心人就算弄错了时间,也一定会赶在饭点前撤退。

万一真的犯了糊涂,在中午去了别人家,一定要提前做好打算。

要是客人不识趣,对主人说:“那真是太感谢了,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留下吃顿饭。”主人一家一定会惊慌失措。原本就没有准备,这下肯定会手忙脚乱。

落语《京都的茶泡饭》中就讽刺了这种不识趣的客人。

要想有艺术地说谎,必须会察言观色。京都人非常看重谎言的艺术,但小地方的人非常朴实,不能容忍撒谎。

谎言是枯木上的花。

善意的谎言是文化之花。

不过若是被不识趣的人错误理解,反而会变成恶意的谎言。

最终,小心谨慎的人成了大多数,他们担心谎言带来的危害,分不清黑白善恶,认为所有谎言都是不可取的。

不能说谎。

要如实地说出事实。

社会在这一道德规范下正常运转。

认真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诚实”等于无趣

华盛顿小时候的轶事在美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几乎成为美国人踏实的生活方式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根基。

华盛顿的父亲十分珍惜院子里的樱桃树。有一天,樱桃树的枝干断了。父亲大发雷霆,追问是谁干的。

这时候,大多数孩子会装糊涂说不知道。

小华盛顿却不一样。

他如实告诉父亲:“是我砍断的。”

这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难得,小华盛顿的聪明和勇气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他的行为受到高度评价,畅销书《50个好故事》中也收录了这个故事,传遍全美。

据说有人认为,美国社会尊崇踏实、诚实、正直的品格,是受了华盛顿的影响。

不撒谎、克服痛苦说清事实的行为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

另一方面也有人反思,世界因此变得无趣了。有人猜测,美国之所以难以诞生杰出的艺术,是因为受到称颂正直、抵制谎言的思潮的影响。

这一情况不仅限于美国,憎恶谎言、视不诚实为恶的环境都很难孕育出精彩的文化。要创作出有意思的故事,创造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至少善意的谎言不可或缺。

论文中没有谎言,也不允许说谎,所以一定不会有趣。而由胡言乱语堆砌成的小说,却能告诉我们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美丽的虚构带来和平

把心之所想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冲突和混乱便一触即发。事情若真变成这样就麻烦了,文化的本意是化解言辞激烈碰撞后带来的火药味。

最早觉察到这一点的是外交界。既然立场不同,如果毫不避讳地说出真心话,势必引起争执和混乱。

应对外交场合的专家摸索出一套化干戈为玉帛的修辞法,也就是外交辞令。最早觉醒的是法国人,因此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法语都是外交领域的主宰语言。

如今,以法语为中心的外交体系瓦解,英语取而代之成为全球外交的通用辞令。由于在修辞技巧上不似法语那般讲究,使用英语讨论全球性问题更容易引起摩擦,世界秩序也更容易被打破。

不仅是参与国际外交的人,对很多人而言,只有掌握新式外交辞令,才有可能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谐共处。

有一种东西叫美丽的谎言。

真实诚可贵,而美丽的虚构将带来和平。 n2tS39IEebHrQwPEHwiqu27o/ySRwzWLfX3n+SbDbzUpzFtIMc6874yrPhN7lu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