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鞠躬,再鞠躬

俗话常说“趾高气扬”一词。包括“妄自尊大”“傲慢无礼”“礼节粗疏”等意思。我认为反义词应是“低首下心”,但一般不常用。如果非要说“低”,那就说“低头哈腰”。但这样给人以谄媚的感觉。要是问我为何突然想起这样的话来,是因为我偶尔从电视上看到了天皇、皇后两陛下正在访问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热闹场面。两陛下好像在参观这座城市中世纪的宫殿和圣马可美术馆,所到之处频频向迎接的人群鞠躬致意或与带路的人郑重地寒暄。仅从电视上看了几分钟,就发现两陛下给人鞠了无数次躬。两陛下所到之处,众人热烈欢迎,出于礼貌,两人不能不表示敬意。

话虽如此,两人致敬的频度也有点过高。也许是多管闲事,看到两人频频鞠躬的动作,就觉得实在有点可怜。那么郑重地回敬欢迎者,不觉得累吗?

这不仅限于两陛下,同样也包括皇太子和雅子妃、秋篠宫夫妻等。皇室的各位成员在其所到之处鞠的躬可谓不计其数。在日本鞠躬频率这么高的人恐怕再也没有了。

不知是福是祸,我们平民无论去到哪里,都用不着这么鞠躬。无论是坐火车、乘飞机、参观宫殿、进美术馆,一概不鞠躬。岂止不鞠躬,有的人还昂首挺胸,端着架子走来走去。因为坐车、乘机或进美术馆,自己都付了钱,没必要鞠躬,反倒是客服向自己鞠躬的情况多。

当然,各位皇室成员鞠躬与钱没有关系。他们所到之处总有人夹道欢迎或翘首等待,不能忽视这些欢迎者,总要表示点谢意才能说过去。

由此来看,我们不鞠躬是因为没有人恭候或欢迎自己。到底是哪种情况更让人喜欢呢?

这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一般受到人群迎接,被迎接者会感觉很享受,但频次太高,就会感觉累,最后会厌倦或烦躁。

我有时去外地参加讲演会,下新干线时,会向迎接的人鞠躬。之后乘汽车到达目的地,再鞠躬,进休息室还要跟东道主寒暄。接下来,登上讲坛开讲前鞠见面躬,讲演结束鞠感谢躬,离开会场时还要鞠辞别躬。

如果和东道主就餐,对主持者鞠躬不用说,从店主到服务员都要鞠躬。

鞠躬这么多是感谢他人的良苦用心和周到服务。之后一个人待着时,会立马感到非常疲劳。好容易受到盛情的款待,说疲劳是很奢侈的,当独自一个人在新干线的座位上坐下来时,会大松一口气:

“总算没人啦……”像我参加讲演会都这样,皇室的各位成员出席各种会议或去某地旅行,一定会为此感到劳累。即使乘飞机去,也不能在座位上张着嘴睡大觉。当然他人不会因此而不满或发牢骚,过后却难免有人说闲话:

“殿下张着嘴睡觉了。”

好容易出了飞机场,再乘车去往目的地,人们得知皇室的贵人驾到,会挤在沿途驻足一睹尊容,贵人要不断地向这些人们挥手致意或鞠躬,并报之以微笑。

无论是在发困时,还是身体欠佳时,抑或是发生不快的事情时,都要保持笑容。这也是相当严酷的劳动。迎接的人只在贵人经过时看一眼,而贵人却要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一整天,所以很累人。这工作要有相当的体魄和顽强的精神才能够胜任。

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雅子妃最近好像有些疲倦。也许皇太子自幼年始已习惯如此,雅子妃则是后来才嫁入皇室,她被迫不断以笑颜致谢宾客与观众,感觉累是很自然的事。她向迎接的人群挥手时,初始位置在脑袋之上,尔后逐渐下降,胳膊落到胸前,挥手的幅度也越来越小。好像脸上堆笑,但表情僵硬,似乎身体累得有点吃不消。也可能是我自己多虑吧。

两陛下和皇太子在外国访问时,仰头的时间要长一些,表情也放松一些。但是回到日本,就要按礼节一个劲儿地鞠躬。提起日本便给人留下不挺拔的印象,也许是日本式行礼要人躬身的缘故吧。总之,只要看到日本皇室的成员,就觉得他们承担着鞠躬这一繁重的工作。

能不能不再那么频繁地鞠躬呢?也许这事儿的答案是不能。我要是成为皇室的一员,恐怕一天也胜任不了。先不说迎来送往,就是一直露着笑脸,对谁都态度和蔼,郑重其事地不停鞠躬,就让人受不了。这一点不光是我,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前几天,我对一位女士说起这事儿,“所到之处受到那样对方说:热烈的欢迎,鞠躬是必然的。真是羡慕啊!”颇有那种明天就想当替角的口吻。

的确,人无论去到哪里,没有人欢迎是令人寂寞的。可有人欢迎,自己就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频频致谢也是令人吃不消的。

我这样解嘲,她丝毫没有理解的样子,也许女性天生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风度优雅地与人寒暄。总之,在日本,鞠躬次数最多的无疑是皇室的诸位。 K4OCp3dmN/Jk9TgyaNiN7Ua6C09LSi33gwj+cFq4kd7v86ZW0Zwfxo9SVNybMO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