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非遗学原理

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本文试图阐述它无可辩驳的独立性,它的学术本质,从元理论角度勾勒出非遗学卓尔不群的学科样貌。

一个新学科在刚刚确立时,它的独立性常常会被怀疑。新学科的倡导者们必然要遭遇挑战,不时会被诘问:非遗不就是民间文化吗?有必要另设一个学科吗?它本身能否成为一个学科?它具备足够的材料盖一座高楼大厦吗?

若要做出有力的回答还要靠新学科自己。

一、非遗的缘起

首先要说,非遗学的怀疑者毫无疑问是被历史误导了。

这个历史是在“非遗”诞生的过程中发生的。

上世纪后半期,人类开始认识到前人留下的历史创造中,除去物质性的文化遗址、建筑、器物、艺术品之外,还有大量精神性的遗产保存在代代相传的口头、活态、无形的行为与技艺中。它们和物质遗存一样,同样是必须永远保存的历史财富。然而人类任何一个伟大的自我认识,最初都是知音寥寥,非常孤寂。这些具有先觉意义的认知,最先只在日本与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学者中被认可,直到本世纪初才渐渐产生国际性的共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类文化遗产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是公约最早的缔约国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被简称为“非遗”。

历史地说,非遗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它的诞生,表明人类对历史遗产认识的一个新高度,一个新突破,一个新发现。它发现了人类在原有的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有一宗极其巨大、绚丽多姿、活态的历史遗产,这便使它得到抢救和保护,免于在时代的更迭中泯灭。这是人类一次伟大的文化自觉,是文明史上一个伟大的进步。

早在非遗概念出现之前,人们将这一类型和范畴的文化称为“民间文化”,并建立起相应的科学而完整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譬如民俗学、民艺学、民间文化学等等。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民间文化的生长非常缓慢。它不是发展的模式,而是一种积淀的模式。它一直保持着相当稳定甚至是一种恒定的状态。然而,工业革命以来就不同了,社会骤然转型,固有的民间文化开始瓦解。这一变化在我国来得晚一些,到了上世纪后期,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冲击,民间文化才快速消散以致濒危,致使一些敏感而先觉的人士急切地呼吁抢救和保护。此时,对民间文化的称呼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改变:比如在“民间文化”后边加上“遗产”二字,称为“民间文化遗产”;再比如本世纪初进行的大规模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于是,这一时期(二十一世纪初),同时出现两个概念:民间文化遗产和非遗。这两个概念本质相同。不同的是,民间文化遗产的概念来自学界,非遗的概念来自政府,因为非遗是由各国政府共同确定的。

政府作为遗产的第一责任人,为了便于对遗产进行管理,必须将遗产分类。于是文化遗产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一种是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即非遗。可是,非遗是个新概念,需要知识支撑,由于非遗与民间文化在客观上是同一事物,同一范畴,故而,非遗最初使用的知识,都是从现成的民俗学、艺术学去拿。连国家制定“非遗名录”的分类,也参考了民俗学与艺术学的分类法;甄选和评定国家非遗的标准,也大多来自资深的民俗学者和艺术学者的修养与经验。这样,人们自然以为非遗只是一种政府称呼或官方概念。进而认为,所谓的非遗学不过是政府文化遗产保护不成体系的工具论而已,非遗学没有完整的知识,最多是民俗学的一种分支或延伸,一称“后民俗学”。

在被各种歧义与悖论充分发挥之后,非遗学该站出来说明自己了。

二、非遗学的立场

如上所说,由于民俗学与新崛起的非遗学面对的是同一对象——民间文化,又由于最初参与非遗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基本来自民俗学界,人们便顺理成章地认为,非遗只是民俗学遇到了一项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工作,自然还在民俗学的范畴之内。

可是一些敏锐的学者发现,这项史无前例的工作,较之以往的民俗学大不相同。不仅所做的事情不同,其性质、方法、目的也完全不同。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出版。这是最早对于非遗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和描述的著作,今天看来,已具非遗学的基本形态。可是这一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非遗事业都才刚刚起步。它表明了我国学界的学术敏感、开阔视野和极强的开创性。

这部书不仅展示了一个崭新而辽阔的学术空间,还显现了一个学术立场——非遗学立场。这是一个有别于民间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立场。这个立场就是遗产。可惜我们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部书深在的意义。

学术的立场是学术的出发点,也是学术的原点。它决定了学术的性质、内容、方法与目的。从不同立场出发,我们看到的事物的特征、要素、规律、功能、意义就会完全不同。就像对于一个人,周围不同的人从各自的立场(不同的身份、地位、利益、观念等)出发,看到的人物就会全然不同。

站在遗产这个立场来看,我们所做的非遗的认定、抢救和保护,绝不是对民间文化做一轮重新的调查和整理,而是要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财富“摸清家底”,这个家底就是遗产。这个工作过去从来没做过。

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全新的立场,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有待探索与构建的学术。这个学术就是非遗学。

回过头来,还要再讨论一下遗产的概念与人类的遗产观。这有助我们对非遗学的认识。

在人类传统的概念中,遗产是指先人留下的私人化的财富。主要是物质性财富。但是在上世纪后半期这个传统的遗产观渐渐发生了变化。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在《法国对遗产的认识过程》中写道:“在过去的二十年(二十世纪后半期),遗产的概念已经扩大,发生了变化。旧的概念把遗产认定为父母留给子女的财物,新的概念被认为是社会整体的继承物。”

父母留给子女的是私人遗产或家庭遗产;社会整体继承的是公共遗产,即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必须由社会保护和传承下去。

正是出于这个遗产观,联合国制定了第一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人类在文化遗产保护上迈出了第一步。然而,这第一步所保护的文化遗产只是物质性的,主要是历史建筑、考古遗址、文物。那时人们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非遗”。这使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部分。

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一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见证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传承至今并依然活着的文化生命。

这便构成了人类当代的遗产观。

非遗学,正是从遗产的立场出发,来认识民间文化的。但不是所有的民间文化都是非遗。非遗是其中历史文化的代表作,是当代遴选与认定的必须传承的文化经典。

是否被视为遗产,对一个事物有着显著的不同影响。当该事物有了遗产的属性,便多了一种性质、意义、价值,多了一种社会功能。这些都不是民俗学所能解释的。一件事物可以同时身在不同的知识范畴,从属于不同的学术范畴。比如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既属于建筑学的经典,也属于遗产学的瑰宝。它们既有共同的文化内涵,也有各自不同的学术关切。建筑学关注它建筑的构造、设计、美学特征与创造性;遗产学更关注它自身的历史特征、档案、等级、保护重点与方法,以及如何传承得久远。

非遗学更关注它的存在与生命,是保护和延续它生命的科学,一个此前没有的学科。

决定非遗学独立性的根本是——遗产。

三、学科的使命与特征

学术是具有使命的。对于非遗学,使命二字尤为重要。它不仅在学者身上,还在学术本身。这也是遗产的本质决定的。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也是我们留给后人的,我们要好好享用它,还要把它完好地交给后人,中间不能损坏。特别是非遗,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很容易变异和丢失,要分外呵护好、传承好,这个使命理所当然就落在非遗学中了。民俗学没有这个使命。民俗学的使命是记录民众生活和建构民间文化,再往深处是探寻和呈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性。

民俗学注重民俗事象的过去,非遗学注重非遗活生生的现在。民俗学把民间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在民俗学者眼中,民间文化是相对静止的、稳定的、很少变化的。非遗学者把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生命,在非遗学者眼中,非遗是活态的、动态的、应用的,在时代转型中充满不确定性。民俗学的工作是总结历史与描述现在,而非遗学则要通过对现存的非遗的研究来探索它们通往明天的合理的道路。

就像医学是为了守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一样,非遗学是为了非遗生命的存续以及文化命脉的延续。学科的使命决定了学科的特征。于是,非遗学的使命首先决定了它的工具性。非遗学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它既是一种纯学术,追求精准、清晰、完整、谨严、高深;又是一种工具理论,为非遗构建知识,为非遗排难解纷,因而与当下的非遗保护实践息息相通和紧密相关。非遗学毫不隐讳要直接为非遗服务,甚至为非遗所应用。

为此,非遗学是一门田野科学。在田野中认知,在田野中发现,在田野中探索,在田野中生效,从始至终都在田野。如果在田野中只局限于采风和搜集材料,就不是非遗学了。

非遗学的教育也必须在田野中进行。田野就是民间,就是活生生的民间文化。只有问道于田野,才能得到切实的答案。才能感悟到非遗的精髓与神韵,彻悟到非遗的需要,以及非遗学的学术使命是什么。

不肩负学术使命的是伪非遗学。因此说,非遗教育中一定包含着责任教育。

非遗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两种人才。一是非遗的研究人才,二是非遗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本世纪初刚刚进入人类保护视野的非遗,既缺乏研究乃至认知,更缺少科学的管理和管理的人才。非遗学的学术使命肩负着现实的紧迫性。

四、核心工作

面对非遗,非遗学有三项工作是核心,是重中之重:其一,立档;其二,保护;其三,传承。立档主要是对非遗的历史而言,保护是永远首要的主题,传承是为了遗产的延续与永在。在非遗学中这三项工作既是工作实际,更是核心的学术内容。

立档

立档是指建立档案。民间文化是大众为自己创造的文化,自然流传,不传辄亡,自生自灭,没有记载,各种应用的器物也很少存惜。一种民俗或民艺一旦消泯,便了无痕迹。如果本世纪的前十年没有大规模非遗抢救和“保护名录”的建立,恐怕大量非遗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没有历史文献和档案是非遗的一个重大问题。故而非遗学首要的工作是为每一项非遗制作档案。

这里说的档案,不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档案,而是非遗学的学术资料性的存录。立档本身也是学术工作,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

档案存录历史,也为明天存录今天。

怎样的档案才是理想的档案?非遗学起步晚,没有太好的实例。民俗学中,著名的芬兰文学学会的口传文学资料档案库是一个极好的范例,但口头文学是一个例外,因为口头文学有搜集文本,又有书面文学做参考。其他非遗就复杂多了,构成不同,各有特点,立档时调查记录的方法必须与非遗各自不同的特点相结合,每种非遗档案便都是个案。同时,资料的整理和档案的编制必须专业化。由于我国非遗的形式太过纷繁,立档的规范是要首先研究和确定的。

现今我国已知非遗超过十万项,但保护力量十分有限。大多数非遗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科学保护。如果不做存录,不做收集、调查、整理,没有立档,一旦传承受阻,瓦解失散,了无存证,才是真正的消亡。比如一些五十年前还“活着”的民间戏曲,如今消亡后没有档案,其面貌已无从得知。

非遗是活态存在,各种原因都可致其消亡,这就给海量的非遗的存录和立档增加了时间的压力。

保护

非遗保护是非遗学核心的核心。

非遗学要为非遗的保护进行探索和研究,提供科学的理念、标准与方法。

自从我国建立了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6),保护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全民的现代文明的遗产观开始形成,文化自觉已经显现。遗产保护的终极目标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原真性是指物质遗产的保存完整和附着在遗产上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丢失。保护原生态是指保留住非遗的原本的文化形态与生命状态。原生态的判定是关键。但很多非遗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判,保护标准没有确定。如果保护没有凭借,是很容易得而复失的。保护标准的确定必须要有学术支撑。

关于保护方式,多年来已做过不少探索与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保证。此外还有名录保护、制度保护、传承人保护、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等等,渐成体系。这些保护都发挥了作用,同时也都没有能够抵制住现代市场社会和旅游经济带来的强势冲击。这些都是非遗学直接面对的重要课题。非遗保护需要非遗学提供的主要是科学的理念,以及相关的标准、规则和专业的方法。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非遗学通过什么途径作用于保护实践。

传承

民俗学和遗产学对待传承这个概念的态度不同。民俗学认为传承是顺其自然的,是一个个民俗或民艺事象流传下来的民间方式。民俗学不会人为地介入民间文化传承。非遗学则不然。为了让非遗存在下去,一定要促其传承。

可是,这个“促”是人为的,如何“促”才不是负面干预的?如何做才是科学而非反科学的?这需要非遗学自己来回答,来解决。

非遗的传承在当代碰到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也是一个时代的难题:非遗原本是来自民间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需要,或者说非遗是百姓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富于魅力的地方文化难免被转化为旅游工具和旅游商品。这种转化,会使非遗不知不觉地与原本的精神需求脱钩,最后留给游人的便只是一种观赏性的原形态,而没有精神性的原生态了。在当代,世界各地旅游地区的民俗与民艺所碰到的是同一个问题,这是非遗面临的无法绕开的困扰。如果非遗的内涵与功能发生了质变,会不会名存实亡?那么,非遗到底要传承什么?哪些必须恪守不变?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存在与传承?面对这类时代性的挑战,非遗学必须在思想和理论上做出切实和有效的应对。

立档、保护、传承,这三项工作,都是非遗学核心的工作、核心的学术问题,也是其学科价值之所在。

五、关注点

非遗学有几个关注点,这是非遗学独有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非遗学的学科编码。

(一)地域性

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之一,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这个文化的多样性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个性共同体现的。也就是说,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好每一种文化的个性。

文化的个性往往来自它的地域性。特别是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比精英文化更具地域性。因为精英文化是个人创造,民间文化是集体创造、集体认同。非遗具有集体性。历史上,各个地域相对封闭,各种文化都是在一己的天地里,渐渐形成和加深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气质与特征。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是民间文化的特点与本质,更是非遗的特点与本质。

所以,能作为绍兴的地域文化代表的不是鲁迅,不是阿Q,而是莲花落、乌篷船和梁祝传说。

非遗的地域性是非遗最重要的文化特征。特别是现代社会,愈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愈具有这个地方文化的标志性。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错综,地域多样,风情各异,致使各地的文化内涵深厚,特色鲜明。但绝大多数非遗的地域特征未被阐释过,对它们的深究与阐明是非遗学不能绕过的课题。

(二)审美个性

非遗学重视非遗的审美。

因为所有非遗,都是一种美的呈现,不管这种非遗是不是艺术类。在民间,一切文化都用美来表达。不论是色彩的、声音的、姿态的、形象的,还是一种节庆,一种习俗,一种仪式,必含有一种独到的美。这是非遗的神髓。

民间美来自大众的审美心理与需求,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美体现和彰显不同地域的个性。

民间美还有一个特性。它既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它不同于精英创造的美。精英美纯属个人的创造,民间美则是一个地方的人集体的创造和集体的认同。所以,这种地域共性的美就是它个性的美。

精英美是自觉的,民间美是自发的;精英美追求不断出新,民间美则是世代积累和世代相传;精英美追求自己,民间美认同本地的传统。因此,民间美为那一方土地所独有,是那里的文化最耀眼、最富魅力的地方。这种美鲜明地表现在当地特有的风俗、礼仪、游艺、舞乐中,突出地体现在当地别样的建筑、服装、工艺、手艺及其造型、色彩、线条、图案上。这种美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所以,对非遗的审美贯穿着整个非遗学。我们要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非遗,认知非遗,研判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为此,我们必须具有审美修养和文化修养。

可以相信,民间美学是非遗学研究的范畴之一,也是未来美学的范畴之一。

(三)传承人

传承人在人类学中常常涉及,在民俗学中不是主要关注的对象。民俗学更关注民俗事象。然而在非遗学中传承人极其重要,因为非遗承载在传承人身上。传承人是非遗的主人。没有传承人,非遗便不复存在。

因此在政府管理遗产中,传承人是政府管理非遗相关事务的主要“把手”,名为“代表性传承人”。但在历史上,传承人没有“代表性”一说,都是一种自然存在,都是“自然传人”。

“代表性传承人”不属于民俗学,只属于非遗学。

“代表性传承人”是为了管理好非遗,从各项非遗中遴选和认定的历史上传承有序、技艺高超、在当地影响较大的传人(日韩都有传承人认证制度)。一项非遗一般确定一两个“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无疑应是非遗保护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作为非遗学者,不能仅仅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而应该广泛地观照所有的自然传人,从而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该项非遗,因为大量历史信息和技艺细节不只保留在极少数的“代表性传承人”那里,而是散布在民间自然传人的群体中。应该强调,非遗学者与政府管理者的工作有所不同,各司其职,共同合作。非遗学者要从文化规律出发,要有前瞻性。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用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传承人身上保留的无形遗产。这是活态的非遗最重要的“遗产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传承人头脑中的记忆,二是传承人手上或身上的技艺。

传承人口述是非遗珍贵的第一手研究材料。

非遗学十分看重传承人口述史。只有口述史可以将传承人身上无形的、动态的、不确定的“遗产内容”变为确定的文字。然而,现在所做的传承人口述史多是较平浅的“调查记录”,多是行业经历的调查,没有把传承人作为一个“人”进行生命性的挖掘,更没有深度的文化追寻。文本与写作的方式也缺少探索。所以,这样的传承人口述史做完之后,大多作为调查材料放在一边,不再深入研究。如果没有对传承人口述史做延伸研究,实际上仍然没有真正地拥有这项非遗。

(四)技艺

非遗的传承,关键是技艺的传承。一个传人,无论是舞者、绣娘、艺匠还是武人,他们身怀独门绝技,技艺炉火纯青,这是那一方古老土地独特的人文创造,代代传承并极其珍贵地保留在他们身上。技艺是非遗的精华,也是传承人价值的体现。因此,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他们身上的技艺。如果对这些相传已久的、关键性的、精粹的技艺自我认识不足,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丢失了,这项非遗的含金量便打折扣了。这是非遗学的新课题。对非遗技艺的科学总结、重点技艺全信息的记录,以及新出现的传承路径与方式,都是非遗学者的关注点。

民俗学不以技艺为关注点,非遗学却以技艺为重中之重。因为技艺是非遗的生命。

(五)活态

在非遗学者眼中,非遗是活态的。

非遗学关注非遗的活态主要是:一是它的生态,一是它的变化。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非遗受到经济生活与时代审美的影响,被动和主动的变化都在日渐增多。我们对非遗的关注主要是三方面:1.是否保持传统技艺,是否坚持使用传统工具,是否遵循传统(工艺、表演或民俗)程序;2.是否保留了该非遗的历史经典;3.是否传承有序,是否真正做到完整的衣钵相传。

对活态变化的关注是非遗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比如在当今的旅游市场上,如何区别是时代性的自我主动改变,还是在旅游压力下的被动改变,这些都要进行文化思辨。文化思辨和文化比较是非遗学最积极的学术思维。

当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具备了这些关注点,我们就身在非遗学中了。

六、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

非遗学是独立的。由于它涉及广泛,与一些既有的学科必然会重叠或关联,必然会交叉、融合、合作。一方面,在研究上跨学科;另一方面,在学科构建上,必然要采用已有的不同系统的知识,进行超学科的整合,以健全非遗学。这里,从非遗学学科的构建出发,列出主要的需要交叉的学科如下:

民俗学

艺术学

民族学

管理学

法学

档案学

视觉人类学

口述史

博物馆学

文物学

早在建立国家非遗名录,对浩如烟海、缤纷多样的非遗进行分类时,就采用了民俗学和艺术学的一些分类法。人类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先成熟的一定会影响尚未成熟的,非遗学是后发学科,由于研究对象与民俗学、艺术学相同或相近,在知识体系构建上,必然会融合民俗学和艺术学。这种“为我所用”的思想方法,还会长期使用。但同时也要进行学科的区别。学科的混淆会模糊各自的独立性,限制学科的自身发展;区别是为了明确自己学科独特的性质、使命、特征、价值、标准与方向。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少数民族大多没有精英文化,甚至没有文字,其民族的历史及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非遗上。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离不开与民族学的合作。

在当代社会的非遗保护实践中,最前沿和直接的保护体现在管理上。可以说,“保护”在“管理”中。关键是管理的原则、要求、标准必须是科学的。它取决于专业研究的水准。所以,非遗保护一定要融合管理学的学理、知识与方法。非遗学在这方面要建立“非遗管理学”。非遗教育要为非遗保护——特别是一线保护培养管理人才。

非遗保护有一大套国际法规和国际标准,我国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也是列入国家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将非遗管理法规化是保护工作的必由之路,推进这一工作的学术背景是与法学的合作。

以前,民间文化全无档案。非遗确立后,首要的工作是为非遗存录与立档,立档规范必须融入档案学知识。然而,非遗的特点是活态和动态的,活态和动态的存录是一项崭新的工作。这也是同时与视觉人类学交叉之必需。

非遗学需要交叉的学科还有口述史。

我们已开创了传承人口述史,这是非遗学特有的调查与研究方式,用以挖掘与记录承载在传承人身上的无形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要具有资料性和档案性。在口述史写作与文本上,有别于其他种类的口述史。我们已经看到传承人口述史广阔的前景,但现在对于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尚未进入学术层面。

博物馆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博物馆是保存、收藏、展示与弘扬非遗的场所,功能很多,这些都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以往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基本是物质的,没有非物质的。非遗的展示与收藏需要契合其特点,比如非遗活态的形象、声音、技艺和表演等的采集与展示,对于博物馆来说需要创造性的理念和对高新技术的创造性使用。现在的非遗博物馆的展陈还很表浅,远不能及。国际上也是如此,需要学术上的探索和与相关学科的合作。

再有,非遗学还要关注非遗的物质性的一面。

有些非遗的载体是非物质的,比如民歌。有些非遗的载体是物质的,比如剪纸、石雕、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等等。这些非遗,要靠物质性的作品体现非物质制作技艺的非凡和高超。此外,还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性的民俗用品、生活器物、生产工具,承载并见证着其地域独特的文化。这种民间的生活文化过去不被重视,现在人们渐渐认识到它们的价值,称其为“民俗文物”(或“民间文物”),开始受到学界和博物馆的关注。现在的问题是,对“民俗文物”的甄别、鉴定、分类与断代的知识系统尚未形成,且研究有限,没有开拓为一个学术空间。但是可以预见,随着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民俗文物”研究将成为非遗学与文物学、博物馆学交叉融合的学术热点,并有望成为非遗学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

《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 论文集
2024
天津大学出版社

阅读本文时,一定可以看出,本文着力地阐述非遗学原理的同时,一边刻意地区别非遗学与民俗学在立场、本质、性质、构成、特点、功能、意义上的不同。其缘故在于,在非遗事业肇始之时,自己没有学科,应急地动用了民俗学的知识,造成了非遗从属于民俗学的误会。当非遗学的自我意识与学科立场觉醒之后,便发觉民俗学不能阐释与探究非遗的世界,也不能解决非遗的问题。比如非遗的保护理论在民俗学那里很难深入,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民俗学不研究民间文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这不是民俗学的缺欠,而是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功能和使命所致。为此,非遗必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足够的原材料建立自己的学科大厦。那么,非遗学首先就要在元理论上与民俗学剥离,也就是说非遗学迈出的第一步,就是与民俗学彼此说清,分手。分手之后再合作。

本世纪以来,非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社会上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在学术上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它需要我们认识的高度与自觉,需要学术的创新。我国人文学界素来感知敏锐,富于学术热情。近二十年来,已有很多热衷或有志于非遗学的学者涌现出来,出版了众多非遗学方面的著作,探索之广触及之深,在国际上应列前茅。

非遗学的迅速崛起缘于我们的非遗扎根田野大地,生命之源雄劲沛然。它体量宏大,斑斓多彩,内涵深厚,特色鲜明,富于无可估量的文化、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然而,如此超巨大的、活态的、历史上从没有整理过的遗产,在当代社会转型的各种冲击下,怎样做才能完美地传承?从思想和科学的层面上说,非遗学当担此重任。

这是学术使命、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责任。

目前非遗学尚属初创阶段。向前展望,它一定是一个前途无量、具有宏大和深远发展空间的学科,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由于它凭借于我国的非遗,所以必定还是一个具有中国和东方特色的学科。

一门学术的最高目标,一是构建起它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二是实实在在服务于相关的社会事业。面对着中华大地上数十万项彼此千差万别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学任重道远。

2023.2.6 bhBlaOJ2rt8BahnXKzZdrz5r9t6wf8Ob6oV6ItYVp386wg/nRz81AsNbs+D5gxz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