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地方实践

一、济南市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一条主线”,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济南市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位居第32位(较上年提升4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居第15位(较上年提升1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居第15位(较上年提升1位),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山东全省第一。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2项科技创新关键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5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4家,均居全省第一。

(1)聚力建设中科院科创城,打造重大科创资源集聚区

科学布局,创新合作模式。2018—2021年,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电工所、高能所、计算所、理化所等13个中科系项目落地济南,开创了中科系院所在机构设立、科技研发、院士团队、装置建设、产业合作等方面“全方位、整建制”落地济南的合作新模式,为济南争取中国科学院的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团队、重大前沿技术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推动电磁驱动、大气环境模拟等5个大科学装置建设。

优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推动设立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机构全部设置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无主管部门、无行政级别、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多自主权,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由科研团队根据创新需求自主选题,统筹使用科研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进一步激发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活力。

全面推行“管家式”服务方式。专门组建具有编制、实体化运行的科创城工作专班,推行项目化管理工作机制、专员式服务机制,工作人员变身项目管家,根据项目需求建立阶段性任务清单,从项目接触引进到后期建设运营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一对一服务,不断打造“主动、靠前、精准、快捷”的服务模式。近年来,中科院科创城通过“外引内培双驱动”的发展模式,落地院所累计争取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7项,孵化或新注册企业130多家,横向合同额突破10亿元,集聚科研人员超2 000人。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工程

深化改革,夯实制度基础。先后发布修订《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形成了“1+1+N”政策体系。改革揭榜标准,采取征集需求、发布榜单、组织揭榜、评审立项等步骤,建立完善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机制。优化评审规则,实行异地专家匿名网上评审,不设门槛要求,把“伯乐相马”变成“赛场赛马”。

聚焦需求,广发“英雄贴”。锚定济南市4大主导产业领域的10个重点发展方向,精准设置榜单。聚焦企业创新,以需求牵引供给,以问题倒逼创新,设置“企业需求类”榜单,推动市场和企业需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集聚全国创新资源,面向全国发布榜单、公开悬赏攻关,鼓励国内的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充分吸引集聚全国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服务济南产业高质量发展。

减负松绑,激活创新潜能。在“揭榜挂帅”项目中设立“技术总师”和科研财务助理,技术总师作为技术第一责任人,在经费预算、考核激励、团队组建等方面享有更大自主权。加强经费保障,实行前补助和后补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细化阶段考核指标、加强分类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强化金融支持。以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统筹政策资源和金融工具,为榜单需求方及揭榜联合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榜单项目实施。近三年,济南市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42项,给予资金支持3 036万元,被科技部收录为全国创新发展典型经验案例。

(3)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强化政策体系支撑。近三年,先后出台《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科创济南”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高校院所、企业产学研合作热情。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依托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近三年来,挂牌知识产权及科技金融项目1 368项,挂牌金额95.28亿元;成交457宗,成交金额36.05亿元。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916.14亿元,同比增长49.3%,总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涌现出舜丰生物高油酸大豆、山大华天CAD软件等一批“山东好成果”。

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实施服务驻济高校院所成果转化行动,先后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97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协议,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一条龙”服务。支持高校科技成果通过济南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进场交易,交易产生的技术成果评估费予以全额补助。建立了高价值科技成果库,为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免费评估科技成果。组织山东大学“十大高价值应用科技成果”评选推介活动,探索校地合作遴选高价值成果新模式。

开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山东省选择8家省属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试点工作,济南市总结推广济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3家试点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二级事业单位正职领导持股”试点,市属高校学习借鉴。支持纳入第二批省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10家单位,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技术转移机构机制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4)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2023年,济南市累计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 32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 917家;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双创园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全市拥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238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70家、众创空间162家、大学科技园4家、加速器2家,在孵企业4 690家。

济南市大力实施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工程,组织实施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光谱式高通量自动化血培养仪”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自主研发出IGBT缺陷X射线三维检测设备解决了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检测难题。成功研制全国首个双碳模拟器,获批全国首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二、郑州市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把科技创新作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集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郑州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7%,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 0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国家中心城市前列。

(1)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郑州市建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科技创新委员会,研究解决全市科技创新重大问题。制定了《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管理条例》和《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以郑东新区为支撑,推动中原科技城与河南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中原科技城在全国同类科技城中跃居第19位。制定《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郑州市工作方案》,力争用3—5年时间引进建设30家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制定总部招引行动计划,累计招引央企和省企研发中心45个。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优化“郑聚英才计划”,力争5年内引进100万大学毕业生。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运营机制,构建不低于1 000亿元的产业基金群,天使基金规模达10亿元,面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产业基金(中心城市基金)面向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投资;母基金规模200亿元,面向生态构建和产业培育。

(2)加速凝练一流创新课题

紧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量子科技、机器人、元宇宙、生物技术、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凝练8个一流课题,每个课题支持1 000万元以上。例如,支持汉威科技实施“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支持宇通客车实施“自动驾驶车辆关键技术研发及多场景示范”项目,支持三磨所实施“超硬材料合成用高性能新型锻造六面顶压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安图生物“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项目。2021年以来,9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获省科技奖励603项,其中一等奖58项。

(3)着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重塑实验室体系,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获批4家,优化重组6家,总数达14家;加快建设嵩山实验室等12家省级实验室。郑州把大科学装置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硬支撑”,推动实现零的突破。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短超强激光平台进展顺利,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简称“智能超算”)项目签约开工,建成后郑州市算力可达到全球超算算力与智算算力“双第一”,智能传感器(MEMS)中试平台项目加速推进。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签约,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多个,引进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14家大院名所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成研发平台5 192家,其中国家级63家、省级1 894家。引进培育张建伟、刘大响等顶尖人才9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1 566名,培养博士、硕士、科研骨干3 965人,支持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512个。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计划,提供优质岗位35.68万个,为15万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购房补贴40.87亿元,建设人才公寓17.2万套(间)、完成配租2.7万套(间)。

(4)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围绕发展所需、产业所急,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就地就快转移转化。完善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打造“一网一厅多驿站”的技术转移体系,构建融交易、转让、融资、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梗阻”,累计发布标准化技术能力清单600多项。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累计培养优秀专业技术经纪人900多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依托各类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的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各类孵化器达到290家、面积9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1.4万多家(个),先后培育出泛锐熠辉、UU跑腿、致欧家居等一批明星企业。国家级孵化器达30家,超过重庆和成都;在2022年科技部考核中,15家孵化器考核优秀,优秀率位居全国第一。

(5)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持续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实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探索“赛马制”,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在中原科技城开展人才评价机制试点改革,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开通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重大科技创新用地。以郑州银行为运营主体,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开展政策性科技金融业务,打造线上“郑好融”普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线下金融服务港湾网点,推出“科创E贷”“集群E贷”“善新贷”“善科贷”等普惠类科创信贷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带动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企业创新资金超千亿元。搭建全市统一的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入网突破4 500台套。提出“全国使用,郑州补助”创新举措,促进全国范围内仪器设施共享。持续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强网杯”大赛、“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世界5G大会等展会和赛事活动。

三、常州市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常州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第17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 7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2%,位列全省第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8%,位列全省第3;制定实施“独角兽10条”,142家企业入选省榜单,位列全省第3。

(1)擘画科技创新“大格局”

健全协同推进机制。2021年12月,常州市创新委员会正式成立,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高位谋划、高效统筹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常州市创新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创新办”)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市创新委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市创新委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按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各辖市、区成立创新发展工作专班,形成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工作格局。

创新政策扎实落地。2021年3月,常州出台了《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年,常州在江苏省率先推行创新政策“直达快享”新模式获省领导批示肯定。2023年,常州迭代推出创新政策2.0,更大力度建设创新平台、更强举措支持创新主体、更优方式服务创新创业。2022—2023年累计奖励资金16.68亿元、惠及企业近7 500家次。

(2)争当国际合作“领航者”

高水平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2021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的通话中提出,把中以常州创新园作为两国创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在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框架下,科技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成立“部省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专责小组”,争取中以创新合作周、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中方工作组会议等持续在常州举办,将园区打造成为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样板区、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中的标杆。2022年9月,“2022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周”在常州成功举办,中以双方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达成合作,搭建、提升了一系列平台和机制。截至2024年4月,园区已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238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55个。

国际科技合作拓展深化。实施《常州市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一区一名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深化中以、中德、中瑞、中日等国际科技合作,广泛开展全球优质科创资源对接。发挥以色列江苏中心等离岸孵化器的作用,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和人才招引工作,以“海外孵化、国内加速”模式,“带土移植”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各合作园区。组织“科技外交官”常州行、双边(多边)项目推介会等线上线下国际科技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到海外以并购或新建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平台、离岸孵化器等离岸创新中心,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累计达40家。

(3)布局合成生物“新赛道”

专班化推进。2023年,常州在江苏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合成生物10条”等,打造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对落地的合成生物领域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给予国家级最高1亿元、省级最高5 000万元支持。专门成立市区两级合成生物创新发展专班,先后赴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举办各类产业推进、对接出访活动30多次。启动合成生物学领域“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合作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团队等,11个中榜项目榜额达3 715万元。

产业化赋能。成立全国首个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届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联合承担。启动由4所高校、4个科研院所、38个重点企业共同成立的合成生物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大建设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园、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已落户项目30个,在建项目超20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资源性集聚。设立规模20亿元以上的常州市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合成生物产业。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面向社会公开遴选常州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合成生物子基金管理机构。黄和院士入选常州市首批“龙城英才计划”战略人才资助对象,获1 000万元支持;中科院院士吴云东牵头的溧阳天目湖健康研究院启动建设,打造蛋白质药物平台和创新中药平台;常州大学与科教城合作共建合成生物学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总投资2 600万元;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获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获2 000万元支持。目前,常州拥有创健医疗、药物研究所、常茂生物、康润生物、三高生物等60多家合成生物企业,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97.38亿元。

(4)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

创新创业大赛取得成效。2022年成功举办第11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全国赛,19家企业入围第11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2家企业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3家成长组企业获全国“创新企业50强”,均列全省第一。2023年成功举办第12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全国赛,6家企业入围第12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2家企业获得二等奖,3家企业荣获全国“创新创业50强”,均列全省第一。近三年,常州共有27个项目在“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获奖。连续8年举办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3 200多家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引导280余支创业团队在常州落地孵化。

科创服务体系更加优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60个典型案例之一,《常州:四大清单促“四链融合”高新产业跑出“加速度”》被科技日报专题报道。制定了《常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常州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行动方案》。在“落实科技创新40条和科技改革30条成效明显”方面,常州市、金坛区列入拟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公示名单。加强立法保障。起草了《常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强化科技招商。成立龙城科创学院,开展“新工科”教育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探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新路径;成立科技招商服务中心、编制创新资源索引、举办高能级创新创业赛事,2023年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910家。

四、晋江市

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着力锻造新质生产力,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1)坚持“科创首位”战略,全力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

一是构建强力的工作机制。坚持“强统筹+硬落实”,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科创委(办),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从宏观层面对全市政策规划、行政资源、科创平台等板块进行资源要素的有机统筹;全覆盖配置镇域科技副镇长(副主任)和科技专干,组建近百人科技管理队伍,形成“科创委+科创办+科技局+科技副镇长(副主任)”纵横分布的科技工作协同机制,打造沟通顺畅、衔接紧密、高效运作的立体化科创体系。

二是构建立体的政策体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考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所需的各项要素,建立“1+N”政策体系(“1”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措施》总纲文件,聚焦科技投入、科创企业、创新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制定16项措施;“N”即配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数智转型、引育产业创新人才、发展金融资本等系列专项政策),全方位、立体式支持科技创新。组织专业力量提供个性化服务,涵盖政策解读、手续办理、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领域,推行“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机制,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三是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把创新作为晋江最重要的“城市名片”。围绕科技创新、数智转型、资本赋能、绿色创造等前沿动态,每年度召开企业创新发展大会;立足产业科创需求,分行业举办科技赋能座谈会,形成政企共叙创新发展、共话合作共赢良好局面。2024年4月11日,第一届晋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圆满落幕,来自36所高校、252家展商、超1 000项科技成果“沉浸式、一站式、场景式”集中亮相、展现应用场景,各展商累计对接企业8.01万人次,洽谈成果累计2.49万项次,意向订单成果4 358项。

(2)强化平台载体构建,着力夯实科技创新“硬支撑”

一是打造全域科创版图。围绕打造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统筹规划建设“一廊两区多平台”科创版图和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目前已落地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等4所高校以及中科院泉州装备所、港理大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等12家高水平科研平台,实现主导产业科研平台全覆盖,构建了支撑全市、辐射周边的强大“科创”引擎。

二是发挥平台引领作用。按照“政府主导、院校支撑、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理念,从建设运营、资金规范、绩效考核等方面增强平台“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三年,全市科研平台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 000项,形成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应用、二代石墨烯改性高性能TPU防色迁膜材料等一批标志性创新项目。

三是完善科创孵化全链条。设立晋江市创新创业学院,大力布局科技产业综合体,建成三创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重要载体,签约引进、实体运营赛创未来服务平台,构建完善“人才+基金+赛事+孵化+专业运营”闭环服务生态,累计落地孵化企业超300家。2024年1月,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在武汉正式揭牌启用,成为晋江深度对接武汉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

(3)加快科创要素汇聚,持续增强产业升级“动力源”

一是着眼创新人才“外引内育”。从完善引才育才体系、优化人才生态链条入手,实施科创人才集聚、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三才行动”。给予产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通过创新“领军人才+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专项基金”模式,引进契合晋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创业人才团队。创新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率先将原本服务农业农村的科技特派员跨界引入工业、服务业领域。目前,全市累计聚集各类各层级人才1.2万名,数量位居福建县域首位。

二是推动科创成果“落地生金”。按照“市场化运作、规范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理念,打造融“科技大市场+成果转化基金+中试平台+转移机构+产学研合作”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组建以海峡两岸技术转移为主题的海峡科技大市场,签约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落地中关村中试熟化服务平台、国家(鞋服和食品)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加强职业技术经纪人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三年,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超过1 000项、金额超过12亿元。

三是促进科技金融“双向赋能”。结合争创福建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试点县市行动,构建“政府+银行+基金+信贷”科技金融赋能体系,设立3支产业基金、11支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突破300亿元),启动运作南翼基金小镇,撬动超百亿元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打造多元化产业基金群。启用北交所晋江服务基地,首家服务业上市公司登陆纳斯达克,上市挂牌企业突破百家。

四是赋能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坚持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协调发展,以科技创新催生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集群化。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4年增20%以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55家,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百家。鞋服产业实现了从“一根丝”到“一双鞋”的全产业链创新,集成电路产业初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配套及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h2lEQg3SEbvVc1C2b49TOsOa6N7IcM2qXcJ2/uKTUez0G+RUnHjvpkxls1rNVA6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