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资源错配的相关研究

Hsieh和Klenow(2009)开启了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企业TFP及经济增长的先河,随后国内外学者从两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一是关于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的影响研究。如姚战琪(2009)从部门间资本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资源错配不只是影响产出,而且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等都会受到资源错配的负面影响。若能消除这些导致错配的因素,那么我国的总产出和技术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另外,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聂辉华和贾瑞雪(2011)、罗德明等(2012)、袁志刚和解栋栋(2011)分析了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张佩和马弘(2012)利用我国的企业层面数据研究发现,缺乏充足的廉价资本不是造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主要原因,而微观层面上的信贷错配才是造成生产率损失的根本原因。Restuccia et al.(2008)和Alfaro et al.(2008)指出,由于中间投入和劳动要素在部门间存在错误配置,造成国家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巨大的差异。Banerjee和Moll(2010)从不同贸易对象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对东道国资源配置效率所造成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资源错配对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

二是关于资源错配原因的研究,现有的文献主要从政府的行政管制、偏向性的税收政策、借贷约束以及金融市场发育滞后等角度来讨论分析。Restuccia和Rogerson(2008)通过分析指出,不同企业部门制定的特定政策和制度会引起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并且会造成不同企业产出品价格的相对变化,对资本积累、企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Dennis和Iscan(2011)指出,相比其他行业,农业部门拥有明显的偏向性政策,而这会对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造成影响,从而对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速度产生影响。Peek和Rosengren(2005)指出,银行对不同企业实施差异性的借贷政策是导致企业间资本错配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其资源配置方式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Dollar和Wei(2007)通过对我国12 400家企业的研究,发现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存在系统性的资本误置。聂辉华、贾瑞雪(2011)通过分析和分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衡量了我国制造业资源扭曲的严重程度,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接近于零的资源配置效率是造成制造业资源错配的主要因素。周黎安、赵鹰妍和李力雄(2013)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地级市层面的官员数据,研究证实了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虽然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但是会对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邵宜航、步晓宁等(2013)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也是影响资源配置的显著因素。 eDEYE5GmJCPVFWCn5fmPyzAjJIGwJr6Vk+ygNYFxkGT76uM4zDKXqxbuQJmdpf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