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对孩子如何才好

一、不被孩子领情的“好”

中国孩子从小到大可能听到父母最多的两句话,一句是“你要听话”,另一句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是真心为了你好”VS.“我也相信你是真心为了我好”

当父母在说“我是为了你好”的时候,他们是真的扒心扒肝扒肺在为孩子着想,在为孩子着急。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基本上是毫不利己、倾其所有。倘若说要做一个极端的选择,很多中国父母都会做出牺牲自己来成全子女,所以他们这一颗心是不需要怀疑的。

而且中国的孩子也不会怀疑这一点——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选择相信谁,那么肯定我们是选择相信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和孩子基本达成一致——“父母是真心对你好,是真心希望你好,希望你过得好。”

但是……(我们都知道,“BUT”后面的内容更重要。)

你会发现无论父母再怎么强调“都是为了你好”,很多孩子能不能接受和改变——就是按照父母说的去做,能不能,你觉得能吗?

好像嘴巴上说“能”,但是行动上没有这么一个结果。你再怎么翻来覆去地跟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你会发现说到后面他就很不耐烦了。为什么?这才是我们要深究的一个问题。

父母扒心扒肝扒肺,扒了五脏六腑都没有办法感化孩子,为什么?

这说明这个方法是有问题的,在心理学的层面,在一个实际的层面它可能是无效的。既然无效,是不是要深究一下原因,并且改进一下,以切实实现你的“希望”?

“我不想这么好,可不可以?”

既然我们说“你看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那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孩子不想这样好,可不可以?

答案是:不可以!(别着急,看到这里,身为父母的你一定会跳出来说“我没这么说”。)

他没有这个权利。

孩子有没有这个权利?

没有。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为什么他没有这个权利?

因为本来就是一个不对等的关系。这个不对等不在于压制,而在于父母说是牺牲了自己,生了他,养了他,而且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事实上就没有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就没有资格说不。

那么为什么说孩子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

那是因为前提都给他框死了,这是“为了你好”,不是“为了我们好”,“你还不识趣”,所以他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不给你选择的权利,因为这就是“为了你好”,你还有啥权利?近乎绑架。

对!中国式父母很多时候是在绑架孩子。

用什么绑架孩子?用自己绑架孩子。

因为“我”已经全情地牺牲和投入了,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你没有说不的权利。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这样说,是不是让父母挺伤心?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我们不反思这个问题的话,很多结是解不开的。你用自己去绑架孩子,他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你说都是为了你好,我说我不想这样好,可不可以?我能不能选?不行,因为都是为了你好。这是问题的第一个层面。

“我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孩子还不领情?

我们再来分析问题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孩子还不领情?

这是因为孩子根本没有办法从这句话里面找到自己的内生动力。为什么?只要是个人,不管他是大人还是小孩,他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内生的动力。如果他没有驱动力的话,他干吗要去做?

那么一个人,生而为人,最大的一种驱动力是什么?

我们一般会想躺在那等着父母给、别人给;父母安排好一切,多美多舒服啊,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错!人的最深层的满足感,不在于别人来满足我,而在于自己能不能满足别人。这才是人本质上存活于世的根本理由。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可以满足别人的时候,他就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动力。这是非常有用的。这也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最基本的道理。这条规律超越国界、种族、文化差异。只要是人,其价值和动力来自满足他人,而不是相反。

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句话。但凡你把孩子的事全部管起来,你会发现孩子“废”了。为什么“废”了?为什么他还不领情?

因为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他的体验感会非常差。他内心是一种很无能的状态,因为他不能满足别人。当孩子或者说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满足别人,他就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这比什么都强。

正确的做法

那么正确的做法就是:比如说你想要孩子达到某一个目标时,你不要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告诉他“你这样做,我会觉得好骄傲”,你甚至可以直接告诉他,“你这样做,我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我很有面子”。

直接告诉他——“我觉得我在别人、在那些家长或者在亲朋好友面前,我都觉得我要‘开挂’了。妈妈的人生因为你‘开挂’‘逆袭’了”。

一个孩子,不管他年龄多小,只要他听到这句话,他就会知道原来“我”有能力满足他人甚至权威的需求。父母师长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权威的存在——原来“我”是有能力满足一位权威的需要的,那么他的能动感就会“爆棚”,就能“爆棚”。

当他有能力去满足别人的时候,他就能够找到自己。

所以不要说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你分明就是想让孩子考一个好成绩,还要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没错,是为了他好,但这么说是不行的。因为他在这句话里面根本找不到自己。不要说“你爱学不学,都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告诉他,“你考好了,我就觉得花都开了”。你就直接告诉他你的诉求。

当然说这句话会有风险。

什么风险?

既然你告诉他这是你的需求,那么他可以答应你,也可以拒绝你。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又回到原点了:我们的父母是为了不让孩子拒绝——“我们这样要求干吗?又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你好!”——孩子就没有资格拒绝,对吧?

所以,一定要尝试放下这个东西,才能够好好地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激发出他内生的动力。

二、因为我,爸爸妈妈活得更累了吗?

人的深层心理满足不在于“你增加了我的幸福”(“你对我有用”),而是“我增加了你的幸福”(“我对你有用”)。

无形的否定

“你看,爸爸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是为了你……”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

是不是有一股熟悉的味道,这种模式的说教对于孩子来说,一般会有两种结果:大多数是第一种——“父母因为我过得不容易,我要好好努力,长大以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少数孩子会非常反弹、抗拒,甚至烦躁。

父母含辛茹苦、一心为了孩子付出甚至舍弃自我,这分明是事实,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仅不感恩,内心还会生出一股莫名的烦躁?(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超出孩子的自我意识控制,听到父母经常念叨这样的话,就会感到烦躁、郁闷,甚至说出一些伤害父母的话。)

我们通常会认为,如果喜欢一个人或者爱孩子就要对他好,就要给、给、给。对于孩子来说,从外界接收自然是开心的,但是人的深层心理满足不在于“你增加我的幸福”(你对我有用),而是“我增加了你的幸福”(我对你有用)。

因为“我”的存在,你变得更加幸福!如此,会极大地提升“我”的价值感,“我”存在的意义,“我”的能动性,证明“我是值得的!”这是人的内驱力的重要来源。好比僧人乞食。为什么说不乞食不算一位真正的出家人?我们一般认为乞食有助于修行之人放下自我,破我执。事实上,乞食更高的一层境界是“渡人”,它让平时卑微的人在这一刻因为施舍别人,被人需要,高于别人,从而内心能够体验一种高尚感和自身存在的意义。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大的肯定莫过于“我的存在增加了父母的幸福”。

对一个孩子来说,灭顶之灾莫过于“我的存在导致了父母的不幸”,这是最彻底的否定。

爱的传递VS.情义索取

很多中国父母的想法是,让孩子知道父母为了他省吃俭用、辛苦工作,就是希望孩子念这份好,进而感化孩子,孩子因此能懂事,并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转变。

但是,这种方式虽然会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不易,但同时也会让有些孩子产生深深的愧疚感:父母为了自己忍辱负重、劳心劳力。既然有所亏欠,那要怎样?还!

谈到这个问题,有人打了这个比方:一家人吃饭,碗里只有一块肉,父母把唯一这块肉默默夹给孩子——这是爱的传递;但是,如果再加上一句,“你看,家里就这一块肉,我和你妈都舍不得吃,就给你吃,你可要……”——这就是索取!

大家明白其中的差别了吗?

孩子什么都知道

那么,有些父母就会担心:如果我为孩子的隐忍、付出不念叨出来,孩子就不会知道,岂不是不知道感恩?例如这些网友提出疑问:“父母都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儿女,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可是又有多少儿女理解做父母的不易?”“父母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最好的都给了儿女,可换来了什么?”

我们要相信人!

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己!

演员董洁在《您好!母亲大人》中饰演一位单亲妈妈,生活窘迫、孤儿寡母,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口肉。妈妈把肉都夹给儿子,这是常见的剧情和生活场景,但是最后一个镜头才催人泪下:妈妈在自己碗里发现,儿子早已悄悄把肉埋在她米饭下面。其实,孩子什么都知道。

深度阅读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最早由心理学家施艾弗(Schaefer)提出,而后布莱恩·巴伯(Brian Barber)及他的团队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心理控制是一种特定的教养方式,它试图通过操纵和控制孩子的心理与情绪来达到特定的目标,这种教养方式主要通过诱导内疚、灌输焦虑和威胁收回爱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

诱导内疚:父母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激发孩子的内疚感,使他们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感到内疚,从而迫使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

灌输焦虑:通过向孩子灌输焦虑或恐惧,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行为。这种焦虑可能缘于对父母失望或惩罚的担忧,促使孩子遵守父母的要求。

威胁收回爱:父母可能威胁要撤回爱、拒绝或排斥孩子,以迫使孩子顺从他们的意愿。这种形式的控制通常是隐性或微妙的,不如直接的身体控制明显,但其影响可能同样强大且深远,孩子可能会感到无力、焦虑、抑郁,也可能限制孩子的自主性和探索欲望,阻碍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

三、孩子:我情绪不好时请这样做

我们要鼓励身处情绪漩涡的孩子坚强、勇敢吗?

感觉更不好了?

对待有心理困扰,或者深陷情绪泥沼的孩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加油打气:

“你会好起来的!”

“明天太阳照常会升起!”

“想想美好的事!”

“你15岁的青春,不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你甜美的微笑,不就是父母最值得的骄傲……刺激你发愤,激励你斗志,产生壮怀激烈的男儿豪情!世界上的独孤并非你一个人有。有的人写下《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的人终身残疾,成为著名物理学家。”

……

有些处于精神低迷状态的网友直言:本来感觉就不好,看完这些,感觉更不好了;这些话很真诚,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打动不了真正需要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不妨听听有过心理困扰的一名学生的感受。

代入一下高二的自己。说实话,本来我就不好,看了更窒息。句句捅到心窝子,这是往我脸上盖湿纸呀?

我在高中的时候成绩严重下滑,怎么努力也没用,天天在家emo。压力像潮水一样,层层叠叠、厚重且无法挣脱。我像陷入海中的溺水者,从惊慌失措全力反抗,越用力越觉得疲惫,到最后麻木不仁、无力扑腾。

我一直很抵触励志鸡汤文。鸡汤文表达出的“积极乐观”“光辉未来”的思想,实际上给情绪受困扰的人再一次带来了压力。

爱和理解,有时候对于在情绪困境中的人来说是根本无法拿到的奢侈品,支持也不是有爱就够了。所谓“不坚强、不珍惜、不知求助”,其实全都是把已经在他们身上的痛苦又推回到他们自己身上,对备受困扰的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是一种典型且杀伤力极强的“诛心”。

我称这些人都有“精神健康优越感”。

而有过和情绪困扰者或者和自己的心理疾患相处经验的人,也要避免将自己的“痊愈过程”当作一种“一切都会好”的模板来叙述。因为这同样也是一种压力。听幸存者的故事不一定产生打鸡血的效果,也许会让陷入情绪漩涡中的人更觉得孤立无援。

人和人是不同的,痛苦和痛苦也无法比较,心理困扰就更是异质性的、不可化约的。更何况心理疾患早已被编织在各种污名化的标签中,甚至成为一些明星捂路人嘴的手段。而当我们讨论情绪、压力、心理健康,多少都会涉及“我们如何看待心理疾病患者”,这些讨论都有伤害相关人群的风险。

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这么麻烦,跟这些人说话还要注意这么多”。其实我想强调的就是,“不要给任何情绪困扰者贴标签和下判断”。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说点什么,要善于使用“我自己的意见是……”“从我的个人的经验来看……”等句式,代替说“你应该……”。

不要否定对方的情绪、否定对方的人生经验,不要越过对方的认知去进行说教。

当然了,提供无声的陪伴,在保持边界的同时提供一些支援,认真讲出“这不是你的错”“这从来不是你的错”,要比要求对方坚强勇敢有效得多。

这名学生用不那么专业,但是真切的体会阐述了对待有心理困扰,或者深陷情绪泥沼的孩子可能有效的做法——承认孩子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家长以大人的姿态和口吻在忽略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和尽可能帮助孩子恢复对自己的掌控力。

承认孩子的感受

一名网友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前几天,我妈对我说,你青春期的时候非常不听话,就得天天打。

我回复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青春期,都有不听话。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敏感自我,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自己过得不舒服,当然会和家里人吵架啊。谁还没有个“中二”的时候呢?

我妈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回复了我一句:我小的时候家里都吃不饱饭,还伤心?滚一边去吧!

这个场景在中国家庭中并不鲜见。

事实上,人类是感受性的动物,尤其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对孩子的感受做出恰当的应对和回应至关重要,因为无论年长还是年幼,人类都需要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当我们感到不好时,通常更需要的是情感的支持和理解,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他们未来的心理健康有害。而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这种事情,或者错误地认为这是最佳的做法。导致心理问题最常见的原因,并不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事情,而是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

当我们感到沮丧、焦虑或心情低落时,往往希望有人能够倾听我们的内心痛苦,而不仅仅是提供解决方案或给予建议。这种理解和共情的支持可以让我们感到被接纳和关心,减轻我们的负担,增强我们的情绪回应和应对能力。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情感支持非常重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情绪困扰,当我们看到孩子情绪低落或不好时,重要的是共情和理解,而不仅仅是试图解决问题。

恢复对自身的能动力

在应对情绪漩涡的非药物疗法中,运动是很多人亲测有效的方式。为什么运动有明显的效果?

是因为内啡肽的分泌?是,但不完全是。

处于心理困境中的人最大的体验就是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失重的面对自己的无力感。运动对于身陷泥沼的人,最大的功效是让运动的主体能够重新找回自己对自己的掌控力、能动性——从自己的身体开始。

在运动比如爬楼梯的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每当你抬起腿的刹那,能够感受到某个部位肌肉的紧绷和律动,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甚至能体会到自己可以控制某块肌肉发力。

这种对肉身的控制感,有助于恢复和重建自己对自己灵魂的可控感,仿佛那个“我”又能被自己体验到了。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帮助。不是被人帮助,而是帮助人。

很多过来人说,最好的配方就是去帮助比自己状态更糟糕的人,其间的道理也是相通的:通过“被需要”来恢复自己的能动性,找到自己存活于世的理由——“我”明确感知到“我”是“我”,以及“我”是有用的。

深度阅读 社会学的视野

社会学家怎么看今天的孩子以及成人越来越高发的情绪性、心理性问题?如果这只是极少一部分人的问题,那就不是社会问题;如果是社会普遍蔓延的情绪,那就要从社会变革、社会结构中去看一看。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突出。中国传统社会讲究五伦关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出门靠组织”,都还是在关系网络中。人伦羁绊,对于个体,既是限制也是保护。

改革开放让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从单位制的变迁到家庭的核心化,社会变得更有活力。社会活力源自每个人获得个体能力独立发挥、个性施展和追求个人成就的权力。因此,市场能力、成就竞争和业绩评估也就成为个人价值评判的常见标准。

在一个讲究个人担当和竞争的时代,“你时时处处都能竞争过别人吗?”

研究显示,名校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难道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很优秀,上了清华北大就不优秀了?

并非如此。这些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表现出的问题,不是因为自己不优秀了,而是因为自己不那么突出了。

我们要承认,比别人强、比别人厉害、我高你低的欲望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之一,也成为动力之一。社会学家郑也夫说过这样一句话,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上的物质财富会整体增加,食物会增加,住房会增加,但是世界上唯独有一样好东西不会增加,那就是他人的目光。

他人的目光在你身上停留了,就不会在“我”身上停留;老师和同学赞许和羡慕的目光给了你,却没有给“我”。这种注视不会增加“我”一分财富,却让人体会到那种叫作“好的感受”是如何让人自我感觉良好。

到了名校,一个个曾经的山峰聚在一起,就会把峰值拉成一条直线,真正的困惑和问题不是“我不再优秀了”,而是“别人和我一样优秀”,“我”也就是那条直线上的一个点而已。 iMYhJnrcK+K7JvAiKYJQarUTOB5PeUBmn9yEJQA+AZv4MyMPu9pZXnllaUoNyj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