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给孩子什么样的爱

一、最好的礼物:无条件的爱

我来到这个世上,有且只能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爱,无条件的爱。不讲道理,没有条件,就是我存在于世最大的理由。不管我是谁,我优秀与否,我都值得被爱。我的存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合理的。

于是,我才能获得圆满!

有奶就是娘?有爱才是娘!

我们都知道吃东西、活下去是所有生物的原始本能。幼崽在睁开眼后吃的第一口奶来自母亲,就此建立亲密的母子关系,就是俗话说的“有奶就是娘”。长期以来在人类的认知范畴中,养育关系的建立和第一步都是通过喂养完成的。把一个小狗崽抱回家,通过投喂食物,从而建立起亲密关系,并通过食物的控制完成服从训练等等,这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一般认知——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建立在喂养基础上的,直到恒河猴实验。

猴子小花刚刚生下来,就被哈里强行从亲生妈妈那里带离。饥肠辘辘的小花不得不面对两个选择:一个是铁丝妈妈,另一个是绒布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绒布妈妈没有奶。小花会选择哪个妈妈?

结果所有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有的婴猴甚至饿极了也不愿过去,把身体挂在绒布妈妈身上,只把头探到铁丝妈妈那边吃奶,吃完马上又回到绒布妈妈怀里。哈里在绒布妈妈身上放铁钉或者射水柱来攻击猴子,但它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要抱住妈妈。实验中只有奶水养大的猴子无一例外地出现自闭、反社会或攻击性行为,长大后母猴不能发挥母性的天性,反而忽略照顾甚至杀死幼猴。

在恒河猴实验中,人类第一次看到“爱”,相比食物,柔软、温暖、依偎和拥抱在灵长类动物的成长中更加关键,这也是科学家第一次将人类情感纳入科学的研究范畴。

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孩子却依然爱着母亲,因为他们感受到爱,保持对爱的记忆,“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

科研人员用“残忍”的实验手段得出温情的结论: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他们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接触性的关爱;亲子关系的核心不是“有奶就是娘”的逻辑,而是——有爱才是娘!

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无法在父母那里获取,终其一生,都会本能向外索取,令其困扰不已。比如一个有趣的观影现象:为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桥段(或者小说)怎么演都演不完,没完没了还有那么多学生爱看呢?首先我们要来看看符合什么条件才是小女孩心目中的霸道总裁。我问过我的学生:“你们觉得霸道总裁要是什么样的?”答:“要有钱。”“要长得帅。”“要有地位。”……

我继续问:“还要有什么,而且非常关键?”一个男生说:“要霸道!”哈哈哈哈哈,学生们笑翻了。

霸道总裁不是要霸道,是要深情,要专一,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没有这一点,见一个爱一个,有钱有颜这些就通通都是负值,简称“海王”。周边的美女都爱他,天下所有的女人都爱他,但是他只爱一个。

爱谁?

爱我!

接下来我们要看:“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这个“我”是什么样的?

首先,能不能有钱?

不能!我有钱,保不齐是看上我家的钱了。

能不能身材火辣,像模特一样?

不能!登徒子。

那他爱上的是什么样的“我”?

是“平凡如我”。

所以“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经典剧就是流行花园F4和其貌不扬、家底平平,就像现实世界中平凡如你我,丢在人堆里找都找不出来的“杉菜”。那么,这么优秀的男人为什么就独独爱上“我”,还爱得死去活来、情深不寿了,讲不讲道理?

不讲道理!

他就是这样没有道理、一塌糊涂地爱上了“我”,这就是心理学中“无条件的爱”。

我们都知道电视剧就是造梦,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人可以给我们无条件的爱,也应该给我们无条件的爱?有,没错,就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人。

无条件的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没有理由就是我们存在于世最大的理由。暗含的道理就是,不管我是谁,我优秀与否,我都值得被爱;我的存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合理的。

于是,我们才能获得圆满。

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过充分的无条件的爱,潜意识状态下就会不断地去寻找、去弥补,你看很多女生在恋爱、婚姻中“作”来“作”去,她就是要一份无条件的爱。

如同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说:父母的爱是最珍贵的礼物,若子女无法从父母处获得,则终其一生都将苦苦追求,然而哪怕鏖战一生,也常常会以失败告终。

无条件的爱≠满足孩子各种需索

无条件的爱不是满足孩子的需求,答应孩子所有的需索,甚至是无理需求。那是对无条件的爱的最大曲解。无条件的爱是——不管我优秀与否,长相如何,“性(别)甚名谁”,我都值得被爱,被父母无保留全然地爱着!

对每一个孩子而言,他的降生因爱而来,他的临世光芒万丈,可以奠定面对人生艰险最基本的底气。对于父母来说,如果没有做好爱的准备和储备爱的能力,那就要慎重抉择。

有爱,比有钱重要。

深度阅读1 无条件的爱

在心理学中,“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指的是无条件的父母关爱或无条件的情感支持。这个概念源自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也被称为“人本主义的无条件正面回应”。

在罗杰斯的理论中,无条件的爱是指父母或关爱者对孩子或他人的一种无条件、非评判性的爱和接纳。这种爱不取决于个体的行为、表现、成就或其他条件,而是将个体本身看作是有价值的、值得被尊重和接纳的。

这种爱的表达是通过给予情感支持、关怀和理解,而不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批评或否定。无条件的爱有助于建立个体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其个人成长和发展。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向孩子表现无条件的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依恋模式,促进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

深度阅读2 恒河猴实验

恒河猴实验(Harlow's monkey experiment),也称为哈洛实验,是由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旨在研究灵长类动物,特别是恒河猴(猕猴)的母爱和社会行为。

在这些实验中,哈里将幼猴隔离开来,让它们与两种不同的人工“母亲”进行互动。这两种人工“母亲”的形状和材质不同:一种是由铁丝骨架和木制头部构成,上面有一个奶瓶供猴子吸食食物;另一种是由柔软的毛绒布料制成,但没有食物供应。这个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比较猴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两种“母亲”的依赖和偏好。

哈里的实验发现,尽管柔软毛绒布料的“母亲”没有食物供应,但幼猴倾向于选择它作为亲近对象。这表明,幼猴对母爱和安慰的需求比仅仅满足生理需求更为强烈。哈里还观察到,当猴子感到不安全或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寻求柔软的母亲以获得安慰和安全感。

同时,这些实验也引发了伦理上的争议,因为幼猴在实验中遭受了严重的情感创伤和心理压力。尽管哈里的实验方法备受争议,但它对理解婴儿和幼儿的早期依恋和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我该如何爱我的孩子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欣赏他、肯定他。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要抓住所有机会否定他,哪怕是擦一张桌子,也要说:“你看你,连张桌子都擦不好,你还能干啥!”

他人的爱和认同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亚当·斯密的这段话,说得太好了。世人都说功名利禄,但只说对了一半,他人的爱和认可,才是正途。

那么一个人怎么才能够体会到他人的爱?

是通过贬损、挖苦、打击和否定吗?如果这样对我们的人是路人甲,我们是不是有挥拳相对的冲动?

如果这样对我们的人是父母,那就只能“以爱的名义”进行!而我们是不是有人,在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打击和否定,而且孩子还不能反抗?

一个路人都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体会爱,凭什么孩子就可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夸一夸你的孩子吧

欣赏和认可对于孩子,甚至那些一般被认为朽木不可雕、破罐子破摔、毫无优点的“坏孩子”来说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欣赏和赞美?德国心理学家保罗娜·肖伯特提供了一个案例。

我下定决心去完成我的作业,在14岁女儿身上寻找积极的一面。我们的关系早就破裂了,已成冰封状态。我们总是因为学校的事情吵架,她只知道干傻事,已经受到学校一次警告了。学校通知说如果继续这样,她就会被开除。我们还会因为她那些朋友吵架。他们对她的影响很坏。在家时她什么家务都不干,我们一见面就对彼此大吼大叫。真的很可怕!

但我还是很努力地去找,想在她身上至少找到一个优点,可惜还是没找到。三天后我想放弃了,真的很糟糕。我很惶恐,充满负罪感。我感到悲观绝望,在她身上我什么都做错了。

不过,之后我脑中突然飞出了那句话:“也许是一双美丽的眼晴。”没错,就是这一点!她确实有一双非常漂亮的棕色大眼睛!

于是我抓住这一点,一有空就观察她那双美丽的眼睛。女儿当然也觉察到了,对我嚷嚷道:“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你的眼睛实在太漂亮了!”我说完就躲进了厨房。

第二周刚开始,女儿就告诉我,班主任邀请我去谈谈。她用最恶毒的话咒骂这位老师。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真的什么努力都不想做了,不想去学校,希望最好再也不要跟这个女儿有任何关系。我仿佛看到跟老师谈话时的画面:她对着老师大吼大叫,当着我的面谩骂老师,让我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不管怎样,我还是跟她去了学校,心想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我双腿颤抖着走进谈话室。老师给我简单介绍了几名同学之间的争吵经过,说他们最后互相威胁要打一架。老师怀疑我女儿参与其中,而且还是事件的主谋。让我十分诧异的是,我的女儿态度平静、逻辑清晰地阐述了她的立场。她的理由清晰且有说服力,以至于那位老师都认同了。我女儿应该还试图劝阻过她的一个同伴不要参与斗殴。老师从其他几名没有参与事件的同学那里其实已得到了差不多的答案,这就证实了我女儿所说的话的真实性。我的女儿没有对老师出言不逊。我从未见过她的这一面!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从学校出来后,我告诉她,我非常欣赏她在刚才那场谈话中的优秀表现。我自己14岁时,根本不能像她现在这样,表现得如此成熟、勇敢。她能和老师如此平等地交流,实在是让我佩服!

“妈妈,”就在这时,女儿说,“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吃个汉堡包?”

“好,为了纪念今天这个日子,咱们去。”吃完后,女儿小心地问道:“妈妈,我们要不要到市里逛逛?”我有些迟疑。以前每次跟她逛街结果都一塌糊涂,还会惹来争吵,所以我很久没跟她一起逛过街了。

但她用那双漂亮的棕色眼睛看着我,十分可爱,又带着点不确信的恳求,让我就算还有顾虑,也无法拒绝。

这是半年多来的第一次,我们终于又一起去逛街了。晚上睡觉前,女儿跑到我的房间说:“妈妈,今天过得真开心。我们要不要尽快再约一次?”

中国人在“赞美”和“欣赏”上素来是吝啬的,仿佛夸一下人能掉几斤肉,尤其吝啬夸自己的孩子,唯恐他上房揭瓦、不能自已。溺爱其实和欣赏、赞美是两回事。

被人肯定、被人夸奖是一种极其美妙的体验,不管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师长权威的夸赞鼓励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公开场所,越是日常表现平平抑或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对此越是渴望。

有这样一段视频。

老师:LHR同学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整体表现平平,但老师总是坚信你会变得更好,特评你为“最具期待小明星”,请接奖状。

小男生喜极而泣。

老师:大声告诉我刚才你跟我说的话!

男生:我能变得更好。

老师:声音不大。

男生:(大声)我能变得更好!

老师:对,你一定能变得更好。我相信你,你相信你自己不?

男生:嗯。

老师对着全班同学:你们相信他不?

全班同学:相——信!

夸奖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改变其行为的方式。夸奖并不是一定要给予财物的奖励,而是鼓励孩子做得好。及时夸奖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逆转,因为有时他们只是需要别人的承认和尊重。

被明确感知的爱才有效

身为父母,我们经常想当然地认为:“我哪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当然知道我爱他。”那么,就需要问一下你的孩子:“从哪些事情或者细节上你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孩子应该在明确感受到被爱的状态下成长,只有亲身体验到父母的爱,孩子才有能力爱自己,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岁月中,将这份爱给到伴侣和自己的下一代。

人,是没有办法给别人自己不拥有的东西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言行来释放爱的信号,比如,花点时间陪伴他,赞美他,给他一个拥抱,给他一些尊重,理解他,鼓励他,用自己的眼神、手势,或者一个面部表情来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和欣赏等等,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感受到安全,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就能学会接纳自我,不再害怕和孤立自己,也不会总是抱着偏见去面对他人。

不论孩子多大还是多小,他们都需要被肯定和认同,他们需要知道父母因他们的到来而高兴,他们也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受到珍视、受到关注——“我”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父母的爱,“我”的降生本身就是合理的。

这就是一个人出生的“正当性”和穿越人生迷雾的底气。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这称为“正当感”。“正当感”是一种自我认同感,能够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树立信心的重要力量。当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被赋予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并且经常受到鼓励和认可时,他们更容易形成内在的“正当感”。这种“正当感”可以帮助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真实和坚定,不会过度依赖外部认同和赞赏,而是依靠自己的内心来评价和肯定自己的行为。

“正当感”的存在可以促使个体更加自信和独立,减少对外界评价的敏感性,并且有助于塑造健康的情感世界。它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内在的指引和参照,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来做出决策和行为,从而更好地体验和适应成年人的生活。

深度阅读 道德情操论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意识到被人所爱,自有一种满足感,对一个心思纤细与感觉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带给他的幸福,比他或许会期待的那一切可能从被人所爱当中得到的实质利益更为重要。”

这两段无与伦比的话出自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是他关于道德和伦理哲学的重要著述。这本书与他后来的《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一起构成了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和行为的全面分析。

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人类道德判断是建立在对他人感受的共情基础上的。他强调人类有一种天生的同情心,通过感同身受他人的情感和经历,我们能够对他人的处境和行为产生共鸣,从而形成对善恶的道德评判。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追求别人的认可和善意,这种追求推动着我们在社会中表现出道德行为。我们关注他人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获得社会认可和同情。这种“审美情感”和“谴责情感”对于道德行为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情操论》为理解人类道德行为和社会情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本书对于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以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机制具有深远影响。亚当·斯密的贡献使得他成为现代经济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思想家。

三、“包宝宝”:爱你爱到吃掉你

最合适的关系是:我爱着你,你爱着我,我知道你爱着我,你也知道我爱着你。

但是,你是你,我是我,谁都不属于谁。

“包子妈妈”

寂寞的“空巢”妈妈意外遇到了一个像宝宝一样的包子,她像老母鸡一样照料着包宝宝。包宝宝在妈妈的呵护下渐渐成长,从一个承欢膝下的小宝宝,到喜欢足球的叛逆少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宝宝开始渴望独立和追求自己的生活。他渐渐对外部世界感兴趣,渴望离开妈妈的保护,探索更广阔的领域。

然而,妈妈始终无法接受儿子离开。她试图将儿子留在身边,希望他永远听从自己的安排,就像她手中的包子一样听话。这种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深刻的依赖和控制欲望。

当包宝宝宣布要离开家时,妈妈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她直接将包宝宝吞下。事实上,短片《包宝宝》中这个最骇人的镜头“妈妈吃掉包宝宝”出自华裔女导演石之予的亲身经历——她母亲真实说过的一句话:“真希望把你装回肚子里,这样我就随时清楚你的人在哪里。”

“妈妈吃掉包宝宝”的象征意味深远,它表达了妈妈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她害怕失去儿子,害怕面对他独自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和危险。她试图通过吞噬儿子来保持控制,以确保他永远不会离开她的身边。当父母的深沉之爱被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主导时,他们往往以关心之名行伤害之实,他们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不允许他们独立决策和发展。他们吃掉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由,也吞噬掉孩子的自我。

病态共生

心理学家玛勒认为母婴共生期是孩子生命中的早期阶段,通常持续到孩子6个月。在这个阶段,母亲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依赖的关系。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在母婴共生期之后,父母和孩子之间应逐渐建立适当的分离和个性化关系。

然而,如果父母和孩子无法成功实现健康的分离,就可能进入病态共生关系。病态共生关系在中国因心理咨询专家武志红的阐述而广为年轻人群体所认知: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赖和亲密程度过高,彼此之间缺乏对独立个性的尊重。父母可能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想法和决策,试图完全支配和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尽管这种关系看似亲密。

“当孩子最终长大,决定要离开家离开妈妈时,一时伤心不已的妈妈选择将包宝宝一口吞掉,这便是没有脱离共生关系的表现。处于共生关系中,一方面是极度亲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另一方面,会有这种感觉:一旦分离,就意味着我们共享的这个共同自我就会崩解,这时就会有死亡焦虑。也就是说,我担心你离开我,我会死掉;我也担心我离开你,你会死掉。”

在病态共生关系中,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将所有的爱都投入其中。这种关系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分离的共生关系,导致孩子缺乏发展独立个性的机会。他们无法建立自己的边界和个人辨识度,无法分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被以爱之名过度控制的孩子将会长期受抑制,无法释放出攻击性,导致他们在外表和内心都表现得像个圆润无害的“包子”, 可能在心智和情感上停留在一个幼稚的状态,无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这些人的内心就像孩童一样,缺乏成熟和稳定的个性,也就谈不上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挑战。

区分爱和控制、占有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下过一个十分经典的论断:“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短片《包宝宝》的两个结局展示了不同的结果。在第一个结局中,妈妈最终吃掉了包宝宝和他的妻子,这暗示控制和束缚最终会毁灭关系和个体的自由。

而在第二个结局中,妈妈吞下包宝宝后崩溃住院,她在梦境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她的错误并向儿子道歉。这个结局展示了一种潜在的转变和希望:妈妈在现实生活中重新连接并接纳自己的儿子,一家人围着桌子包起了包子,其乐融融。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离对孩子的爱和占有呢?

作为父母,首先要有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对孩子的占有欲望。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明确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以及是否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发言的权利,并尽量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隐私,避免过度干涉他们的事务。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但不要过分承担他们的责任和任务。让孩子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培养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孩子提供广泛的学习和体验探索外部世界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人和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兴趣爱好和独立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适应能力。

作为父母,不要把所有的关注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可以更好地平衡个人生活和家庭责任,避免过度依赖和占有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爱他却不能占有他。正如泰戈尔说的:“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深度阅读1 早期发展理论

玛哈利·玛勒是一位重要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她的早期发展理论侧重于婴幼儿阶段的心理发展。她认为,婴幼儿在出生后会与母亲建立一种亲密的共生关系,这被称为“母婴共生期”(symbiotic phase),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到孩子6个月左右。

在母婴共生期,婴儿对母亲高度依赖,母亲也负责满足婴儿的生理和情感需求。这种依赖关系对于婴儿的正常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建立安全感和信任,同时也促进婴儿的身体和情感发展。

然而,随着婴儿逐渐成长,他们开始探索和独立,与母亲逐渐分离,进入分离个性化阶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hase)。这个阶段通常从孩子6个月左右开始,并持续到2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认识到自己和母亲是独立的个体,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

如果父母和孩子无法成功实现健康的分离,可能会导致病态共生关系的形成。这种关系可能表现为过度依赖、难以建立独立的身份,以及情感上的不稳定等问题。这样的病态共生关系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限制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父母和照顾者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需要适时地支持婴儿的成长,鼓励婴儿逐渐独立,建立健康的个性化关系,从而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心理基础和适应能力。

深度阅读2 共病理论

共病理论(parasitic symbiosis theory)是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不健康、不平衡、不和谐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由心理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20世纪早期提出,她是精神分析学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共病理论主要用来描述父母与子女之间、伴侣间或者其他人际关系中的不稳定、病态的动态。在这种关系中,一方可能表现出对另一方的控制、依赖、妒忌或者敌意等负面情绪。通常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是由于双方之间存在潜在的心理冲突或者情感问题,导致一种“共生”的动态。

共病理论认为,这种关系中的一方可能会成为“依赖者”,依赖另一方的支持、关怀或者控制,而另一方可能会成为“供养者”,满足“依赖者”的需求,同时又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种动态在心理上不健康,可能导致双方都陷入一种痛苦和不稳定的状态。

共病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中心理冲突和情感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问题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它也指出了在破坏性关系中寻求帮助和治疗的必要性,以帮助个体解决内心的冲突,并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际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共病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理论观点,有一定的争议和批评。不同心理学派的学者对于人际关系中动态的解释和治疗方法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研究和了解人际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观点和理论。 vPT4STDkMkGqXcOIqy0gf2qBlR+NxO3hoUNjgBsSbJtjFIwGoLfN/KWX8Ts/RE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