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海外华工奔走呼号的求助信
——赵世炎

★ 赵世炎给周太玄的亲笔信

质地:纸质

时间:1921年

尺寸:21厘米×26.9厘米

人物链接

赵世炎(1901—1927),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四川酉阳(今重庆市)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6月,与周恩来等人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书记;同年秋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任旅莫支部委员。1924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成员、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等职,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赵世炎领导广大上海工人群众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7月,因叛徒出卖,英勇就义,年仅26岁。2009年,赵世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如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吴玉章作《忆赵世炎烈士》

这是赵世炎在留法勤工俭学时期积极投身华工服务工作,为反映华工问题、动员和鼓励华工团结起来反对掠夺而战,而写给好友周太玄的信,信中展现了对于华工遭遇的感同身受及对民族危亡的切实关怀。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刻,赵世炎把国家前途与个人理想凝结在一起,为寻求强国富民的真理之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1921年4月,勤工俭学的赵世炎来到法国克鲁梭施耐德铁厂做工,与当地华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在法华工约20万人,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北洋军阀政府卖给了法国陆军部,根据合同规定“华工终身不得自由,如要恢复自由,必须每人给陆军部缴纳600法郎,同时还要五个保人”,这对受尽苦难和剥削的华工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此蛮横条件和肆意掠夺的情形令赵世炎极为愤慨,他在接触工人的同时,积极研究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5月给朋友周太玄写下了这封信。

在信中,他表达了对在法华工的深切同情,他写道:“此地工界朋友对我们感情太好,然而他们不自由的身体实在令人痛心,我们为想建筑一切事的根基,亦为想感情上建筑信用起见,打算使这里边几个——大约五六人——优秀分子脱离陆军部的合同使他们身体得自由。……这种事实在关系太大,能做比什么还有益。”最终,在他们的积极联络下,部分华工脱离了人身约束合同,重获自由。赵世炎在与工人群众一起劳动生活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的法国和封建落后的中国相比,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都是黑暗腐败”。

此外,他还在信中谈到了工会改组、勤工俭学会入会、《华工旬刊》编辑、批判无政府主义等问题,从中透露出他处理问题的缜密性和条理性,以及对冗繁且易遭人误解的当前工作的热情和毅力。信中说:“我们现在成为众矢之的实在太苦,但只好仍努力。”“勤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入会的现象太好,来索志愿书者绝对是真诚的。我还发现有华工来入会……”“周刊仍望竭力支持不变,态度非常要紧。”周太玄与赵世炎相识于1917年春夏之间,赵世炎“那种热情灵动之中表现一种又诚挚又英发的气概”令他印象深刻。1919年1月,周太玄来到巴黎,创办“巴黎通讯社”和《旅欧周刊》,不少留学生在他所创办的刊物上投稿。1920年6月,赵世炎从上海来到巴黎,开始勤工俭学的生活。两人重逢后,相见格外亲切,一起创办《华工旬刊》,反映华工问题,动员和鼓励华工团结起来,为反对掠夺而战,并积极从事华工服务工作。周太玄说道:“赵世炎实在是一个在理智、感情、体力、毅力等方面,都样样兼备而且很平衡发展的人。而特别突出的是他的组织才能,这不但表现在对事务的处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对人的关系上面。他那种一视同仁对人的诚恳和关切,是他几乎跟任何人都把关系搞得很好的主要因素。”

五四运动时期,大批中国青年接受了新思想的影响,为探索拯救民族危亡的真理,积极参加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力求“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9至1920年,先后共20批1600多人到法国求学,其中很多人就此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例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周太玄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一员,同时他还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之一,这个学会的会员遍布世界各国,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邓中夏、恽代英等都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赵世炎在留法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1年,他先后领导了反对中法实业借款运动和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表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天赋。6月,他主持由600多名华工和学生参加的拒款大会,反对中国政府以全国的印花税、滇渝铁路的建筑权、全国实业的购物材料权为交换条件向法国寻求贷款,并坚持斗争两个多月,最终取得胜利,但因此学生们也遭到了北洋军阀政府的仇视。8月,中法留法青年监护委员会宣布“用于救济陷入困境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维持费发放至9月15日”,而即将开学的里昂中法大学却又不接受勤工俭学的学生。为争取求学和生存的权利,在赵世炎等人的带领下,他们团结起来发动以“争回里大”为口号的联合大行动,揭露军阀政府压迫和剥削学生的行为。但运动遭到了残酷镇压,100多名留法学生被遣送回国,赵世炎则决定留在法国继续斗争。

法国北部地区,冰天雪地、环境极端恶劣,华工大多聚集在这里,赵世炎也就义不容辞留在了这里,与华工朋友一道吃黑面包,住破旧帐篷。条件艰苦倒在其次,主要是这里随时都有遇上残存地雷爆炸而葬身的危险。而赵世炎铁了心,不仅把自己的性命更是把自己的真心交给了华工朋友们。

赵世炎除了和华工一起同吃同住、辛苦劳作,同时也在华工中传播革命思想。休息时,赵世炎为不识字的工人朋友读报,绘声绘色地讲时事、明道理,工人朋友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流落海外,完全是因为反动政府出卖,而非天生命苦”。华工视赵世炎为知心人,赵世炎也深深为工人阶级质朴、崇高的品质所打动,他曾感慨过:“对工人,只要我们深入下去,和他们共同生活,帮他们做事,体贴他们,一旦他们相信了你,连心肝都可以挖给你。”他努力提高工友的思想觉悟,告诉他们要团结起来讨回人身权、自由权。就在此时,他开始思考成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发动工人群众,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留法求学时与华工相处的经历,让赵世炎特别重视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积极在工人阶级中建立党的组织。1926年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后,党中央任命赵世炎为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领导和组织工人武装起义。在斗争中,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指出“要革命没有武装是不行的”,“中国革命必须要组织群众,特别是工人。必须以革命武装推翻反革命武装力量,方能取得革命胜利,方能掌握政权”。1927年3月,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他充分发动群众,建立以工人阶级为中心的革命统一战线,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部队,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工人武装力量的强大引起了国民政府的不满和仇视,他们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刚刚解放的上海瞬间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1927年5月,赵世炎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随即回到上海继续坚持斗争,他说“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7月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赵世炎的住所被敌人包围,虽然他的妻子和家人非常机警,看到他出现在家附近时,将窗台上的花盆推到了马路上打碎做预警,但当天风雨太大,赵世炎并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进家门后立即被捕。他在上海龙华监狱受尽酷刑,但仍坚贞不屈,他向敌人宣告“你们只能抓到我一个施英(赵世炎当时的化名),要想从我口里得到半点机密,那是枉费心机。”7月19日,赵世炎英勇就义于上海枫林桥畔,留下“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最后必将取得胜利”的豪言壮语。赵世炎的这封为华工奔走呼号的求助信,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共产党人对于工人阶级的态度,而是千万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代表把中国人民的利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亲如一家的情谊。

(傅琳) DC8weXF3qpL1n6RREgqJWOH07GbMqOeo/J0Zo4dYelXF79hr63QlSriJ6ULLIF+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