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开往美洲的“五月花”号

图1-3 “五月花”号纪念邮票

1620年9月,一艘破破烂烂的,排水量只有180吨的帆船,从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启航了。

船上的旅客有102名,其中35名是清教徒分离派成员,剩下的是农民破产者、渔民、犯人,还有14名英国的契约奴隶——当然,无论是什么人,伦敦公司总是友好热情地接待,只要你能付得起船票,就把你送到你要去的地方,这一次的目的地依旧是那传说中大家都发了财的弗吉尼亚。

不过,当时无论是伦敦公司,还是这艘船上的客人,都不会想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也没有人会预测到,他们很多人的名字一不留神就被刻在了历史大舞台上,永远地被后世美国人景仰。

何谓“清教徒”

在继续讲述这些人的故事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个概念——“清教徒”——其实这应该是美国历史上论重要性排名第一的单词,任何别的词汇都必须排在它的后面。

那么,何谓“清教徒”呢?这事儿,必须从基督教说起。基督教在创立之初,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很受排斥和打击的,连创始人耶稣也被罗马人钉到了十字架上处死了,基督教的历史可谓是十分辛酸的一部发家史。

到了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结果基督教一跃成为帝国第一大宗教,发展十分迅猛。

后来,狄奥多西这位罗马皇帝临死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好端端的一个大罗马帝国咔嚓一下,分为两半给了两个儿子。

西边这个叫西罗马帝国,东边的那个自然就是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上上下下各种神职人员也就跟着慢慢分成两半了。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认为自己是正宗的,就称呼自己叫“东正教”;西边的那个不甘示弱,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天主教”。

没过多长时间,西罗马帝国就被北边的日耳曼人给灭掉了。不过国家和皇帝虽然都灰飞烟灭了,还有一位基督教公认的领袖在,那就是教皇大人。

教皇这个身份在当时的欧洲也算是奇货可居,在西欧群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的皇帝都想拉拢一下教皇,但是历代的教皇也不傻:你拉拢我,那我就利用你。

从西罗马灭亡的公元476年,一直到16世纪初这1000多年里,天主教在教皇的带领下,势力越来越大。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不信天主教那不是出门丢不丢脸的问题,而是丢不丢命的问题。

问题是,天主教后来变得相当腐败,他们规定《圣经》只能用古拉丁文写,而且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必须让神职人员在你面前领着你读,然后给你解释——换句话说,教会直接垄断了话语权。

普通老百姓想和上帝沟通一下,汇个报,做个忏悔什么的,那是必须通过这些神职人员的。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由此你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和天堂打电话这样的好事岂是那么容易实现的?结果就是大量的神职人员腐败贪婪,横行不法,欺男霸女,公开包养情妇,公开索贿受贿。

更过分的是,他们居然由教皇带头,出售一种叫“赎罪券”的东西。你可以想象一下,几个神父站在街头,嘴里叫嚷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张小小的赎罪券,只要一张,就可以让你直接升入天堂。”热闹不?

到了16世纪初,也就是欧洲人登上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忙着抢劫的时候,欧洲同一时间发生了四件和基督教有关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1517年10月31日,欧洲维滕贝格大学教堂大门上出现了一张大字报,后来称为《九十五条论纲》,因为这张大字报写了九十五条,主要内容一是要求废除教皇的赎罪券,二是坚决主张《圣经》可以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写这张大字报的人,名字叫马丁·路德。

在马丁·路德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叫约翰·加尔文的人,他和马丁·路德还有其他改革派一起反抗罗马教会,并创建了多个宗教派别。所有这些派别最后有一个统称,叫“新教”。后来,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1534年1月,英国当时的国王亨利八世宣布英国脱离天主教会,改信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提倡的新教,起个名字叫“英国国教”,自己兼任国教最高领导人。这件事意味着基督新教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从此有了和天主教分庭抗礼的资格。

第三件大事,1580年左右,英国出现了一批信奉新教加尔文派的人,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这批人使用了拉丁文里面的“清洁”一词作为他们的自称,因为这个词,中文里就把这个派别叫作“清教”,他们这些人就有了一个统称“清教徒”。

实际上,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派别,还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些人接受加尔文的新教教义,只承认《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强调所有信徒无论平民还是国王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废除主教制和偶像崇拜,减少宗教节日,提倡勤俭。现在美国国内,大部分都是这一派的信徒。

但问题是,当时这些清教徒内部也不团结,有一些天天要求激烈改革,如果周围的人不按照他们的想法和道德标准要求去生活,他们就会自己走开,或者赶走其他人,我们把这部分非常生猛的改革派称为“清教徒分离派”。

第四件大事是,1608年后,英国斯克鲁比小镇的一伙清教徒分离派,因为觉得在英国遭到了当时国王詹姆斯一世在宗教上的迫害,决定逃亡,先是到荷兰,后来又决定离开欧洲,迁往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定居。

现在你知道了,我们在本文开始的时候说的那35名乘客,就是这群来自英国斯克鲁比小镇的,坐在这艘叫“五月花”号的帆船里,即将前往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清教徒分离派成员。

开始的时候,“五月花”号航行还算顺利,不过到了旅途的后半段,这些清教徒们就开始大呼倒霉,因为他们遇上了一个叫琼斯的糊涂蛋船长,船不但偏离了航线,还偏离得很严重,最后船上食物短缺,饮用水即将耗尽,而且走了两个多月,时间已经是深秋了。

这时候,琼斯船长判断他们的船只离目的地弗吉尼亚还有300多公里,船上的补给是肯定支撑不到那里了,必须立刻停船靠岸。这个判断是作为船长的耻辱,但是对于美国历史,影响深远,至少后世美国人认为这是“最伟大的错误”。

当时他们靠岸的地方,是现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麻省”。当时这里属于英国马萨诸塞公司的开发地盘,但是荒无人烟,施工队还没进驻,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所以,这些“五月花”号上的乘客们上岸之后,马上就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下一步是走,还是留?

留在当地,那就要干垦荒的活儿,换句话说,用双手在土堆里要饭吃,而且当时已经是深秋,能不能在这荒凉之地顺利度过严冬,大家心里没有把握;但如果是继续前行,走路去弗吉尼亚,那也要冒巨大的风险,首先就是会不会迷路的问题,其次,路上的补给、环境和野兽的侵扰都是问题。

最后,两个名叫“威廉”的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叫威廉·布鲁斯特,另一个叫威廉·布拉德福德,都是清教徒分离派成员。在他俩的劝说之下,船上的所有人最后都同意留下来,决定共同在当地建设美好家园,而且还给当地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新普利茅斯”。

在两个威廉的主持之下,这群人制定了后世大名鼎鼎的《五月花号公约》。

《五月花号公约》:现实的契约

很可惜,这份公约原件早就不见了。不过也没关系,因为它不长,现在流行的几个版本基本大同小异,全文大概是这样的:

以上帝的名义,我们这些签约人,是信仰的捍卫者,是上帝保佑的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民——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我们的国王和基督信仰,我们越海扬帆,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这个殖民地,因此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为了让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将来制定和实施有益于这个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据此于耶稣公元1620年11月11日,我们这些人在科德角签署。姓名如下,以资证明。

下面就是41个男人的签名,这个短小精悍的公约,在后世获得了无数人的赞颂。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五月花号公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中体现了两个精神:

一是自愿精神。它开创了一个先例,新普利茅斯这地方的人是基于自愿的原则,接受新政府的管理。换句话说,这不是按照国王的命令,而是按照被统治者的意愿自愿建立的殖民地。

第二个精神就是法治精神。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制定符合大家总体利益的法律和法规,大家都同意了,然后集体遵守和服从。

几百年来,很多人把这份公约当作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美利坚的基石,据说后来很多自治群体都参考这份公约制定规章制度,这份公约的地位既神圣又崇高。

我这里要问一句,“五月花”号上的船员当时为什么要制定这份公约?答案可能一点儿都不神圣,因为这份公约很实用,在什么方面实用呢?那就是解决当时最紧迫的矛盾。这种矛盾既有在漫长旅途中积累下来的鸡毛蒜皮的矛盾,也有对自身前途选择的矛盾。

你要知道,留在冰天雪地的马萨诸塞开荒,而不是去温暖的弗吉尼亚种植烟草,这件事本身就暗藏了一丝诡异。这些人当时手里拿着的可是大英帝国颁发的弗吉尼亚地契,伴随它的,本应该是一份舒舒服服摆弄烟草的职业,有舒适的屋子,可口的饭菜,还可以赚一些噹噹作响的金币。那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从头开始受苦呢?而且,这事儿还不合法,因为大家的暂住证上面写的是弗吉尼亚。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问一下,他们之中,谁最想留在当地垦荒?很明显,就是清教徒分离派成员。这些人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以他们为核心,以他们的道德标准为社会准则的理想国。

那这片如同处女地一样的荒野就是最理想的地方,如果去了弗吉尼亚,万一那里比较严格地信奉英国国教,他们反而又变成异类了,到时候怎么办?

可是,如果采取民主的办法,愿意走的就走,愿意留的就留,那也比较麻烦,因为他们一共才102人,其中老人、妇女、小孩占了一半还多,这么点儿人,分开行动,那大家的存活几率绝对是直线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坚持留在当地的清教徒们是一个极度抱团的战斗群体,他们在两个威廉的带领之下,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然后,出于长治久安的考虑,也就是怕其他想去弗吉尼亚的人将来反悔,在半强迫半自愿的情况下,签署了这么一个《五月花号公约》。

你这时候再看这个条约,最后的内容才是重点:一切法律、法规、条令和宪章,我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大家全都被套上紧箍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

可见,《五月花号公约》的签署,原本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那么后来为什么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理想主义,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呢?极有可能,100多年后,当这片大陆上的新教徒和清教徒越来越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有人忽然发现,原来很久之前,就曾经有过意志坚定的同门师兄,他们不是为了利润和金钱来到北美洲的,而是为了创建一个理想的家园,他们还写下了“自愿”和“法律”这样的神圣字眼,而这些正是美国独立时迫切需要的。

就这样,《五月花号公约》这个最初为了解决内部矛盾而订立的约定,在后来的历史里,就逐渐被神化起来,最终成为美国精神的一个象征。

当然,无论如何,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的殖民地成员,当时肯定都是满怀热情的,毕竟,脚下的这块土地,从此之后就是自己说了算。

新普利茅斯的生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冬天下来,和最初的詹姆斯镇殖民地一样,新的殖民地人口锐减了一半多,只剩下54个人,原因是饥饿和寒冷,北美洲的冬天和中国的大东北差不多,如果你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搭建房屋和寻找食物,那肯定是相当难受。如果他们撑不下来,历史是不会记住他们的。这一次出来救场的,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印第安人,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当时附近的印第安人部落叫万帕诺亚格,首领的名字是马萨索,他们在春天开始的时候,走出营地一看,新邻居怎么就死了一半呢?出于怜悯之心,印第安人开始教这些英国人种植各种北美洲作物,教他们捕鱼,用当地的材料搭建房子,让他们顺利安家,然后双方开始结盟,约定守望相助。

实话实说,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盟约,印第安人需要这些外来者的武器援助,以便对付其他部落;而新来者需要和平的环境和生存的技能。

到了1621年的秋天,也就是“五月花”号船员登上新大陆的一年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一场丰收。

这之后,“五月花”号的船员在新普利茅斯过上了稳定生活。但十几年后,1637年,英国殖民者和当地的另一个印第安人部落——佩科特人发生了严重冲突,直接导致几百名印第安人丢掉了性命,这是后话。

1630年,约翰·温斯罗普在一次著名的基督教布道仪式上,引用了《圣经》中《马太福音》的一句话“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将成为一座山上的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这段演讲,后来被很多美国政客引用,而美国人从此经常夸自己的国家是“山巅之城”,注定要成为全世界的榜样。今天的马萨诸塞州有一个温斯罗普镇,著名的哈佛大学里面也有一座温斯罗普大楼,都是以这位17世纪的马萨诸塞总督的名字命名的。

总之,当时“五月花”号上的一些清教徒们终于活了下来,虽然日子依旧清贫,但却充满了希望。 b/xD6SCv18RnzwedmiKVjkX/EUKg+/01a1lNSoDbSrTw5u2XSAdgYDo3hIPizm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