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秦王嬴政已经统一六国,但是,长期割据所形成的各地差异依然存在。秦王嬴政以巩固统一为核心,以秦国现有制度为蓝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创立空前庞大的、统一的封建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正式宣布统一六国,并且在舆论与思想上确立了秦王朝的正统地位。
古代,人们认为一个朝代的建立有没有存在的理由,是关系到这个朝代能否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每一朝代的统治者总是千方百计寻找种种理由,为自己的存在寻找合理的依据。商汤灭夏,称桀不务德,商汤就是上天派下来接替夏王朝的。商人还宣称,他们的祖先是娥氏之女简狄,吞玄鸟之卵而降生的。《诗经》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人宣称:帝喾妃姜氏,因踩了巨人脚印生下一个男孩,名弃,弃即为周人的祖先,周朝取代商朝亦是上天的旨意。那么,秦王朝的建立是不是上天决定的?它是否有存在的理由?秦王嬴政深知这一舆论的重要性。
战国末年,阴阳五行学家邹衍创立了五德始终说,即运用金、木、水、火、土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更替。他认为:每一个朝代各占一德,五德相生相克,反复循环。尧舜时代是土德,夏朝为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为火德。由此类推,若秦朝是一个正统的朝代,它的存在也必然是上天的安排,那就必须具有水德。
传说,秦文公在打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此为上天把水德转托给秦人的证据。秦灭周,就是水克火,这是上天的安排,因此,秦王嬴政建立的秦王朝完全是合乎天意的。
根据五行学说,水为黑色,主北方,北为阴寒,所以,秦王嬴政以水德立国也必须处处体现这些特性。例如旌旗、礼服用黑色,处理政事讲究严刑、峻法、刚毅。为了进一步神化其政权,秦始皇特地在泰山脚下举行封禅典礼,以此来证明他的帝位是天神授予的。秦王朝的正统地位,就是在这样的舆论宣传中,逐渐被确立起来的。
就在秦朝统一之初,嬴政就召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在上朝时开始了议帝号之事。嬴政在灭六国之前,被称为秦王。王起初是周天子的称号,后来,各国诸侯争夺天下,都相继称王。现在嬴政灭掉六国,远远不只是一国之王,他统治的区域远远大于秦国,那么,这位居于七国之尊的嬴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尊号?应该具有多大的权力?
众所周知,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泰皇为最高、最尊、最贵,所以大臣们建议嬴政称泰皇。但是也有人认为:古有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而嬴政的功绩为五帝所不及。嬴政本人也认为他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最后,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为皇帝。嬴政是第一个皇帝,所以称始皇帝。并规定其后世,按子孙世系排列,为二世、三世……传之无穷。并且规定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其他人都不能使用。整个帝国都是属于皇帝的,其地位和权力至高无上,朝廷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玉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凭证,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称为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玉玺与朕、制、诏一样,都是皇帝的专有之物,任何百姓都禁止使用。
皇帝名号和权位确定以后,皇帝的亲属尊号也相继确定,父亲曰太上皇,秦始皇确定帝号的当年就追庄襄王为太上皇,母亲曰皇太后,正妻曰皇后。秦始皇还下令博士官参照六国礼仪,从而制定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廷礼仪。皇帝在万人之上,群臣听传令官之令趋步入殿见皇帝;群臣上书奏事,一律要求采用臣某昧死言的格式。
君权神授,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都必须由皇帝任免,要严格按照皇帝的命令办事。军权也集中到皇帝一人之手,没有皇帝的符节,任何人不得调动军队。为了保证皇权行使的畅达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力实施,文武百官昼夜不停地起草制度文件,最终制定出了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制度,由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
为了让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得到充分发挥,秦始皇不分昼夜地操劳,白天断狱,夜批公文。即使这样拼命,但是他还不满足,他还给自己规定了更高的目标,不批完一纸公文,绝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