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认为:为人处世必须以须要以圆世为圭臬。圆世哲学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一个真正懂得圆世哲学之人。胡雪岩的圆世态度,既在通,又在活,还在融,归结在一起,无非是要达到圆满无憾。通是权和变,活是趋向、目标,触是状态,满是结局。人生如此,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
时势造英雄、英雄识时势。面对缤纷相呈的世界,怎样才能摆脱眼前的困惑,从容不迫地安身立业,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使自己的人生跨入一个更高的高度呢?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但是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圆就是圆通,圆活,圆融,圆满,围绕着这一个圆字,做足了通、活、融、满,一个喜气洋洋的大善人型富豪大贾的形象便跃然而出了。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无论是在商场、官场,还是交友,情爱,都需要掌握圆世哲学,才能无往而不利。
真正的圆世哲学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圆世哲学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圆世哲学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一个真正懂得圆世哲学之人!
胡雪岩本来就不是饱读诗书出身的。因而像孟郊那样万俗皆走圆,一生犹学方的心态志向,胡雪岩是绝对不会有,不能有,也不敢有。作为一个学徒的他,假如还有这种闲适高逸的志向,十有八九是要先大吃几年苦头了。
他唯一能行得通的,便是那万俗皆走的一个圆字。大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体察了人心的喜怒哀乐,顺随了人们的爱憎欲恶,做到了这两点,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
都道是方正之士为人称羡,其实世俗人早有了计较。方正之士的品德风范令人肃然起敬,只是他们犹如那庙里的神仙圣人,令世俗中人万分恭敬,但在敬的行为之后,便是远之。
比如那嵇鹤龄,本是一个能言善道,足智多谋的人才,却落得了恃才傲物,方正不屈不肯哭穷,不谈钱,说起来也的确是一个既有本事又有骨气的人。
好在他遇到了胡雪岩。经不住胡雪岩的上门吊丧,收还典当,安排妻室这一连串抚慰,他心有所感,知恩图报,帮助王有龄出面解了地方农民聚众闹事之围。事后论功行赏,却遇到了麻烦。
地方上一件大案子,或则兵剿,或则河工,或则如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等大事铺张的案子,办妥出奏,照例可以为出力人员请奖,称为保案,保有明保、密保之分,自然是密保值钱。黄抚台给了嵇鹤龄一个明保,胡雪岩一个密保。
胡雪岩闻听此事后,心里也觉得不够公平。他感觉其中一定有鬼,于是经过一番调查,终于弄清了其中原委。原来,黄抚台手下有个文案员,向嵇鹤龄索取两千银子,嵇鹤龄不从,并言说自己没钱,就是有也不去塞这个狗洞。
这种耿介之人,在官场上的确不多了。按照嵇鹤龄的说法,官场中的世态炎凉,他也看厌了,反正世界上绝没有饿死人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在你浙江混不下去了,我回湖北办我的团练去。
事情到了胡雪岩手里,却有了另一番观感。水往低处流,人却是往高处走的。人的性格本来和自然万物的性格有所不同。总不能水取下泄之势,人也不求向上和前进。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不通的总是想办法让它通畅才是。生了疮要医,化了脓得挤。胡雪岩决定帮嵇鹤龄摆平此事。
胡雪岩用的是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