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挟天子以令诸侯

实际上,这是一出历史上早已有人演绎过的戏剧,比如秦朝的赵高和三国时期的曹操。我们可以先借鉴赵高的做法,也来一个密不发丧的策略。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在武帝时期,许多老臣和重臣都被天元皇帝杀的杀、贬的贬,整个朝廷一片零落。静帝宇文衍当时年仅八岁,根本不足为虑。其他宗室亲王都被派往各自的封国,对于京城的变故无能为力。尽管天元皇帝的御弟汉王宇文赞近在咫尺,但他却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简直就是个现成的傀儡。

在一番深思熟虑和周密布置之后,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杨坚首先以将送千金公主前往突厥和亲为由,矫诏征召宗室五王,也就是武帝宇文邕的五个兄弟回京。估计他们已经上路之后,这才在大象二年五月丁未为天元皇帝发丧,扶静帝宇文衍入居天台,大会百官,大赦天下。同时,尊杨后为皇太后,朱后为帝太后,其余陈后、元后、尉迟后一并削发为尼。此外,还宣布以汉王宇文赞为右大丞相,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百官。

在那个时代,遵循着以右为尊的古老规矩,汉王虽然在杨坚面前显得尊崇有加,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权。所谓的“黄钺”,即黄金打造的大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专门用于处决那些有节操的将领,这并非一般臣子所能拥有的器物。而“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头衔,更是自汉末以来,历代权臣所专用的称号,这正是曹操曹孟德曾经的权势象征。因此,那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杨坚的把戏,现场立刻掀起了一片议论之声。

对于即将到来的变局,杨坚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提前安排好了所有的计划。在会议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直接前往了正阳宫——这个曾经是东宫的地方,而现在则是丞相府的所在地。杨坚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向文武百官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未来的方向。

在杨坚前往正阳宫的过程中,一些官员毫不犹豫地跟随着他的步伐,表现出对他的支持和信任。然而,也有一些人显得犹豫不决,似乎在权衡利弊,不确定该何去何从。更有甚者,有些人干脆选择了离开,不愿意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按照杨坚事先下达的密令,一直在外等候的司武上士卢贲站了出来。他大声疾呼,向那些还在犹豫的官员发出了一个明确的号召:“那些渴望追求富贵荣华的人,现在是时候跟随我来了!”卢贲的声音响彻整个宫殿,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为杨坚的行动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助力,同时也向那些犹豫不决的官员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眼前,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虎视眈眈、全副武装的士兵,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公卿大臣们也只能跟随卢贲的脚步,前往东宫向杨坚表示忠诚。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接下来便是对相关人员进行论功行赏,加官晋爵的时刻。

郑译被任命为丞相府长史,而刘昉则被任命为丞相府司马,他们将协助处理军政事务,共同辅佐杨坚,确保朝廷的稳定与繁荣。

这两项任命的意图非常明显,以至于当时就有人指出,杨坚之所以能够顺利上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郑译和刘昉的全力支持。他们甚至形象地调侃说:“刘昉在前面牵着杨坚,郑译在后面推着杨坚。”然而,对刘昉和郑译的新任命,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当初刘昉和郑译之所以选择杨坚,其实并不是真心想要将权力拱手相让,而是希望将杨坚推到前台,让他来承担所有的风险和责任,而他们自己则在幕后操控实权。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将杨坚推举为名重权轻的冢宰,而郑译则掌握军权,担任大司马,刘昉则担任小冢宰,成为杨坚的副手。这种人事安排,实际上是在模仿武帝时期的策略,试图架空杨坚。杨坚当然清楚这种安排的弊端所在,如果没有军权,他的地位迟早会受到威胁。然而,由于刚刚接受了他们的大恩,他也不好立即撕破脸皮。幸运的是,杨坚身边有一位在中枢机构任职多年、忠心耿耿的李德林。李德林力主杨坚应该担任大丞相,并且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否则无法镇服众人的心。正是在李德林的建议下,杨坚在最终发布的任命中,成功地将郑译和刘昉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同时,李德林被任命为丞相府属,负责处理日常的军机要务。再加上精明强干、智勇双全的老朋友高颎担任丞相府司录,这样一来,丞相府在文武、内外各方面都有了坚实的支持,显得固若金汤。

杨坚的深谋远虑和成熟稳重不仅体现在他那近乎神奇的速度上,更在于他巧妙地将自己的亲信和党羽安插进各个关键的部门,尤其是军事和枢密部门。这些人中包括了他的堂弟杨弘、姐夫窦荣定、妹夫李礼成、家将李圆通以及老部下卢贲。此外,他甚至巧妙地利用了岳丈独孤信当年的旧部和那些已经失去国家但仍有影响力的前朝北魏的宗室皇亲。通过这种精心的布局,京城重地几乎完全成为杨家的禁脔,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再接下来就该消除异己了。

这一回杨坚用的是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的办法。

首先要革除天元皇帝的苛酷之政,广施恩惠,以收揽人心。除了删略旧律,使法令清简可用外,杨坚还下令立即停止洛阳宫的营造,一反天元皇帝的奢侈淫逸之风;同时还恢复了武帝时被禁毁的佛、道二教,准许以前被迫还俗的出家人重新出家。桩桩件件,都引起赞声一片。

还记得那个被尊为右大丞相的汉王宇文赞吗?人家杨坚本来只是拿他当个摆设和由头,可不识趣的傻小子当了真,有事没事也大模大样来到禁中,和杨坚同帐而坐,指手画脚又碍手碍脚。同样也是纨绔子弟的刘昉自有对付自己同类的绝招,他找来几个浓妆艳抹的美女,一番招摇,便把汉王勾得魂不守舍,刘昉乘机阿谀道:“大王先帝之弟,时望所归。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群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之后,入为天子,此万全之计也!”

傻小子高兴非常,左拥右抱,带着一班美女回去逍遥自在,一门心思等着让人迎请入宫当天子了。

内里安顿好了,时间也到了六月,就藩在外的宗室五王先后回来了。这时杨坚早已上台,看着他们就像看着自动走进虎口的羊群一样,发愁的不是吃不吃,而是怎么吃!

在备受天元皇帝摧残的北周宗室里,这几位王爷辈分高,能力也有,可算是硕果仅存的鹤立鸡群的人物了。五王进京之后,杨坚并没有动他们,而是先瞄准了掌控京师治安、时任雍州牧的明帝长子毕王,加以谋害执政罪,杀其全家,给五位王爷来了个下马威。就在五位王爷惴惴不安不知该如何自保的时候,杨坚让静帝下诏,令五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以示尊崇。先惊后喜,几位王爷还没玩过味来,赵王招和越王盛又被杨坚以刺杀执政未遂罪诛杀,五位王爷至此只剩下三位。

三位王爷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不是杨坚良心发现不忍下手,而是相州、郧州、益州三大州的总管一齐打着匡复皇室的旗帜领兵反杨,杨坚要忙着救火,暂时顾不上他们了。

不过构难的三方尽管气势汹汹,但却同床异梦各有打算,很快就被杨坚各个击破。其中势力最大的相州总管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不过六十八天而已。而整个平定叛乱的过程,也不到五个月。随着外间叛乱的渐次平定,杨坚更无顾忌,先后在十月和十二月,分两次以同样的罪名诛杀了陈王、代王和滕王三家。至此,入京的五位藩王及毕王皆为杨坚所杀,这就是北周末期的所谓“六王事件”。

其后杨坚又大开杀戒,将宇文宗室斩尽杀绝,总数不下五六十人。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接下来的问题只有一个:杨坚何时在攫取最高权力之路上迈出最后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q8FhobTb8ei1HLWamRgrC4/6anQeDDKH8dpw2f08Kun7Zd/y7IUo5wtYBjZVbYo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