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昏君暴死

按说呢,既然是自己讨来的任命,那就该急速收拾行装,尽快离开京都虎狼之穴。但出人意料的是,杨坚却突然又改变了主意,谎称足疾,闭门养病深藏不出。

事情也实在是蹊跷得很,就在五天之后,不理朝政、几乎整日都在吃喝玩乐的天元皇帝突然心血来潮,说走就走,备法驾连夜巡幸天兴宫。由于天元皇帝平时就昏聩得可以,常有类似荒诞不经的举动,所以这次夜出避暑,也并没有人拿它当回事儿。但仅仅隔了一天,只有二十二岁的天元皇帝就突发急症且病势沉重,被左右迅速护送回宫。

史书记载那一天是大象二年(580)五月乙未。

杨坚可以长长地喘出一口闷气了吧——那口气都快把他憋死了。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杨坚与其心腹、大将军汝南公宇文庆的谈话,杨坚是这样说的——

“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又诸藩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翮既剪,何能及远哉!”

若不是洞悉朝中局势,若不是久怀异志,这哪里是为人臣者所能言、所敢言的?!

他早就料定当今皇上活不长活不久,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行政乖僻,昏纵日甚。”

“居丧才逾年,即恣声乐,鱼龙百戏,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多娶美女以实后宫,增置位号,不可详录;游宴沉湎,或旬日不出,群臣请事者,皆因宦者奏之。”

通过史书中的这些记载,不难看出自视为天、自称为天元皇帝的那家伙究竟是一副怎样的嘴脸!由于天元皇帝的暴虐无道,巴不得他赶快咽气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曾经有一个叫杨文佑的侍卫在天元皇帝的酒席前当面且舞且唱:“朝亦醉,暮亦醉,日日恒常醉,政事日无次。”

若不是抱着慷慨赴死的决心,若不是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谁会忤逆龙鳞以至于此?更何况还是皇帝的贴身亲随侍卫!重杖之下,杨文佑当场被活活打死。

自作孽,不可活,上天终于要来收人了。尽管宫中御医想尽办法,但天元皇帝还是未见起色,几日之后,待他想起该对身边亲信交代后事时,却已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其实,就算他还能说出话,又有谁愿意听呢?树倒猢狲散,他的那些亲信眼见大厦将倾,此时正忙着另择新主,以便投靠效忠,他们既要保身家性命,也要保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

一出改朝换代时常见的宫廷好戏就这样紧锣密鼓拉开帷幕——

参加这场阴谋的有前面已经说过的内史上大夫郑译,以及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谟及御正下士皇甫绩等人,发起人则是小御正刘昉。御正也好,御饰、内史也好,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近侍,其职责是掌管机要、参与决策、沟通内外、承上启下。一句话,都属最接近皇帝的要害机构的要害人物。依靠他们,皇帝既可以加强对朝臣的监视控制,又可确保大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中。而这些人的职权在天元时期也不断得到充实和提升。自视甚高的天元皇帝到死都没想到,关键时刻出卖了他的,正是他平时最倚重的亲信们,这大概也算作报应吧。由于杨坚早有不臣之心,与郑译等人串通一气也非止一日,再加上杨坚是国丈,在位列朝臣之首的四辅官中领衔靠前,在朝中的威望如日中天,郑译等人扳着指头算来算去,也只有杨坚最适合作他们的新主子。

杨坚就这样被召进宫中。

迷雾重重,玄关处处,关于天元皇帝从发病到去世前后的经过,《周书》《隋书》乃至《资治通鉴》等书的记载莫衷一是,好在最终的结果和事实并无不同,那就让我们只说结果和事实。

结果是进宫后的杨坚以奉先皇遗诏的名义,坐镇宫中辅政,并都督内外诸军事。

据说,由于事出突然,心怀忐忑的杨坚进宫后还可怜巴巴地问迎面碰上的术士来和:“我无灾障不?”

自宫中而出的来和大约了解了什么情况,立刻喜滋滋地拱手相贺:“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

来到宫里,郑译和刘昉等人就将他们的计划和盘托出。杨坚当然还要谦让一番,但由于时间实在是太过紧迫,没工夫装模作样,刘昉出语惊人:“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

柳裘也在一旁劝道:“时不可再,机不可失,今事已然,宜早定大计。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更迁延,恐贻后悔。”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除了点头答应,杨坚还有什么好说?

接下来就该向天下发布大行皇帝的遗诏了。

刘昉拿着拟好的所谓遗诏找到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会签,深知有诈的颜之仪拒不签署不说,还义正词严厉声呵斥:

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话说得实在是不能再清楚了。尽管杨坚等人打着辅佐幼主的招牌,但对方一眼就看出他们的真实目的,认定只有宗室亲王入主朝政才是正理,并且摆出一副以死抗争的架势。颜之仪同时还飞召大将军宇文仲入内辅政,胜负一时难料。

死的是自己的皇帝老公,牵扯的又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位居正宫的皇后杨丽华不可能无动于衷。尽管史书对此语焉不详,但日后回忆当初,杨坚自己不无侥幸地感叹道:“公主有大功于我。”

杨坚所说“大功”云云,在《隋书》中就成了这样一句:“宣帝崩,杨后令其父隋公为大丞相,总军国事。”

皇后一语定乾坤,结果是兴冲冲赶进宫来的宇文仲于御座前被捕,宫内局势得以控制。

大喜过望的国丈明白,接下来就该控制朝廷与京师,进而掌控全国了。

杨坚在得到女儿杨丽华的默许后,迅速行动起来,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他首先派遣亲信控制了京城的各个要塞,同时派遣心腹将领前往各地,以确保地方势力不会趁机作乱。杨坚深知,要想稳固自己的权力,必须得到军队的支持。

与此同时,杨坚着手清除朝中的反对势力。他以各种借口,将那些忠于前朝的官员逐出朝廷,甚至有的被直接处死。朝中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杨坚的手段虽然残酷,但效果显著,很快便没有人敢于公开反对他的统治。

在稳固了朝廷内部之后,杨坚着手改革。他深知前朝的腐败和无能是导致国家衰弱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大力推行廉政,严惩贪污腐败,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同时,他还注重农业发展,减轻百姓的税赋,使得民生逐渐恢复。

然而,杨坚的崛起并非没有代价。在权力的斗争中,他的家族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儿子杨广,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开始在背后谋划,试图取代父亲的地位。杨坚虽然察觉到了儿子的野心,但他并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杨广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坚的统治逐渐稳固,他开始考虑如何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后代。他深知,只有通过合法的手段,才能确保杨家的统治长久。于是,他开始策划让自己的儿子杨广成为太子,以便将来顺利接替自己的位置。

然而,杨坚的计划并没有完全成功。在他晚年,杨广的野心愈发膨胀,最终导致了一场血腥的政变。杨坚在权力的巅峰上黯然退场,而杨广则登上了皇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尽管如此,杨坚在位期间的改革和建设,为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他的功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KsDVVvRtjU9ie+iDBNDVCLZEAPtf2Au9hC+86OVUcJTEN9GB84hN1tdpvJ0zpm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