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孔子之早年期

一、孔子之幼年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这样的家庭中必然会有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的俎豆礼器。他的母亲也来自一个士族家庭,在孔子的乡党亲戚中,士族家庭的数量相当多。作为一个士族成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种礼仪。孔子在童年时期,耳濡目染,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礼仪为游戏,已经表现出了一个士族家庭中优秀儿童的特质。

二、孔子十五志学

孔子自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关于孔子在幼年时期的教育情况,我们并没有太多详尽的资料可以参考。然而,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在士族家庭中,礼乐、射箭、驾车、书写和算术这六艺是被广泛传授和学习的,这些技艺被视为进入社会、谋生的重要手段,也被统称为儒业。《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术士之称。”这里的术士,实际上就是指擅长各种技艺的人。因此,儒在当时社会中是一个特定的行业,一种身份的象征,它在孔子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例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他的祖先孔防叔,虽然他们并不属于贵族阶层,但也不等同于普通平民,他们同样属于士这一阶层,所从事的职业也就是儒业。

然而,自从孔子出现之后,儒业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子夏说过:“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这表明在孔子之前,儒业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们不仅仅是为了职业而学习儒业,而是要追求更高的道义和道德修养,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儒,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掌握技艺的职业儒。孔子对子夏的告诫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理念。

孔子又曰:

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得也。

从古代的历史背景来看,那个时代的所谓学问,主要是为了追求进入贵族阶层,获得一个职位,以此来维持生计,获取一份稳定的粮食收入。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儒”。孔子所倡导的学问,不仅仅是学习六艺,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讨这些技艺背后的意义、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它们的是非得失。通过这样的深入研究,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学问中蕴含的道义。孔子所推崇的“君子儒”,是指那些在自己的职业领域中坚守道义,以阐明和践行道义为首要任务的人。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道义相违背,他们宁愿放弃职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这就是孔子所传授的儒学精神。从那以后,儒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而不再仅仅是一种职业。孔子曾说自己十五岁立志于学问,这不仅仅是指自己愿意勤奋学习儒家的各种技艺,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学术方向和追求。孔子在父母去世后的第五天,他尝试弹奏琴,却发现自己无法弹出和谐的旋律。然而,到了第十天,他却能够演奏出悠扬的笙歌。在古代中国的传统中,父母去世后,满一年称为小祥,满两年则称为大祥,这两个时刻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这里的描述应当是指孔子母亲去世后的两年大祥之祭。尽管当时的孔子还处于少年时期,但他已经表现出对礼乐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这种对礼乐的坚持,正是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之后的精神风貌。

三、孔子初仕

士族习儒业为出仕,此乃一家生活所赖。孔子早孤家贫,更不得不急谋出仕。

《孟子》:

孔子尝为委吏矣,日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日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委吏这一职位主要负责管理和监督仓库中的物资储备和分配,确保各类物资的储存和使用得当。而乘田则是负责监管和管理牛羊等牲畜的放牧和繁殖,以保证牲畜数量的增加和健康。在古代,贵族家庭常常会聘请有学识和品德的儒士来担任这些职务,以期通过他们的智慧和管理能力,使得家族的物资和牲畜得到更好地管理和利用。

孔子自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担任委吏这一职务,必须精通计量升斗的工作,负责账目的出入和管理。而作为乘田,每日早晚都要进行饲养牲畜的工作,确保它们的放牧和归栏。这些工作通常被认为是低微而琐碎的事务。孔子在年轻时,由于地位并不显赫,因此他不得不学习和从事这些卑微的工作。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社会底层的劳动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家语》: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开官氏,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赐孔子。荣君之脱,故名日鲤而字伯鱼。开官氏亦在鲁,见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云宋开官氏,则亦如孔氏,其家乃自宋徙鲁。古者国君诸侯赐及其下,事有多端。或逢鲁君以捕鱼为娱,孔子以一士参与其役,例可得赐。而适逢孔鲤之生。不必谓孔子在二十岁前已出仕,故能获国君之赐。以情事推之,孔子始仕尚在后。

《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昭子问少眸氏官名云云,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在孔子二十七岁那年,他肯定已经开始了仕途生涯,因此才有机会见到其他国家的君主。由此可以推断,孔子开始担任官职的时间应该是在这之前。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那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关于这件事情发生在哪一年,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当事人在那个时候已经步入仕途,因此才有机会参与太庙的助祭活动。在那个时候,他被人们称为“聚人之子”,这表明他当时还很年轻,很可能还不到三十岁。然而,即便如此,孔子在那个时候已经因为精通礼仪而闻名遐迩。因此,有人对他提出了质疑,认为他的行为并不符合礼仪。孔子听到这些质疑后,用反问的语气说道:“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礼仪吗?”这反映出当时鲁国太庙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礼仪的仪式。

如三家之以雍彻,孔子曰:“雍之歌,何取于三家之堂?”

此乃明斥其非礼。但在孔子初入太庙时,年尚少,位尚卑,明知太庙中种种非礼,不便明斥,遂只装像不知一股,问此陈何器?此歌何诗?其意欲人因此反省,知此器不宜在此陈列,此诗不宜在此歌颂。特其所若缓;而其意则峻。若仅是知得许多器物歌诗,习得许多礼乐仪式,徒以供当时贵族奢僭失礼之役使,此乃孔子所谓仅志于谷之小人儒。必当明得礼意,求能矫正当时贵族之种种奢僭非礼者,乃始得为君子儒。孔子十五志学,至其始出仕,已能有此情意,达此境界,此远与当时一般人所想象之所谓知礼不同,则宜乎招来或人之讥矣。

孔子又自曰: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了解孔子的学问,并非仅仅是为了追随时代的潮流,而是真正地为了追求学问而学习。如果只是为了追随时代的潮流,为了职业而学习,那么这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志于学问。孔子的志于学问,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学问,能够贯通古今的学问。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对此有所领悟,并立志去追求,这可以说是卓尔不群,与众不同。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已经达到了一种独立自主,坚定不移的境界。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问已经有所成就,而不是随波逐流,随大流。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在孔子进入太庙的记载中窥见其大致的轮廓。 zjr6DVQzppMfX4VaK5mKWXiKHKEDEThVToM5pK+iFI+utYhRGoQ8uSD4yeAXbn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