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生说,人的脑髓是一种灰色的物质。
灰色是不动声色,包罗万象。黑和白掺和在一起是灰,红黄蓝掺和在一起还是灰。颜色越杂,灰得越沉。物质,当然还有思想,充分燃烧之后是灰的。天破晓,地之初是灰的。天苍苍,野茫茫,苍和茫都闪烁着灰的光质。在希望和失望的交叉地带上,是一览无余的灰色。一个人,灰什么都行,心万万不能灰的,心要透亮,不能杂芜。
中国人做事情,强调用脑子,不仅讲能力,讲水平,还讲究上境界。上了境界叫超一流。一本好书,一幅好画,一支好曲子带给我们的益处自不待言。超一流的木匠、裁缝、厨子可以极大地优化我们的生存质量。再往实惠里说,经济上忽冷忽热是缺乏上境界的经济学家,国家边疆滋事纷纷是缺乏上境界的军事家,民怨载道是缺乏上境界的政治家。做事情上境界,不仅是把事做好了,还要捕捉到做事的规律。
中国人真正相信的东西其实不多,但对黄帝,是骨子里自发的迷信,着迷一般的坚信。无论海内的,还是海外的,只要是华人都自傲为他的子孙,附庸其后。黄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不被争议的国家领导人,既领袖当年,也滋润着几千年的民心民愿。
传说中黄帝在位五十八年。那时候还没有史书,他老人家正在致力于发明文字,启动国家扫盲工程不是使民识字,而是一个一个制造汉字。没有史书,不能叫史载,只好传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黄帝的丰功伟绩,都是传说。黄帝履任的前十五年,和后朝的多数皇帝差不多,不断地树立个人威信,喜欢被紧密围绕,也吃喝玩乐什么的,“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第二个十五年黄帝真的干活了,“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国三十年的时候,当时的大中华呈现了一片表面繁荣的局面。到了这个节骨眼上,黄帝显示出了超凡脱俗的一面,开始了由治国到治世的思考,思考了三个月。“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斋心服形”这个词要注意,吃斋,不是一股劲的吃素食,而是养斋心。牛马大象一辈子都吃素的,仍然牛马大象而已。
黄帝的了不起在于构建了完全中国化的政治理想。他的政治理想不是一个观念,或几个代表,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蓝图。这个蓝图是他梦中到过的“华胥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黄帝是最早提出民权民生民本的政治家。黄帝思考成熟了之后,召集“天老、力牧、太山稽”等几位重要阁僚,告知他们,以后就照着这张图纸去干吧。“又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
黄帝告诫大臣还有一句核心的话:“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肤知之矣!朕得之矣!”情是人欲,人之常情是要认真对待的,但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这句话真现代,经济泡沫是什么?就是人欲的泡沫。通货膨胀这个词的文学表达叫物欲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