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所要完成的控制任务。内部控制目标是认识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出发点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落脚点,是决定内部控制运行方式和方向的关键。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人们在设计与执行内部控制时的主观需求。

综观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可以看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动态的,是随着人们对内部控制内涵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与完善的。从最初的查错防弊、防止财务造假到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的三目标(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再到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的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再到2008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提出的五目标(见图2-1)。

图2-1 内部控制的目标

微课堂

内部控制五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合规目标

诚信守法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合规是企业经营的底线和红线。企业逾越法律、投机取巧可能会获得短期发展,但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规。这里的合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要严格遵守外部的法律、规则、标准、政策等强制性的合规义务;二是企业要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商业惯例、商业伦理、职业道德、合同义务等自愿性合规承诺,以及企业内部制度。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诚信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合规目标强调企业必须遵守社会基本规范,该目标与企业生存密切相关,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违法违规的风险和带来的损失,是内部控制应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其他内部控制目标的保证。

企业应当将公司法、会计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嵌入内部控制活动和业务流程,以便在最基础的业务活动中将违法违规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安全目标

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企业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如果资源不可靠、损坏或丢失,企业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资产(包括各种有形与无形的资源)的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经营者的基本职责。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资产安全目标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资产使用价值的完整性。既要合理保证企业的有形资源(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等)的安全,防止有形资源被挪用、转移、侵占、盗窃,也要合理保证企业的无形资源(无形资产和信息)的安全,防止泄密和控制权的旁落。二是资产价值的完整性。既要防止资产被低价出售,损害企业利益,也要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为了实现资产安全目标,企业应建立资产的记录、保管和盘点制度,确保资产记录、保管与盘点岗位的相互分离,并明确职责和权限范围。提高资产使用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资产因不当经营决策遭受损失,提高资产使用管理水平。

为了有效保护企业资源的安全性,内部控制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建立资产的记录、保管和盘点制度。

第二,对任何资产的取得与流动都必须进行适当的记录。

第三,资产记录、保管与盘点岗位应该相互分离,并明确职责和权限范围。

第四,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制度、惩罚制度及激励制度等,防止资产因保管不当或经营决策失误遭受损失。

第五,对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并确保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有数量一致。

三、报告目标

报告包括财务信息报告和非财务信息报告(如社会责任报告、合规报告等)。可靠的财务信息报告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运营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合理保证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一方面需要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告,满足会计信息的一般质量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采取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日常信息核对等控制活动,防止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抑制虚假交易的发生。为了保证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内部控制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都能够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内及时地记录在适当的账户。

第二,保证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的要求。

第三,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

第四,保证所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都经过必要的复核手续,并确认有关记录正确无误。

四、经营目标

所有企业都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运作的。一个企业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强弱取决于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必须合理保证企业经济高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和关键,战略目标只有被分解和细化成具体的经营目标才能落实。经营目标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运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

(1)组织精简、权责划分明确,各部门之间、工作环节之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营绩效。

(2)优化和整合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避免出现控制点的交叉和冗余,防止出现内部控制的盲点,并通过对内部控制程序的严格执行和不断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效率。

(3)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体系,可以使财务信息及其他经营管理信息快速地在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次和业务执行层面之间有效地传递,从而提高管理层的经济决策和反应的效率。

(4)建立有效的内部考核机制,这样就能对经济效率的高低进行准确的考核,实行企业对部门、部门对员工的两级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落实到奖惩机制中去,对部门和员工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五、战略目标

在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中,五个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并非简单并列或各不相干。《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合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他四个目标都是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的。

内部控制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因而企业战略目标在内部控制目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只有当战略目标正确并能指引企业健康发展时,合规目标、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才有意义,才能起到维护和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反之,当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或者说一开始是正确的,后来却未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时,其余目标的意义会大打折扣。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基本性特征的发展谋略,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灵魂与纲领。在已经进入战略制胜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应该十分重视自身的战略管理,主动把握好整个企业的未来。企业战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制定,二是实施。战略的科学制定固然重要,但战略目标的实施也很重要。如果企业在实现合规目标、安全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会给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带来有决定意义的负面影响。 R/JHC12H5dm17Ik+osYFKtHBRYlSLp+rHMZKMYE+T51rQ5i8bqyL98pCgAWuB7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