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节气的分类与特征

一、中国节气的分类

中国的节气种类很多,划分也非常详细,最常见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基本概括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中国节气中的代表性节气。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东西南北的气候并不统一,便产生了多种类的中国节气。因此,在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七十二候 、二十四番花信风 、三伏、九九、入梅和出梅、三时、腊、社等。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别对应六个节气。它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根据这些名称,二十四节气一般可以分为四类: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是用来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是反映气温,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的节气;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七个是反映全年降水变化的节气;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变化的节气,其中小满、芒种还反映着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早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学会了使用测算工具来测定日影,计算时间。当时的测算工具叫作圭表 。通过在正午时测量在圭上的影子的长度,人们先确定了二至日。北半球影子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以后又有了春分和秋分共四个节气,到春秋时代发展到了八个节气,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之后又增加了其他节气,按照《管子·幼官》中的记载,节气已经有三十个之多,这是由于节气的划分方法和名称都没有统一。因此,二十四节气真正被确定下来且有完整记录的,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中的《天文训》篇。书中记录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都与现在基本相同。

七十二候是一种物候历,“候”就是气候的意思。七十二候对应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有三候,每一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候应,用来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七十二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候,如鸿雁来、桃始华等;一类是非生物候,如雷乃发声、土润溽暑等。七十二候也是一种农时季节历。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在日常狩猎、采集的过程中,就已经注意到周围的物象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物候农时。有关物候农时的记载早在春秋时的《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但并不系统,直到《逸周书·时训解》时,才出现了按五日为一候,每个节气三候,全年七十二候的一套完整、系统、规格化的物候历。

二十四番花信风也是一种物候历,只不过它的物候对应的全部都是各种花卉。现存有关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最早的明确解说见于宋代程大昌所著的《演繁露》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三候,每候都对应一种花为候应,一共二十四种花卉候应。

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的时候,即初伏(头伏、一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三伏以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预示着天气开始炎热,一般持续十天左右;到第四个庚日的时候天气达到炎热的极点,即中伏,一般要持续十天或二十天;末伏则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一般持续十天左右,之后就出伏了。三伏过去,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过去了。

九九分为冬九九和夏九九。一般认为九九节气始于春秋时代的《管子》,而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 中已经有了“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的明确记载。冬九九反映的是冬季严寒情况,农谚中就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即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寒尽。而夏至日后的八十一天则称为“夏九九”,反映的是夏季炎热情况。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每年的六七月份都要经历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此时恰逢江南的梅子成熟,下的雨便被称为“梅雨”,这一特殊的气候也被称为“梅雨天”。“梅”也称“霉”,因为在这段时间中,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日照极少,空气潮湿,人们家中的衣物、器具很容易发霉,故而“梅雨天”也被称为“霉雨天”。梅雨天开始时被称作“入梅”,梅雨天结束时被称作“出梅”。但不同地区入梅和出梅的时间并不是确定的,梅雨天的气候也有不同。

与入梅和出梅相似,我国古代还有时雨或三时的节气,在夏至日后的半个月:“夏至日起时,时分三节,共十五日,三日为头时,五日为中时,七日为末时。”这一节气的时间与入梅和出梅的时间有重合,并且都为高温多雨天气。

腊日是冬至日后的第三个戌日。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打猎祭祖等活动。腊日,在殷商时期称“清祀”,周代时称“大蜡”,秦代称“嘉平”,至汉代时才确定“腊日”这一名称。《说文解字》中“腊”的意思是“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也”。明代《月令广义》中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以祭先祖。”因此,腊日是祭祀众神和先祖、庆祝丰收的特定节令。

社有春社和秋社之分,是古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节令。春社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正值农事开始之际,人们在春社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以祈求一年的农事顺利。秋社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八月中戊社前种(麦)者为上时。”人们会在秋社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以感恩农业获得大丰收。

二、中国节气的特征

中国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先民们对诡谲的大自然和社会人文不懈探索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征。此处将以二十四节气为例进行讨论。

(一)二十四节气是以天文学为基础的

如果按照学科进行分类,节气当属于天文学范畴。当然,节气的诞生也是以古人对日、月、星辰的研究为基础的。

首先,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古人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黄道)轨迹均分为 24 等份,从黄经 0 度开始,太阳每走 15 度就对应一个节气,太阳走完 360 度,正好对应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以此周而复始。因此,二十四节气在现代公历上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每年的同一交节时间点相差不过 1~2 天。

●宋朱锐春社醉归图(局部)
画中为人们春社祭祀之后,宴饮归来的醉态

其次,二十四节气与月亮的运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二十四节气属于太阳历,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却是紧紧依附于农历(阴阳合历)的。中国古代按照月亮的月相周期变化制定的历法就是阴历,而朔望月就是确定阴历月份的基础。在历法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阴历与二十四节气结合,发展形成了农历。其中,置闰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而设立的,古人通过置闰的方式,将二十四节气与十二个月联系起来,并合于太阳回归年,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

此外,古人观测的天体对象还有各种星辰,如北斗七星、四仲中星和二十八星宿 [1]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方位来判断方向,进而判断时间(节令)。《尚书·尧典》中就记载了帝尧命令羲、和四子分赴东南西北四方以观测春夏秋冬的星象。《夏小正》中也有不同月份斗柄位置变化的记载:“正月,斗柄悬在下。”《鹖冠子》中也有依据斗柄指向来判断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而《淮南子·天文训》中更有十二个月与斗柄、二十八星宿、五方 、二十四节气间的相互关系的详细记载:“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

(二)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日地关系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尚未发达,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只能依靠大自然。大自然的节奏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节奏。人们依循太阳的运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指南,其整个形成的过程客观地反映了日地关系。

日地关系是地球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以及各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太阳规律性直射北半球的运动使得北半球接收太阳辐射的面积和时间产生了规律性变化,形成了特有的四季更替的现象。同时,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地面接收的辐射强度增大,时间增长,导致地面增温快,再加上昼长夜短,使得温度散失的速度慢,气候炎热。而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的气候则呈现了完全相反的现象。太阳两次直射赤道,使得南北半球接收太阳辐射 的强度和时长相等,昼夜等长,气候也比较温暖。可以发现,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时间点,特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太阳直射地球的四个关键转折点,并客观反映了季节与气候的变化。

太阳的辐射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之一,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农作物需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能量的转化,以生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太阳辐射的时长和强度都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发现,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正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四季变化和气候状态,其中所形容的农事活动可以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得到验证。

(三)二十四节气是时间概念

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来看,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关注到太阳的运动的,也没有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动相联系,而是首先从观察周围的事物开始。早期社会的先民们还没有时间概念,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动物并无二致。在狩猎与采集的过程中,先民们逐渐发现,草木枯荣,瓜熟蒂落,候鸟去来……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气候也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有冷有暖。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经验观察中,人们最初的物候意识萌芽了。物候主要指的是动植物受到其所处环境(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

通过物候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存活动,是早期先民们采用的最原始的计时方式,但其对时间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明确。渐渐地,先民们将地上的各种物候现象与天上的日月星辰联系起来。昼夜的交替、月亮的盈缺、四时的变化,让人们逐渐掌握了日、月、四时、年等时间概念。

而在物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各种节气,犹如时钟一般,安排着人们的农事活动,提醒着人们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精确到每一个节气。尤其是二十四节气,其与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的结合,将二十四节气所在黄道上的位置明确,其交节时间点具有科学的严格性。而在现代天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下,节气的交节时间点甚至可以精确到分秒。节气在天文学上,是实实在在的时间概念。

(四)二十四节气具有科学性

二十四节气的诞生不是凭空造出的,而是依据当时的文化、农业、气候、地理等因素而产生的,并且是在人们长期的观测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并逐渐完善而成体系的。虽然二十四节气由于其形成的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指导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这足以体现出其自身的科学性。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我国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有着坚实的人文基础。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中心。从早期人类活动的旧石器时代到人文初祖黄帝的一统中原,从远古神话的诞生到河洛文化的泽被后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变迁,始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为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基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优秀成果。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注意到了观测天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吕氏春秋》曰:“凡农之道,厚时为宝……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因此,早在尧时期,就已经命令羲、和四子“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制定历法以教民众从事农耕。众所周知,我国的历法分为太阳历(阳历)和太阴历(阴历),分别是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月亮的运动制定的历法。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我国的历法却是阴阳合历,而二十四节气正是兼顾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关系的阴阳合历。虽然以均分太阳周年视运动线路的方式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更加精确,但在民间的实际应用中,人们更习惯于按照月份来安排农事生产。因此,二十四节气就是将太阳历与太阴历 完美结合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农事实践经验教训积累的产物。节气与其他任何科学技术一样,其发生和发展都是由生产生活的需要决定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庞大的农业生产需要一套普适性的气候与物候指南来指导人们进行各项农事的安排。二十四节气的诞生本就是由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所决定的,中原地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及其比较稳定的更替规律,为人们划分一年中的季节、节气以安排农事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原始的二十四节气所形容的农事活动的准确性也在黄河中游一带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除了二十四节气本身,人们还衍生出了大量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节气歌、农事谚语等,这些内容不仅涉及农事活动,还关系到手工业生产、衣食住行、民间信仰等。这些内容作为对二十四节气的补充,使得其更加符合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需要,更具实用性、科学性。


[1]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人对天上恒星的划分,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古时候的人们根据它们的出没和中天时间定四时,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八星宿分成 4 组,与东、北、西、南四宫和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它们是东宫青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宫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宫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宫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l4EK1Z4P8Ahcw83ADAKoD12TzESykz0qYazvHqEceAiA7T9NoFCjPVi3VkzCjM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