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中国瓷器的款识

一、款识的概念

款识,又可以被称作铭文 ,原指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所铸刻的文字,后来随着美术种类范畴的不断扩大,款识也被引申为中国陶瓷以及其他文物上的题铭文字之类。瓷器当中的款识,是以文字或者符号出现在瓷器上的特殊装饰。唐代以前,瓷器中的款识标记极少,宋元时期也极少,明清时期,中国瓷器才出现了款识题写的高峰。

二、款识的分类

从内容上来看,中国瓷器款识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一)年号纪年款

年号纪年款瓷器主要是指标记瓷器制作年号以及制作时间的一种瓷器类别,在中国瓷器款识种类中占据较大比重。通常来说,年号纪年款瓷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别:

1.年号款

以皇帝的年号为纪年的款识,又可以称作“朝代款”。例如“大明宣德年制”,指的就是在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从其年号宣德元年(1426)至宣德十年(143)间烧制而成,“大清康熙年制”则是中国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所烧制。

2.干支款

干支款用的是中国的天干地支 来表明瓷器具体年代的款识类别。这种款识多附于帝王年号之后,如“万历丁丑年造”形式,也有直接以天干地支来进行标记的,如“壬子年造”。

3.特殊年款

特殊年款指的是只写朝代而没有书写具体年号的瓷器款识,如“大清年制”“大明年造”等。

●明代嘉靖时期 青花团龙纹菱花茶钟

●明代嘉靖时期 青花团龙纹菱花茶钟款识

(二)陶人款

陶人款又被称为“人名款”,显而易见就是以瓷器上所署的制瓷工、制瓷作坊主、瓷器收藏者的姓氏或者名字命名的款识类别。例如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赵史岗 4 号墓出土的“吴‘赤乌十四年’款青瓷虎子”,这款瓷器的器腹上款识为“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赤乌”指的是吴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在这款瓷器的款识中就明确标明了帝王的年号和制瓷工匠的姓名,这也是迄今为止在考古发现中具有准确纪年款识和制瓷匠人姓名的最早的一件青瓷作品。

(三)吉语款

吉语款又被称作“吉言款”“赞颂款”,主要是指在瓷器上通过印、刻以及书写具有吉祥或者赞美含义的词语或短句的一种瓷器款识。吉语款在明代以前多落款于瓷器内壁或外壁,明清时期则主要落款于瓷器器物外底部分。常见的吉语款短则有“福”“寿”“喜”“双利”等内容,稍长则有“金玉满堂”“佛光普度”“富贵长春”“玉堂佳器”等内容,长则有“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等吉语。

赞颂款在唐代便已出现,用来表达对瓷器的赞颂与喜爱,如“郑家小口天下有名” “昌江美玉”等内容。

(四)室名款

室名款瓷器指的是把自己书房名称或者个人住所刻写于瓷器之上,以作为私家用瓷藏瓷,又被称作“堂名款”“斋名款”瓷器。室名款瓷器在我国宋代已开始出现,在明代逐渐成为一种风尚,至清代开始大量盛行。宋代官窑中瓷器款识上的“奉华”“德寿”等铭文,主要指的就是宋朝宫殿之名。

●民国时期 青花粉彩带托盖碗款识

●北宋时期 汝窑青瓷纸槌瓶“奉华”铭底部

室名款瓷器款识在瓷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和当时文人间的附庸风雅之风盛行有着很大的关联。许之衡在其《饮流斋说瓷》一书中曾说:“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皆用楷书。制品之人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达官者,一为雅匠良工也。” 耿宝昌先生在其《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对清代瓷器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其中属于室名款瓷器的种类多达250 余种。

(五)仿写款

仿写款瓷器款识又被称为“寄托款”,主要指的就是后代瓷器上以落前朝款为标志的瓷器款识,仿写款中最常见的便是对前朝年号的仿写,比如清代乾隆朝仿写“大明成化年制”等内容,仿写款的出现与人们的仿古好古甚至重视瓷器价值的增长都有很大的关系,当然瓷器款识的大量仿写也给瓷器真伪鉴定带来极大的挑战。在仿写款的类别中常有民窑仿写与官窑仿写之分,民窑仿写大都粗糙草率,比较容易辨别,官窑仿写大多按照其原本样貌仿制,有的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以至于在后来的瓷器辨伪中真假难分。

(六)图案款

图案款瓷器款识又被称为“花押款” ,主要表现为在瓷器上以非文字的图案纹样标记,例如博古图案八卦图、太极图、琴棋书画等,佛教符号中的轮、伞、盖、鱼、花等八吉祥图,道家符号中的汉钟离的还魂扇、张果老的渔鼓、何仙姑的荷花、韩湘子的笛子等图案,以及龙、凤、兔、鹿、龟、鹤等其他图案等。

(七)供养款

供养款瓷器款识是指刻划或书写于宗教信徒或者供养人定制并且施舍给寺观庙宇的供器上的瓷器款识类别,相比于其他款识,这种款识的文字内容比较长,通常是以“某年某月某人施舍某器具以供养某地”的内容呈现,因此我们把它叫作“供养款”。供养款瓷器在我国宋代已经出现,于明清时期大量流行。

供养的对象有“观音前”“赵大将军前”“土地神前”“天仙圣母前”“佛前”等。供养的目的,涉及求寿、求福、求子、求官运亨通、求诸事顺利、求父母寿命延长、求子孙昌盛等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望。

(八)其他款

在瓷器款识的类别上,还有一些其他款式,不能归入上述瓷器款识类别里,例如天字款、进盏款、供御款 等。

总的来说,中国瓷器的款识为我们研究瓷器、考察鉴赏瓷器以及鉴别瓷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中国瓷器的款识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款识的发展

款识作为中国瓷器的“附属物”,是瓷器收藏与鉴定非常重要的依据,历来被收藏家以及文物学家们所重视。我们可以通过瓷器中款识的内容、书法、风格等,再结合瓷器的瓷胎、釉料等其他因素,对瓷器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进行真伪的鉴定。中国瓷器款识随着中国瓷器的不断演进而发展,随着瓷器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而逐渐丰富。

(一)唐以前瓷器的款识

前面我们提到,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便已制作出了陶器,而到了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才开始产生。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符可视作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也是我国瓷器款识发展的起源。商周时期,瓦当和陶器上的刻字出现了编号和人名。春秋战国时期,砖瓦以及陶器上的刻符文字逐渐增多。秦汉时期陶器和砖瓦的文字以及刻符已非常丰富。

根据已有考古资料,浙江省鄞州区出土了一件东汉青瓷双系盘口壶,在其底足部分刻有“王尊”二字,被认为是中国目前考古所见的最早的瓷器款识。第一个带有纪年款识的瓷器便是上述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赵史岗 4 号墓出土的“吴‘赤乌十四年’款青瓷虎子”。到了六朝时期,瓷器的款识多了起来,这时候款识的书写形式以刻写为主,隋代瓷器款识留存至今的比较少。

(二)唐宋时期瓷器的款识

1.唐代瓷器款识

唐代的许多大窑,像唐代越窑、长沙窑等,都发现有款识,并且款识的内容也逐渐丰富了起来。这时候的瓷器款识内容上,除了记述制瓷的地点、烧制的时间、作坊名称以及制瓷者名字之外,还出现了吉语以及诗文等,例如“大吉”“千秋万岁”等。

2.宋代瓷器款识

到了宋代,由于宋代制瓷业发展兴盛,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这一时期瓷器款识的数量较之前增多,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刻划、书写以及模印,内容上也有较大发展,品类齐全。

(三)元代瓷器的款识

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宋代和元代时期的主要瓷窑,像钧窑、吉州窑、定窑等由于战乱和各个地区条件的限制,在这个时候均已呈衰微之象,而这个时期南方的景德镇因拥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丰富的地方资源而成为瓷器生产的重要代表。因此这个时期对瓷器款识的研究则以景德镇为中心展开。

元代中国瓷器款识数量上也比较多,形式上刻划、书写、模印均有,例如这时期的印款“枢府”“大禧”等。元代盛行的青花瓷沿袭了宋代做法,有的还刻有“玉出昆山”等款。另外元青花极少有底款,那是由于元青花大多外销中东地区,器型大多笨重硕大,由于搬运的难度很大,因此在底部想要留下款识是非常困难的,且瓷器倒置极易造成坯体破裂,以至于连简单的刻划都难以完成。对于大器型而言,我们也很少通过翻转器物去观看,因此也就失去书款的意义。

(四)明代瓷器的款识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生产发展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以及其他彩釉瓷器的生产技艺、规模等都达到高峰。明代瓷器款识的种类、字体以及工艺水平更为丰富和完善,并且从这个时期开始在瓷器上题写皇帝以及帝王年号,例如“永乐”“洪武”“宣德”等。这个时期款识为“永乐年制”的瓷器,也成为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

中国瓷器款识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一种在制瓷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并且这个时期中国瓷器款识众多,不管是在民窑还是官窑中都大量使用,种类完备,形式也更多样。

对于明代的瓷器款识,前人归纳为“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五)清代瓷器的款识

清代制瓷业空前发展,是中国制瓷业的集大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制瓷水平和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景德镇御窑厂在继承了明代青花、五彩的基础之上,又烧制出粉彩、珐琅彩等新的工艺,与此同时,这时候的民窑发展也极为鼎盛。由于当时的景德镇官窑代表了制瓷的最高水平,当时的官窑瓷器款识一般以帝王年号署名,而民窑一般以天干地支纪年款、吉语款、私家款等书写。另外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和制瓷业传统的影响,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清代的民窑瓷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各自遵循一定的惯例规定。

这个时期的帝王年号款历朝都有。清代瓷器款识的技法有刻、印、红釉、青花、粉彩等多种形式,涉及的书体主要包括楷、篆书等。顺治时期的年号款书写一般以楷书和行楷为主,康熙和雍正两朝以楷书为主,到乾隆时期以篆书为主。

●清代康熙时期 珐琅彩粉红地番莲碗底部楷书款识

(六)民国时期以及当代瓷器的款识

1.民国时期瓷器款识

中国制瓷业从清末到民国,发展日益艰难,这个时期官窑已不复存在,主要是延续前朝款识,仿古之风渐兴,出现了大量制作仿古瓷以及仿写历朝款识的趋势。在瓷器上题写款识和画印也逐渐流行,使得款识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与多样化,瓷器绘画、瓷器的烧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民国时期的款识种类主要有私人题款、纪年款、室名款、仿写款以及其他款等。民国时期虽然不到四十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制瓷生产却遍布全国,并且烧制出多种风格的瓷器,民国时期的款识,由于封建王朝的覆灭而更加自由化、多样化与个性化。近年来,民国瓷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当代瓷器款识

当代瓷器款识与民国时期相比并没有特别大的创新,艺术瓷器基本上沿袭前人,现代制瓷手工艺者大多在瓷器器身或者瓷器底部题写名号、创作的时间以及画上印章,对于日用瓷款基本上以贴花纸 的形式在瓷器底部贴上厂家以及地名。

四、款识的分类

(一)底款

早在瓷器产生之前,陶器上已经有了款识的身影,只是工艺技术以及审美的限制,款识一般只代表陶器制作的时间等,对款识的审美性表现并未有过多的深入探究,此时的款识形式单一,在表现方法上也只有刻划一种形式。随着工艺的发展以及审美意识的觉醒,在后面瓷器发展过程中,对款识的装饰以及审美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标准。到了明代和清代,中国瓷器艺术中款识的表现方法、内容以及审美标准已经达到了高峰,有青花、粉彩以及刻划、模印等形式。中国瓷器的款识美观典雅,与瓷器辉映成趣,相得益彰,款识与瓷器作品本身达到共融的效果。

(二)瓷面款

我们所说的瓷面款,是款识除了底款之外,出现在瓷器作品任何需要它的地方。相比于底款,瓷面款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多样。

前面我们说到中国瓷器以中国文化为土壤,瓷面款识就受中国书画中款识的启发,运用留白、诗书画印结合等形式,与瓷器本身相辅相成,我们也可以把瓷面款想象成中国书画在陶瓷上的艺术延续。

中国陶瓷艺术造型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而作为中国瓷器重要表现元素的款识,同样成为中国瓷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瓷器的款识历经 2000年左右历史的发展,已和中国瓷器融为一体。款识的意义也正如它的艺术表现,从标记时间、地点、人名、大小等,到标记文化、美好,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逐渐成为更自由和开放的中国瓷器艺术语言。 Hq+ZpvyslCLj7qdw5BQchWnqEmSiObDBSnc1NcBk6QmRgzFDJEvFW8EtHdfdX5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