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中国瓷器的分类

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对于瓷器的分类有很多方法,不同的瓷器分类方法会形成不同的瓷器种类。中国瓷器在其艺术性质上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是功能、技艺、材料、用途与审美性的统一,本节主要从用途、年代、装饰特点、生产方式四个方面对瓷器进行划分。

一、按照中国瓷器的用途和使用功能进行划分

前面我们论述到中国瓷器的产生是以实用为前提,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对瓷器的用途分类很有必要。从其用途和使用功能对瓷器进行划分,可分为饮食器具类、文房器具类、陈设器具类和娱乐器具类四大类。

瓷器与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涉及人们日常生活饮食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饮食瓷器在使用中主要分为饮食器和储藏器。饮食瓷器主要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盛装食物和酒水的工具,主要有食器、酒器和茶器。食器包括碗、盘、碟、盆、汤匙等;酒器包括瓶、壶、杯、缸等;茶器主要有茶叶罐、茶碗、茶杯、茶船 、盖碗等。每个时期的饮食器具造型与装饰随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主流而发生变化,既丰富了生活的需求,又反映出对美的追求。

文房器具类瓷器主要用于书写绘画,通常见于书桌或画案,是中国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除了具备进行书画的实用特性,通常还被用来观赏与收藏,体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审美趣味。主要包括镇纸、臂搁、笔筒、水注、笔洗、笔架、画缸、水盂等,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康熙时期 天蓝釉笔洗

●明代万历时期 青花高士图六棱提梁茶壶

陈设器具类瓷器主要是指室内摆放或者作为装饰的瓷器,根据服务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日常陈设用瓷器和宗教用瓷器。日常陈设用瓷器主要包括瓶、炉、尊等器具。而它们又可进行细分,例如瓶又可分为梅瓶、花口瓶、胆瓶、兽耳瓶、弦纹瓶等;炉是一种腹部较深,经常被用作焚香器具的一种瓷器种类,在其底部通常有器座,主要分为鼎式炉(器型与青铜器中三足鼎相似),鬲式炉(造型特征与青铜器中铜鬲相似)、三足圈炉等形式。另外瓷器中的花架类瓷器也属于陈设器具类瓷器,花架类瓷器主要为了满足贵族景观设计与观赏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为了盛放花草,不单独摆放,主要包括花盆、花插 等类别。从今天来看,虽然陈设类瓷器基于实用,但是其艺术价值已远远超出实用性的范畴,反映出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

●明代宣德时期 青花缠枝莲纹三足炉

娱乐器具类瓷器,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娱乐、消遣的需求,例如宋代官窑瓷器里最具代表性的投壶。投壶这种娱乐游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终演变为一种宴饮活动中的娱乐形式。投壶源于瓷器中的贯耳瓶,贯耳瓶的造型以两只呈直管状的耳朵最为引人注意,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劝诫君王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的含义,因此贯耳瓶通常被历代皇家垄断。到了汉代,贯耳瓶被当作投壶使用,在宴饮过程中,通过投壶里面箭矢的数量多寡而作为判定饮酒多少的标准,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陈设用品。

●南宋时期 官窑青瓷贯耳壶

二、按照中国瓷器生产的年代进行划分

按照中国瓷器生产的年代进行划分,一是以朝代为标准进行划分,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唐代瓷器、宋代瓷器、明代瓷器、清代瓷器等;二是以年代为标准进行划分,这种方法相较于以朝代进行划分更加细致,例如明代瓷器若按照年代进行划分可分为明洪武年间、建文年间、永乐年间、宣德年间、正统年间、景泰年间等。清代瓷器如果按照年代进行划分可分为清顺治年间、康熙年间、雍正年间、乾隆年间、嘉庆年间等。

三、按照中国瓷器的装饰特点进行划分

如果按照装饰特点,中国瓷器可以根据釉色不同来进行划分,中国瓷器的发展经历了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的过程,可以说釉色是区别中国瓷器属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对瓷器釉色的划分上,主要可分为单色釉瓷器和多色釉瓷器两大类。

(一)单色釉瓷器

单色釉瓷器顾名思义就是瓷器烧制完成后呈现单一色泽,因此又被称作“一色釉”或“纯色釉”。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一般都为单色釉,单色釉主要包括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白釉、绿釉、蓝釉等类别。青釉是中国瓷器烧制最早的釉色,包括天青、冬青、粉青、豆青、虾青、灰青等;红釉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粉红、豇豆红、大红、海棠红、胭脂红等;黄釉又称“粉黄”,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具体包括蛋黄、鱼子黄、鹅黄、姜汁黄、蜜蜡黄等;黑釉以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铜为着色剂,黑釉在南方从汉代便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出现了乌金釉 形式,黑釉主要包括黑彩、墨彩、乌金等;白釉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白釉”,主要是因为釉内含铁量极少,白釉又可分为象牙白、甜白、猪油白、鱼肚白、青白等;绿釉以铜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助溶剂低温烧制而成,包括青绿、孔雀绿、瓜皮绿等;蓝釉主要包括雾蓝、宝石蓝、祭蓝、天蓝等。

●清代康熙时期 豇豆红釉太白尊

●明代永乐时期 甜白云龙纹碟

(二)多色釉瓷器

多色釉瓷器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种是在瓷胎表面不重复施釉,主要依靠窑内环境构成釉面,例如钧窑瓷器。第二种是需要用釉彩在瓷胎表面勾勒图案,例如我们所说的元青花、粉彩等,因此我们又把多色釉瓷器称为“彩瓷”

彩瓷具体可分为釉上彩瓷器和釉下彩瓷器。

1.釉上彩瓷器

釉上彩瓷器又被称为“炉彩”,主要指的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高温烧制完成的瓷器釉面绘制纹饰,然后再进行二次入窑过程,经过 600℃到 900℃的低温固色制作而成的瓷器。釉上彩瓷器主要分为粉彩、斗彩、珐琅彩、五彩等类别。

粉彩主要通过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颜料后以笔洗开而产生粉化效果。相对五彩而言,粉彩又被称为“软彩”,是在康熙时期五彩瓷的基础上,受到珐琅色彩色阶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曾经说道:“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 乾隆时期的清宫档案中又称粉彩为“洋彩”。

斗彩瓷器主要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因此又被称作“青花填彩”,中国的斗彩瓷器在明代成化年间达到成熟,色彩一般情况下有 3~4 种,多则可达 6 种。主要的技法是以青花釉料在瓷胎上进行绘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烧制完成后再于釉上施彩料,再进行低温烧制而成,斗彩瓷器一般以小器型居多。在色彩上,淡雅的青花和艳丽的釉上色彩结合,形成了娇艳的艺术特点。

珐琅彩瓷器,是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运用在瓷胎上而创烧出来的彩瓷种类,主要是在烧制完成的素白瓷上施珐琅彩釉以 600℃的温度烘烤而成,对画工技艺要求极高,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鼎盛时期的代表。

●清代乾隆时期 粉彩开光花鸟双连瓶

●明代成化时期 斗彩团云花卉纹杯

●清代雍正时期 珐琅彩梅竹碗

●明代万历时期 五彩云龙纹盖罐

五彩瓷器 是在已烧制完成的白瓷或已经绘制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黑、紫等颜色绘制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制而成。相较于粉彩而言,五彩瓷器烧制所需要的温度较高,不像粉彩那样有柔软感,因此又被称为“硬彩”。

2.釉下彩瓷器

釉下彩瓷器又被称为“窑彩”,主要通过用彩料在瓷胎上直接施彩,经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以 1200℃到 1400℃的高温一次烧制而成,因其是在釉下绘彩,故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釉下彩瓷器可分为釉里红、青花和青花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瓷器主要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彩料,按照图样在瓷胎的表面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再附以一层透明色釉料,入窑以 1300℃的温度于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制而成。釉里红瓷器中白地红花的色彩搭配鲜艳喜庆,深受人们喜爱,因为铜对烧制过程中窑内气氛要求过高,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挥发,因此烧制的难度比较大。

●明代宣德时期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

●明代宣德时期 青花四季花卉纹盖罐

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主要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原料在瓷胎上绘制图案,经施透明釉料高温烧制而成。中国瓷器发展到明代,青花成为当时主流,主要包括青花五彩瓷、豆青釉青花瓷、孔雀绿釉青花瓷等。

青花釉里红是青花釉里红瓷的简称,主要是以青花钴料和铜红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纹饰描绘完成后施一层透明的釉料,然后入窑以 1300℃的高温一次烧制而成。青花釉里红瓷器既有青花瓷器的雅致沉静,又有釉里红瓷器的壮丽浑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艺术风格。

四、按照中国瓷器的生产方式进行划分

中国瓷器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民窑瓷器和官窑瓷器两大类。民窑瓷器是中国民间作坊、民间窑工生产的供普通民众使用的瓷器,例如宋代的耀州窑、磁州窑等。官窑瓷器是皇帝指派的专门的窑工生产供皇帝以及宫廷使用的瓷器,例如宋代的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官窑五大名窑。官窑生产条件优越,不计成本,因此烧制出来的瓷器胎釉光润,造型稳重典雅,工艺精巧。相比于官窑,民窑瓷器一般胎质普遍较粗糙,追求物美价廉,不过在瓷器纹饰装饰以及形式内容上则更加自由。值得注意的是,民窑和官窑之间的划分并不是十分明确,例如宋代的耀州窑,除了生产一般的瓷器之外,还是当时主要的贡瓷窑厂。 k9H0rCPLNrpYzChlUC516yrwm7l74j6psil0x+V+qATaAPshstYB0lR+cQFLV77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