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瓷器从陶到瓷的转变历程

中国瓷器从陶到瓷的转变历程,经历了夹砂或泥质陶器、白陶器、印纹陶器 、原始青瓷(釉陶)直至瓷器最终形成这几个发展阶段。从中国陶器到中国瓷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学术界普遍把这一过程称为“原始瓷器”阶段。

一、中国瓷器从陶到瓷的转变历程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制作并且使用陶器,在距今约 7000 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便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之一,也是最早的夹砂或泥质陶器之一。在距今约 4000 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已经制造出精美的白陶制品了,这个时期白陶制品的胎质较为坚硬,并不再由一般的黏土烧制,而开始以瓷土或者高岭土进行烧制,学界认为“黄河中下游的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胎质白而坚硬的所谓‘白陶’,以及长江中下游和福建等地部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的一些所谓‘白陶’和‘几何印纹硬陶’,它们的胎质决(绝)不是用一般的粘(黏)土能够烧制成的,因之不应属于‘陶器’的范畴。其胎质有可能是用瓷土作(做)原料烧制而成的,应属于‘瓷器’的范畴,它可能就是最早出现的原始素烧瓷器。 ”这一发现把中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往前推进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总之原始社会时期陶器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原始瓷器的出现。

进入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制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的陶器制作不论是在制陶原料的选择、陶器的成型工艺,还是窑炉样式上都更加精细合理,这一阶段的部分陶器制品已出现了釉陶甚至瓷器的特征。釉陶的陶胎呈现黄白色、灰白色,釉料相较于原始社会时期更加细腻,其胎料应该是选用了经过淘洗筛选的高岭土或者瓷土的泥料,烧成温度为 1190℃左右。釉陶的出现对于陶器向原始青瓷的演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过渡作用,也为陶向瓷的演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后来出现的原始瓷的釉料应是从釉陶的涂层发展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已大量生产釉陶,这个时期一部分釉陶胎质较为紧密,陶胎呈现灰白色,并开始施较薄的青中泛黄的釉,这便是原始青瓷。这一时期原始青瓷的成型工艺也从泥条盘塑逐步发展为轮制成型。虽然这一时期的釉层相对较薄,色泽不够纯净,也还不够稳定,但随着原料的越来越精细以及烧制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原始青瓷逐渐向成熟青瓷发展。

二、中国瓷器从陶到瓷发展演变的必要条件

在中国瓷器从陶到瓷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如果要探讨陶器如何发展为瓷器,首先应该关注从陶器到瓷器的演变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一)胎质的材质以瓷土或高岭土为主要原料

瓷器的烧制要求胎质的材质必须以瓷土或者高岭土为主要原料。

河姆渡文化 时期,胎泥所使用的原料以沉积地表的易熔黏土为主,含铁量高达 8%~ 9%。龙山文化时期,胎泥以泥质较细腻、黏性适中的红土以及河谷中的沉积土为主,其中的含铁量也由河姆渡文化时期的 8%~ 9%下降到 6%左右。在陶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先民们也能根据所制作的器物的差别,去除掉泥土中的砂石砂砾、草根和石灰等杂质,以此来提高所制作器物的热稳定性;胎泥的材质也在逐渐向精细化转变;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炊具器物的耐火性能。我们的先民们在四千多年之前已经在陶器制作中尝试使用瓷土或者高岭土材质,以此制作出精美的白陶制品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胎泥原料的选择日益精细,对瓷土的含铁量已经能够控制在 3%左右。到了东汉时期,窑厂选用含铁量在 2.5%以下的高岭土等原料,并且进一步进行淘洗和精炼,提高了原料纯度,也为陶瓷制品在较高温度下的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转变。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白陶鬶

(二)器物表面有釉,且不易脱落

原始社会早期的陶器基本上无釉,断面易吸水,且陶器表面质感粗糙。到了良渚文化时期,中国的先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修刮以及相应的抛光,但是仍然解决不了水的渗透问题。至此以后,中国的陶工们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多次尝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商代,产生了将石灰石和瓷石相结合的石灰釉,石灰釉的产生,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历史性的变革,也正好为中国陶器向瓷器的转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前提。由于瓷石中含有氧化铁,所以釉呈青色,我们一般称之为青釉。到了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原始青瓷的出现。

通过近现代考古对当时青釉的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氧化钙的含量达到了 18%左右,而如此大的氧化钙含量,和石灰石加入的比例密切相关,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釉料的熔融温度降低,并且当时这种青釉的制作技术一直沿用至宋代。对于当时的釉料而言,尽管石灰釉釉层比较薄,釉面不匀,色泽不够纯净,稳定性不佳,胎釉的结合也不好,但于中国瓷器的发展而言,却是一次质的飞跃。我国的先民们在制作石灰釉的同时,也掌握了在陶器上刷釉的方法,因此陶釉的出现,也为陶向瓷的演变提供了必要条件。

●汉时期 浅绿釉井

(三)瓷器必须在高温下烧制而成

瓷器的烧制温度最低在 1000℃,这样瓷器胎质才能被烧制得紧实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

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是没有窑炉的,当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草和柴对陶器的四面围盖进行点火焙烧,并且当时的烧制温度只有700℃左右,可以说是比较低了。后来随着烧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在之前的基础上采用了在烧制所需的柴草上抹泥的方法,这样温度能够稍微提高,已能达到 800℃左右。到了仰韶文化 时期,出现竖穴式窑和横穴式窑,烧制温度可达 950 ~ 1050℃。当时的横穴式窑的窑室结构主要呈圆形或者方形,就像比较原始的炉灶一般,窑底部有箅,箅上设有火孔,在烧制过程中,火膛中的火焰通过火孔到达圆形或者方形的窑室内部,这种烧制技术的改良大大提高了陶器烧制的温度。至龙山文化时期,横穴式窑烧制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具体表现为窑室面积的进一步增大、火膛空间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窑箅 火孔的进一步增多,使得窑室在烧制过程中受热更为均匀,火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到了殷商时期,烧制温度能够达到接近 1200℃,并能开始烧制硬陶以及釉陶器物。至战国中期,烧制技术更加成熟,烧制温度可达 1200℃以上,完全满足了瓷器烧制的温度要求。

(四)瓷器发展过程中成型工艺的进步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制作陶器的步骤,首先是将黏土在平地上搓成泥条,通过原始的盘叠方法使之成型,完成形状较为简单的陶器粗坯形制,最后不断地加以修饰。对于小件器物而言,则是直接在黏土上捏造成型,工序相对来说更简单。陶器中成型工艺的发展一直到仰韶文化时期,才出现通过不断转动木板以盘塑成型的方法,而这种盘塑成型,正是中国瓷器制作史上陶轮工艺发展的最初阶段。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在原始陶器制作中又开始出现“快轮拉坯成型”法。原始社会时期制陶工艺中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瓷器成型工艺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瓷器的成型工艺技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瓷器的发展史。 oG3iPvkaspu4eOcRyE6TOhmpa1bwMNqDwJH81LBJBplZ0TyM0h4EjiksPJsEFW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