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我就不想坐在电脑前敲键盘,更新我的公众号,只想多陪陪家人。但是,我的阅读和思考并没有停止。
这几日我抽空随便翻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她的另外一本《我们仨》,去年我已经阅读。书中他们一家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都令我百般感动。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内容和《我们仨》有很大差异,但她朴实的语言风格依旧未变,难懂的“灵与肉”“性恶论”“人的本性”等大道理被她一说,立即具体而生动,不让人觉得艰深晦涩。
她说她 1938 年读大学时候的生活,她说她父亲对灶神的态度,她说她家曾经收留过的阿福和阿灵……这些她曾经的日常岁月,就在纸上,我的脑海里也随着阅读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她经历的“现在”,已成为我眼中的“过去”;我所生活的“现在”,或许就是她曾经想象的“未来”吧。时间从来不会停歇,它让“现在”变成“过去”,让“未来”变成“现在”,又变成“过去”……
这或许就是文字的魅力吧,它让无数个像我一般的读者从过去的文字中感受着别人“现在”的生活、情感和经历,体会着过去的思考方式、习惯。文字也让现在定格,让未来的人感受着“现在”的生活、思想。
茨威格说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文字,记录着这些平凡的时刻,让这些平凡的时间充满着生机。在时间里,平淡无奇、无足轻重之事多如牛毛,一个个朴实的文字默默地记录着,让我们的经历在时间里延续,在时间里散发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