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住的小区在金沙湾片区,是赤坎区首批实行垃圾分类并安放垃圾屋的试点之一。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街道免费派发绿、黑、红三色塑料袋,分别贴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垃圾”标签,小区居民大都按要求将垃圾分类入袋并投入垃圾屋。值得点赞的是,即使后来街道不派发三色塑料袋了,不少居民也一直保持着分类投放垃圾入垃圾屋的好习惯。赤坎区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
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在推广实行中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可考虑在一些小区投放智能垃圾分类小屋(窗门可自动感应开关),并配上有感应水龙头的洗手池。这样,小区居民投放垃圾后可即刻清洗双手,确保卫生。此外,可在垃圾屋旁设置现场督导员,引导并帮助居民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保持投放点干净整洁。
目前,湛江创建文明城市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已进入攻坚阶段。所谓攻坚,就是要攻一些文明创建中难啃的硬骨头,攻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攻一些容易反复“回潮”的老大难问题。而实施攻坚行动,需要我们广大市民身体力行、大力支持和深度配合。
从市民的角度来说,助力文明创建,自觉自律最为关键。一个人如果有了自觉性,其文明行为就能习惯成自然。讲文明,贵在坚持和坚守,弘扬正能量。这样才能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让一些想实施不文明行为的人感到不好意思,从而“紧急刹车”,自觉告别不文明行为。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文明城市,始于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而文明习惯又是文明观念的行动体现与延伸,城市文明细节、市民文明素质全都体现在一件件不起眼的日常小事上,体现在长期形成的习惯之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的行为时时处处散发着文明的温度、文明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做文明创建的践行者、传播者!
(原载2022年11月7日《湛江日报》第7版,这是为“新闻+融合”版“文化茶座·文明创建大家建大家谈”专栏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