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让早恋太沉重

《湛江晚报》2003年12月29日六版《学生情侣“男女搭配”上课不累?》报道了北京171中学张琳老师首创“情侣同桌防早恋”的做法,收效不错,但争议颇大。

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

早恋是少男少女们所产生的过早恋爱的现象,一般发生于20岁之前。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年龄局限、涉世未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看到异性的突出表现,如学习好、长相好、有特长等,往往会产生倾慕之情。这时如果把握不住,便会走进情感误区,产生早恋。

家长们呢?他们也深知早恋的危害,平时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管得很严,一有蛛丝马迹就要查个水落石出。这本无可厚非,只是不少家长方法欠妥,总把中学生当成小孩,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私拆子女的信件,查看日记,偷听电话;一旦发现子女早恋,更是大动干戈,拳脚相向,棍棒交加,让人心寒。

老师阻止学生早恋的原因是怕影响学习,担心他们过早发生性关系。学校处理早恋问题往往也用简单粗暴的压制法:写检讨书、停课、处分、广播点名、公开情书……这些做法使孩子感到强烈的屈辱和压力,结果呢,有的孩子表面顺从,却将憎恨埋在心底,有的由“公开”转入“地下”,最坏的是在重重压力下,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最后走上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道路。

据调查发现,过早或随便发生性关系的青少年恰恰是那些被严格限制与异性交往的,或缺乏家庭温暖和关怀的孩子。可见,正确对待早恋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课题。

其实,男生女生在一起,并不是家长想象的那样“亲密接触”。早恋时,或许他们有肉体和性接触的意向,但不一定都付诸实践,相当多的早恋少年满足于温馨的情感交流和卿卿我我的言语交流。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一些朦胧之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说明孩子长大了,不再处于对男女的无知状态中,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欲望,这与寻求数理化知识没什么两样。为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学广泛接触。在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既能消除孩子对异性的陌生感,又可防止单独来往的意外。学生时代的交往是成年后交往的基础,家长不要幻想这时候不交流,大了自然就会交流了。

尽管青少年的爱情是纯洁美好的,但对于早恋,还是必须持之以恒地反对。为此,应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导,使他们了解青春期发育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教育他们积极向上,自尊自爱;鼓励他们放眼长远,心无旁骛地读书。

笔者“口水花”飞了那么多,旨在希望各位同学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好好地珍惜它,使它成为学习中的动力,在一片相思的等待中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爱的真谛。

(原载2004年1月6日《湛江晚报》第2版“热点冷思”专栏) Ff2qjqzkRzpl0EiWhui4e9TjS9OnSzWYKC+EmW4t4R3hf0WLCPUqIJaAZknD6d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