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太末古治 沧海桑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明。扬州于越,姑蔑古国,春秋吴、越、楚,五代十国吴越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演变,为白沙溪流域的文化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吴根越角”“楚头吴尾”的地理区位 ,使婉约儒雅的吴文化、激昂慷慨的越文化、柔媚浪漫的楚文化得以“三江交汇”。

●图1.2.1 《金华府城图》 清·吕焕章

姑蔑墟,太末里

目前的考古资料表明,金华地区的人类活动发轫甚早。先民于万年前的青阳山、山下周等地开启了稻作农业的文明,至五帝传说时期,属禹贡扬州,夏、商、西周三代属扬州之域的于越,春秋属姑蔑。

距今2500年前,在以今浙江省九峰山为中心的金衢盆地南山一带,存在过一个被称为“姑蔑”的部族。部族自中原南迁,最终于西周时期建立方国,姑蔑国范围大致覆盖今天的金华西面和衢州全境。“越子伐吴……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这段记录于《左传》中的文字,是姑蔑国在南山的文献记载源头。文末的细节引人注目——“哀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82年。

史书上关于姑蔑的记载较少,仅《逸周书》《国语》《左传》《吴越春秋》等有零星记录,根据《国语·越语上》的描述:“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可见,姑蔑就在越国西边,与越文化关系密切。可以想象,姑蔑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活跃在吴越争霸的舞台上,成为“卧薪尝胆”“西施入吴”“鸟尽弓藏”等典故的注脚。公元前472年左右,姑蔑国被纳入越国版图。之后,约公元前306年,越为楚所灭,金衢盆地纳入楚国。楚被秦灭后,该地最终归于秦帝国,其境内的姑蔑族也逐步融入汉族。

自秦建立郡县制以来,金华行政建制的历史就是从乌伤、太末(也作大末)两县治中心向金华郡、州、路、府治中心聚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白沙溪流域与县域归属经多次更迭。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于吴越之地置会稽郡,并将金衢盆地分作东西两部分,分置乌伤、太末两县,同属会稽郡。今白沙流域属会稽郡之太末县。《婺遗续识》记载:“太末故城在九峰山麓,水源自山际流出,蜿蜒而下兰江。”《汤溪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太末县旧址在九峰山下,其城门街址,历历犹存。”当时县域颇广,今金华之西(汤溪),衢州市县,丽水遂昌、松阳和江西玉山县等皆在其内。

公元9年王莽始建国,改太末为“末治”。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太末县名。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黄武)五年(226)……秋七月,权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其中“十县”即富春、建德、桐庐、新昌、新城、钱唐、临水、于潜、新安、太末。之后,太末县又先后归会稽郡、东阳郡管辖。

唐武德四年(621)罢郡置州,改会稽郡为越州,改东阳郡为婺州。分婺州于信安置衢州,析建德、太末地复置太末县。唐武德七年(624)废濲州,并定阳、须江、白石、太末四县入信安县,隶属婺州。唐贞观八年(634),从信安、金华二县析置龙丘县,以九峰山(即龙丘山)为名,白沙溪流域则属龙丘县管辖。唐咸亨五年(674),在衢、婺两江会合处从金华划出兰溪县,白沙流域由兰溪、龙丘县分辖。

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龙丘县更名为龙游县,并把县治西迁至如今的龙游境内。到宋、元时期,沿袭前制,白沙溪流域一直是龙游、兰溪分治。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设置汤溪县,将白沙溪流域划入。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白沙溪流域均隶属汤溪县。

●图1.2.2 汤溪古城舆图(图片出自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1958年10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汤溪县建制,将其并入金华县,白沙溪流域也并入金华县管辖。2000年12月,撤销金华县,设立婺城区和金东区,婺城区区域有所调整,白沙溪流域划属婺城区管辖。

辟田畴,勉稼穑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在水边引发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民族,先民很早就懂得兴修水利是治国安邦的百年大计。

翻阅金华地方志书,目光从317年至1911年约1600年间的各类自然灾害记载中缓缓扫过。

永徽四年,夏,婺州大旱。

淳熙元年,婺州旱。七年、八年、九年旱亦如之。

绍兴五年五月,婺州大雨,溺万余人。

至顺元年,婺州大水,漂数千人。

至正十三年、十六年,婺州大旱。

永乐十四年五月,金华大水,夏大旱。七月,复大水。

弘治元年、二年、三年(金华)连旱。

顺治三年,金、东、义、永、浦、武、汤七县大旱。

康熙九年七月,(金华)洪水,通济桥坏。

康熙十年,金、东、永、浦、武、汤六县,五月至九月不雨。民有就食他乡,也有以土为粮,名叫“观音粉”。

道光十五年,自四月不雨至次年二三月,禾豆粟麦及杂粮俱无收。

……

水、旱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据不完全统计,仅两宋至明清,金华地区发生旱灾460余次,水灾270余次 。水、旱灾害除了给人民带来直接的生命财产损失之外,还给以农耕种植为基础的农业文明带来沉重打击。“赤地千里”与“洪水万顷”都指向一个结局——凶年饥岁。再胆大包天的人,在历史和自然面前,也懂得谨慎和畏惧。

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治水史。白沙溪流域的文明进程,正是在与水的抗争、顺应、融合中日臻完善。

白沙溪三十六堰,是浙江省内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丘陵地区的百姓抗旱、防汛、保收的“杰作”。随《浙江通志》《金华府志》《汤溪县志》等文献及现存碑文追溯,三十六堰始建于东汉建武三年(27),相传由退隐南山的辅国将军卢文台首建,后经两岸百姓不断修筑,最终于三国年间延续筑造完成三十六座堰。此后历代都有较大修缮、养护,至今水流通畅。三国时期,白沙溪流域周边二州三县八都逐渐发展为沃野千里、村庄密集、人口稠密、经济富裕的金、兰、汤三角地带。20世纪50年代末期,白沙溪流域成为金华市乃至浙江省重点产粮区之一。

●图1.2.3 古堰新貌 吴潮宏/摄

1928年8月,淫雨成涝,山洪暴发,琅峰山下的第二堰损坏严重。次年12月,由浙江省水利局主持,金华、汤溪两县组成董事会,筹资8000银圆,对第二堰进行重修,《白沙溪三十六堰》中明确记录了筑堰的工艺:“乃于渠塍基脚挖深丈余,概用巨松横卧其下,间一巨松则打一竖桩夹之,其上用百余斤棱石交互叠砌,砌一层则用丈余条石牵制,面封石板,渎内涂以水门汀(即水泥)。”此次重修后,直至1962年改建为固定堰,30年间基本完好无损。

时至近代,随着现代经济体制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改善农业水利条件,1958年,白沙溪大岩段筑起长坝,金兰水库破土动工,1960年9月建成。1992年,沙畈水库开始建设,1997年基本建成。这先后建造的两座中型水库,库长共达数十千米,库区淹没了部分原有堰坝。时至今日,仍有19座堰继续发挥蓄水、泄洪、灌溉等功能。

金兰水库和沙畈水库于1999年被列为省级水源保护区,2002年被金华市政府列为水源涵养与生态功能区,成为金华市区居民优质饮用水水源地,是金华人民引以为傲的水利工程。

2020年12月8日晚10点,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入选。

时光涤去历史的尘埃,灿烂的文明越发耀眼。

●图1.2.4 鸟瞰金兰水库 吴潮宏/摄

白沙溪,万年流

从绵延起伏的南山腹地,到一马平川的婺江河畔,白沙溪蜿蜒过不知多少座山,绕过多少道弯,横添了几多奇幻。当然,这可以在历史的典籍中搜寻答案。

《寰宇通志》为明朝官方编纂的地方总志,《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方编纂的地理总志。两本书为彰显统一之功,都载有全国山川地貌、政区民情等信息。

●图1.2.5 云海深处有人家 傅卫明/摄

白沙溪:

《寰宇通志》以美妙的文字点明“白沙溪”一名的由来:“其溪出白沙,如霜雪。”

南山:

《大清一统志》勾勒南山的地理轮廓:“在金华县南三十五里,高数千仞,周四百余里,脉自括苍山来,深邃幽远,千峰层矗,高入云表,阴崖积雪,经春不消,其最高之 曰箬阳。去县百里,上有龙湫,名三断水。三断之水,有大溪小溪……”桃花峰、周辽岗,俱在县,极南界非人迹所常至。

●图1.2.6 五峰相连,形似“笔架”,当地人称为笔架山 卓德强/摄

石门山:

《大清一统志》记:“在金华县西南二十五里,有石对峙如门,水乘高而下者三级,俗谓之龙门。”

玉笥山:

《大清一统志》记:“在金华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有石人峰,高三百余丈。相近有沐尘山,一名候尘山,高七百余丈,东西各有石人峰与玉笥石人并称三峰。”

福民山:

《大清一统志》记:“在汤溪县东南四十里,高数百丈,峰峦秀拔,林木蓊郁,上有层楼,远见数百里。”

辅仓山:

《大清一统志》记:“在汤溪县东南六十里,接遂昌县界,相传汉时卢文台曾耕于此,亦名卢坂,白沙溪水出此。”

香炉山:

《大清一统志》记:“在汤溪县东南五十里,众峰环列,卓然特起,为县望山。”

铜山:

《寰宇通志》中有记:“在金华县东二十里,此山出铜,东阳记山下有泉,色洁白,号铜山泉。”《大清一统志》所记与之相似:“(铜山)在金华县南三十里,山下有泉,水色鲜白,号曰‘铜泉’。旧志下临南溪,旧产铜。”

龙丘山:

龙丘山即九峰山,《大清一统志》记:“山在汤溪县南十里,高数百丈,峰峦秀拔,岩洞玲珑。昔龙邱苌酆去奢,皆居其下。县志,一名风子山。士人以为即龙邱山也。”

白沙堰:

《大清一统志》记:“在汤溪县东三十里,相传汉卢文台所开,首衔辅仓,尾跨古城,共三十六堰,灌田千万亩。其第十九堰,涧一百余丈,水分六带,灌田尤多,因名曰‘第一堰’。”

卢文台墓:

《大清一统志》记:“汉卢文台墓在汤溪县南四十里白沙原。” c2292AH9WMPiHqpf/Tm+IfXAKjHTkk5hOPwhspFyObq5yiB96fv63dx6dHVdB9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