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乡村建设

追寻乡村振兴的历史,往前,可追溯到民国时代的乡村建设。这一场运动轰轰烈烈,影响深远。李满星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一文里这样评价:

20 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名校毕业的晏阳初在内忧外患的中国腹地引领、实施平民教育,不仅大批海归和学者跟随投身其中,且陶行知、梁漱溟、卢作孚等人皆受其感染和启发,也从东到西践行“上山下乡”,分头实施乡村建设试验,复兴濒临崩溃的中国乡村。这四位知识分子,领头合力推进的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为挽救面临溃败的乡村社会立功甚巨,还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社会、经济基础,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而载入史册。

在谈论乡村建设时,四川似乎总是有意无意被忽略掉了。但乡村建设的领导者当中,晏阳初、卢作孚、傅葆琛等都是四川人,可以说,他们开了乡村建设风气之先。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三位乡村建设者的经历:

晏阳初(1890—1990),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23至1949年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1926年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年至1949年在重庆歇马镇(今歇马街道)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名乡村建设学院)并任院长,组织开展华西乡村建设实验。1943年与爱因斯坦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1950年离开中国台湾地区赴美国,在世界范围推广平民教育运动,被誉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受聘联合国终身顾问。

卢作孚(1893—1952),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四川合川(今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1927年2月15日,卢作孚决心以北碚为中心,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他将原来以农业生产和传统商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乡场,改建为“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倡导乡村现代化,并以“皆清洁、皆美丽、皆可居住、皆可游览、皆有现代化生活设施”为建设主旨,依靠现代化的设施、生产和管理,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经济凋敝的现状。而这一切始于良好的城市建设规划。1930年初,卢作孚把自己在北碚试验中的经验和思考写成题为《乡村建设》的长文,在北碚《嘉陵江报》上发表。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够看到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改造运动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乡村建设”提法并对该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章。

傅葆琛(1893—1984),字毅生,四川省双流县永安乡(今双流区永安镇)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傅世炜是清朝翰林,也是晚清知名的一位教育人士。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俄勒冈大学、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获“乡村教育”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后傅葆琛回到四川,从1937年起,他先后担任四川大学教授、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系主任、乡村建设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等职,讲授乡村建设概论、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民间读物问题等课程,培养乡村建设人才。

倘若我们仔细观察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不难发现,这是由乡村教育到乡村建设的过程。在成都的周边如新都建立新都实验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乡村建设,在温江县,同样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同时,在华西协合大学里也有乡村建设相关的课程,该校更是创办了《华西乡建》杂志,推动了四川乡村建设的发展。 FeCP/3Sb/hfM0Y8bVRtevcPHBihAH/hc08yrJRe0oFnTc/4Y89yomezBaXp+J4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