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邑县采访乡村生活期间,我还遇到了文化志愿者吴志维。他本来在成都有个很好的工作,后来因故来到了安仁镇,先是在建川博物馆工作,后在安仁成立了文化工作室,就长期扎根在这里。
吴志维早年从事媒体工作,所以他在大邑也带着媒体人的眼光去“发现”。闲暇之时,他给不同媒体撰稿,写这里的风土人情,许多外地人通过他的文章走进大邑。“在这里待久了,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哪怕是街头美食,都变得很有趣味了。”于是,他或写或画,留下这个时代的乡村风华。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乡村,城区对他而言,就好像是一个驿站。乡村的种种风物,让他着迷,故而才会执着地去发现乡间风物,他笔下的安仁镇“王林盘”是这样的:
联排的别墅环绕着一个生活广场,广场上各种文体设施齐备。各家庭院的墙上,彰显着传统的孝道文化,让人感觉此间古风犹存。
广场旁的一面十余米长的墙上,有一幅壁画让人顿时眼前一亮。蓝天下,巍峨的西岭雪山横卧,大邑的母亲河斜江河静静流淌。广袤的农田里是辛勤耕作的农夫和耕牛,水车将母亲河的恩赐带到每一片待哺的土地。近处的林盘,是川西坝子司空见惯的家园。一年艰辛劳动的结晶从风谷机中缓缓流出。庭院中央,私塾先生用浓重乡音传授着这个民族宝贵的文化精髓。村边的松树下,那位眺望远方的峨冠博带者,是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杜甫,还是《安仁道中》的陆游呢?
林盘是川西坝子的乡村最常见的风景:小桥流水,竹林里,掩映着一家家农家院落……但随着时代变迁,分布在川西坝子上的不少林盘已经逐渐消失。在这篇文章中,吴志维继续写道:
安仁古镇的王林盘,虽是新建小区,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川西传统的生产生活形态。社区广场上,一眼压水井,既给居民带来了方便,又留住了几许故乡的记忆。瞧,那个“费头子”娃儿正压水玩呢!这样的童年欢乐,唯独属于这乡间。
安仁古镇,离成都不远,离乡野很近,正是孕育文创,发酵乡愁的绝佳之地。
大邑县的特色美食众多,吴志维也会时不时写一写当地的美食,比如说王泗的庹血旺:
熟悉成温邛一线的游客,都知道大邑王泗有家庹血旺。到了这里,你不用点菜,坐下来老板都给你安排好。其他的菜,也来不及做,来这里都是吃血旺的。你看着一盆盆鲜红的血旺不停端上灶台,一桶桶米饭抬进大厅,食客们都心甘情愿自己盛饭,自己舀耙耙菜和米汤,就知道他家的血旺有多霸道了。
业界公认,王泗新场一带靠近山区,屠宰的猪通常比平坝地区的更肥,产出的猪血口味也更适合食客的口味,这是庹血旺得天独厚的优势。
像这样地方文化的挖掘,也体现了一个乡创人的文化自觉。更多的时候,吴志维一头扎根在乡村间,在大邑忙活着他的“发现之旅”,并创建了一个名为“川西坝子的记忆”的公众号,吸粉众多,这种对乡村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这才能洞悉乡村的变迁。比如他写民间灰塑艺人潘有余老先生:
在众多的灰塑艺人中,潘老是少有的能写、能画、能设计、能操作的。于是,潘老一直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出一本关于川西古建筑艺术方面的书,另一个是将灰塑技艺传授给热爱这门艺术的有志青年。他说:“我的想法很简单,怕前人的东西失传,我们应该传承下来。”在潘老的构思中,这本书,浓缩了川西传统民居建筑,特别是林盘中的民居和公馆建筑木作、瓦作、泥作、石作、篾作等技法。要让后人拿着这本书,就可以照着书做,像教材一样传承技法。他常常叮嘱徒弟:“手里的工具,要当成一支笔,把灰塑当画国画,大胆地利用明暗关系做出立体的。”
我也时常在吴志维的朋友圈“发现”其最新动向,在我后来写作乡村题材的作品时,也会有所借鉴,让我意识到自己对乡村的认知还需提升,最起码,对川西平原上的乡村风物、人物故事、习俗等等还有许多的空白。
同时,吴志维还与一些乡创机构合作,以切身经历阐释自己对乡村的认识。在一些乡村振兴培训班上,他还会讲《乡村历史文化挖掘》的课程。在他看来,留住“乡愁”,保留农耕文化,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与必然。这样的课程很是吸引人,让不少人知道,即便是穷乡僻壤的乡村,也是有历史文化可供挖掘的。
凑巧的是,有一回,吴志维和我在古镇上给一群小朋友讲如何发现乡土文化,我们先在古镇上走一走,在一些建筑或点位停留下来,给小朋友讲解故事,然后再集中给他们讲如何去挖掘、写好故事。吴志维以独特的视角来看乡土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理论到实践,吴志维一直在乡村的一线努力着。我曾想象如果是我的话,会一直这样进行下去吗?恐怕很难,至少不会像他这样坚持。对于乡村的未来,吴志维很看好,他说:“乡村正在经历的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些传统会消失,而新的风尚会形成。”所以,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乡村。
有一个学者认为,这是乡村的“地域活化”,从生活质素出发,以地方文化为底蕴,融入美学养分与手作温度,透过由下而上,草根式的公民参与,自行发酵出一系列缤纷的地方文化产业,这与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町运动”和“地方创生”,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多少有些相似之处。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上去有些缓慢,却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2022 年底,吴志维在大邑县三元场村的六坪林盘挖掘村史,经过数月的辛劳,在这里集中展示村庄的历史与文化,这样的展现方式,让村民对村庄有了新认识。这里有群宴厅、共享厨房、山货销售区等,有的建筑主体由乡土建造师梁冰设计,可看出这里具有乡土气息的村落文化。
多数时候,吴志维更像是单打独斗的武林高手,文章也是这样一篇,那样一篇,似乎不成规模,即便如此,在看似分散的乡土故事中,却呈现出自己的逻辑:乡村生活原本就是碎片化的,需要不断挖掘,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乡愁。
像刘应默、吴志维们这样挖掘本土文化的人,在川西平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