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孩子对老师的指令没反应或不配合,怎么办

本节我们将从行为记录、原因分析、应对策略和注意事项这四部分进行详细阐述。在进行案例分析和提出策略之前,我们需要补充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行为分析理论中的SE—A—B—C。

SE—A—B—C是在ABC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ABC是一种描述性行为分析方法,强调要直接、持续且重复观察孩子在自然情景中的行为,同时记录行为发生前和发生后环境中的改变。

在SE—A—B—C中,SE是背景事件;A是立即前事,是直接引起行为的导火索,与行为的发生在时间上是紧密相连的;B是孩子的行为;C是结果,是孩子行为之后立即发生的事件,是行为发生后形成的后果。具体见表3-2。

表3-2 SE—A—B—C的要素及说明

那么,作为幼儿园老师,您班上的孩子是否出现对老师的指令没有反应的情况?没有反应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案例来进行了解吧!

【案例导读】

小白是一名中班的孩子,陈老师是他的主班老师。陈老师反映小白在小班时就有点慢吞吞,到了中班后慢慢能跟上班里的进度了,但还是经常对陈老师的指令没反应、不听,需要陈老师跟他重复强调他才有点反应,不过说多了小白也会急躁起来,陈老师也不敢多说。这让陈老师有点茫然:“可能是小白不喜欢我吧,所以有时故意忽视我或者故意跟我对着干。”

背后的原因果真跟陈老师所认为的一样吗?接下来我们通过不同情景下的观察记录来做小白的行为分析。

(一)行为记录

情景一:早上在教室门口,陈老师与小白打招呼,教室里其他小朋友在区角玩游戏非常吵闹,小白没有给到老师任何回应,直接走进教室,然后去拿小朋友手中的玩具。

表3-3 行为记录①

情景二:在课间休息时,陈老师让小白把玩具收起来,有时候小白坐在椅子上不为所动,有时候小白只完成部分收拾玩具的工作。

表3-4 行为记录②

情景三:下课后,陈老师让班上小朋友把画纸交上来时,小白发脾气,不配合完成该项任务。

表3-5 行为记录③

注:SE—A—B—C表格的内容,需要班级老师在日常观察中提供具体、客观的记录,有助于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有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案。

(二)原因分析

基于表3-3、表3-4和表3-5,我们分析小白对老师的指令没反应或不配合的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一:听不清。为什么听不清?可能是环境因素(如周围环境嘈杂、同伴干扰、指令语速过快),也可能是自身因素(如注意力涣散或注意力已被其他事物吸引)。

原因二:听不懂。小白可能是自身认知能力较弱、心智发育落后,也可能是老师指令内容过于复杂等其他原因。

原因三:不想做。可能是因为生理上(如身体不舒服)、心理上(如情绪问题)的原因,也可能是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在小白的能力范围内而让小白出现了逃避行为。

(三)应对策略

对于不同可能原因,老师应该采取不同的、合适的应对策略。

①“我信息”策略是班级老师必备技能,具体内容见《融合教育实践指南:家校合作实务》。

(四)注意事项

第一,对于老师的指令,如果孩子没有及时做出反应或不配合时,请老师不要急于去批评他/她。行为背后皆有原因。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很大可能是生理原因或者是因为老师没有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一定因为“孩子要跟老师对着干”“孩子很讨厌老师”“孩子故意为难老师”“孩子太难搞了”。所以当老师们遇到类似情况时,请先冷静,然后试着去分析这个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二,行为分析要根据SE—A—B—C来收集数据,班级老师分析时如有难度可将行为记录表交给融合教育督导分析,然后共同制订策略。

第三,积极的、权威的师生关系是所有策略起效果的核心。班级老师掌握并应用I message(“我信息”策略)是支持特需幼儿的当务之急。

第四,学会学习,对于特需幼儿来说远不止于本处所写的。班级老师当尽可能从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角度出发,对幼儿的学习表现做更细致、用心的理解。 /nMZjUAUZS4hZzwPYh9fLaKDg++Y3m8coEIYZGYYKnPSAzbPpDPVlEns8nKRG5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