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同学们,你们好!

你们认识哪些昆虫?你们了解蝉、大孔雀蝶、隧蜂、蟋蟀吗?这些昆虫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夏天,鸣蝉在树叶细密的碎影间肆意欢唱,螳螂在草叶中挥动着大刀,威风凛凛……

打开《昆虫记》,这些小生灵的形态、习性、故事,随着生动有趣的文字走进我的视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小小虫子,竟是这般陌生而又亲切!

可能你觉得读不进去,感觉科学事实太多,削减了阅读的兴味,没能与法布尔“同频共振”。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更突出科学知识的刻板介绍,那么请试着去感受一下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

书中的许多篇章从悬念起笔,我常常被吊足了胃口,情不自禁地预测后续情节,预测昆虫的命运发展、故事结局、作者的实验情况等。我还会依据新读到的信息评估自己的预测,并且在反复的预测、验证、推翻的过程中推进阅读。阅读《螳螂捕食》,就能看到作者观察到的骇人景象:“在两个星期里,我惊讶地看到一只雌螳螂竟然接受了七次求婚,吃掉了七个丈夫!”雌螳螂为何先后吃掉七个同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爱恨情仇?带着对结局探寻的渴望走进文本,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在法布尔的眼里,昆虫不只是客观的研究对象,还是可爱的生命。它们有自己的生命、情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家园,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常被法布尔满怀的天趣童心打动,似乎看到了他眼里的光。他把昆虫当成自己的朋友,介绍昆虫的形态、习性、居住环境甚至掠食方式时都保持着“清新雅丽,朴实自然”的风格,没有学院派实验报告的生硬。那些说明介绍性的文字简直就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透过昆虫富有趣味的故事世界,我们跟着法布尔开启了哲学层面的思考:什么是虫性;虫性与人性有哪些相通之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法则,昆虫之间为生存而彼此残杀,我们人类又该做何选择……透过这些思考,我们可以认识到,昆虫世界也有炽烈的爱,执着的追求,更有无私的母爱,还有许多生存智慧以及族群之间的伦理常情。

我特别喜欢《圣甲虫》的故事,作者细致地记录了一只圣甲虫如何反复尝试将粪球滚上斜坡又屡次遭遇失败,后来选择平坦路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以虫性观人性,写出了圣甲虫锲而不舍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赞赏它经过更加缜密的思考,承认自己先前所做的无谓的努力,选择了平坦的路径,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任务。法布尔讨论的事物普遍存在“进”与“退”的辩证关系,何时一往无前、高歌猛进,何时理性止损、另寻他途,小小的圣甲虫给我们上了饱含智慧的一课。

我还在许多篇目中读到了作者对自然伟力的赞美。蝉,在地下的时光有四年之久,隐忍数年只为五六个星期的歌唱。在泥土中的时候,蝉找到树根,吸食树根里的汁液,默默修建自己的地下宫殿。蝉,不愧是既坚韧又高明的建筑师。蝉破壳而出,迎接新生的姿态让人感动,其歌声也让人感慨……在《灰蝗虫》一章中,我看到一次令人震撼的蜕皮过程。为了产生让旧壳裂开的推动力,幼虫的身体一张一缩,血液“一涌一退”,旧壳“沿着因生命的精确预见而准备好的一条阻力最小的细线裂开”。我似乎能够看到厚壳从那条最为薄弱的细线裂开的鲜活场景,而这条细线得益于造物主的精确预设,生命,如此神奇,如此伟大。法布尔说:“我将给予你们充分的自由,我将把你们托付给大自然这个至高无上的教育者。”在法布尔眼中,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教育者”,鬼斧神工就是其最神奇之处。作为大自然中一部分的我们,怎样矢志不渝地进行探索,怎样在自然的原则中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怎样与其他生灵和谐共处,怎样更好地使用大自然的热情馈赠……也许这些都需要我们未来不断地去学习、思考和研究。

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吧,走近昆虫,重回自然,感受法布尔对生灵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的反思,品读科学著作中丰富的人文情怀。 DZV/cfQ3XNQfqTWS8RERjkNdSi1hoIXBlqtVoIiux4Z5OMvKgiS1GVIVaknh6Q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