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颀

李颀(690?—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期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结交当代文士。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因辞官归东川。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相颉颃;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他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坻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

解析

这可以看作一首游侠诗。唐诗中号称“幽燕客”的游侠往往是虚拟的,用来寄托男儿建功疆场的抱负和慷慨勇武、奋不顾身的精神。诗中用“须如猬毛磔”一句描写这位游侠的形象,用了桓温的典故。《晋书·桓温传》说这位乱世枭雄“须作猬毛磔”,坚硬的胡须张开像刺猬一样,用来写游侠的威猛,可谓形神兼备。“黄云陇坻”就是战场,游侠从军为的是建立军功以报效朝廷,这个目的尚未实现,即“未得报恩”,所以他还得在战场上拼杀。诗的结尾四句忽然转折,听了“辽东小妇”(也是虚拟的人物)的“羌笛出塞声”,本来豪气冲天的游侠顿时陷入矛盾与痛苦之中,“使我三军泪如雨”一句概括了包括游侠在内的征人共同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满怀报国的豪情,另一方面又得直接承受战争的牺牲和苦难。诗歌写出了战争的两面性,这正是它的思想深度。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 罢官昨日今如何!

解析

诗题中的“送”字实有两重含义:一是作诗送给陈,二是以此诗送别陈。诗的结尾一句已经说清楚了:这位陈章甫是“罢官”之人,将要回故乡去。史料记载,陈章甫是一位奇士,入仕前长期在嵩山隐居,制科登第后曾官太常博士。诗写了他威风凛凛的外貌,写了他丰富的学识,还写了他高傲的心志,但最令人叫绝的是写饮酒送别场景的四句:“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虽然遭遇罢官,但陈章甫却把它看得如鸿毛一样轻,痛饮醉卧,心事就像空中那片孤云一样,高蹈物外,放荡不羁。这实际上是包括诗人在内的盛唐士人的群体精神面貌,倜傥潇洒,意气高扬,始终充满着生活的热情。这样的诗句,读来真令人神旺!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

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 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

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

敢告云山从此始。

解析

题为《琴歌》,写一次宴会上的奏琴、听琴。开头说“主人有酒欢今夕”,显然诗人是做客的身份。结尾处又交代“清淮奉使千馀里”,原来诗人要出使清淮,主人为此举行了送别的晚宴。诗写奏琴,其实只用了“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句点出曲名,并没有对演奏之事作具体描写,而是着力写听琴的效果:“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声初起,周围便一片肃静,所谓“物皆静”,即万物皆静,室内室外只有琴声飞扬。不仅四座宾客被琴声陶醉,就连天上的星星都被琴声震落了许多,“星欲稀”的夜空显得十分空旷。以气氛渲染来显示音乐的效果,手段十分高明。末句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动,“敢告云山从此始”,打算告别官场,回归自然。诗人李颀中过进士,但只做过新乡尉的小官,后来就隐退了,是不是这次听琴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呢?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

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

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

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

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

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

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

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

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

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

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

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

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 日夕望君抱琴至。

解析

流传的这首诗题目有误,正确的诗题应该是《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胡笳弄,琴曲名,来源于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其声悲凉,诗的开头八句对此作了交代,而后切入正题,着力写董大弹奏这支曲子的情景。“董夫子”三句,演奏开始,居然有深山妖精前来偷听,这是先声夺人的写法,突出了琴声不但感人,而且能感动鬼神的魅力。以下写琴声,分做三层:“言迟更速皆应手”四句写琴声迟速变化,往复回环,像空山百鸟忽散忽合,像万里浮云乍阴乍晴;“嘶酸雏雁失群夜”六句连用六个比喻,传达琴声的悲凄;“幽音变调忽飘洒”四句,出现另一境界,琴声如长风吹林,如雨打屋瓦,如树梢泉飞,如堂下鹿鸣。结尾四句回应诗题“寄语房给事”,点明他对听琴的期盼。琴声是很难用文字表现的,这首诗用了一系列比喻,把听觉具象化,造成了如闻其声的表达效果。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

此乐本是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

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

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

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 美酒一杯声一曲。

解析

这首诗与前面二首如姊妹篇,都是用七言歌行描写音乐的佳作。诗先写音乐的感人效果,有人叹息,有人泪垂。但在诗人看来,听众并没有充分领略音乐的美妙,所以他要用诗来再现音乐之美。接下来的描写用了两种手法:“枯桑老柏寒飕飗”四句诉诸听觉,“忽然更作《渔阳掺》”四句诉诸视觉。听觉靠的是比喻,较容易感知;视觉靠的是通感,需要读者在想象中把“黄云萧条白日暗”的景色转化为悲凉的乐声,又把“上林繁花照眼新”的景色转化为欢快的乐声。通感虽然不如比喻那样具体,但给读者留下了更多“再创造”的空间,也更能显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WK3qf48PbLMOkWK2lwPM2m9igIs4Ishl4OL4itt+wh7xGLk6gGF9/orTDquqQH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