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天下翕然想望风采

徐阶升任内阁首辅,在直庐朝房 (内阁办公室) 的墙壁上挂了条幅,写了三句话:

以威福还主上

以政务还诸司

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这是他的施政纲领,宣示拨乱反正的决心,竭力把紊乱的朝政引入正轨。把威权和福祉归还皇帝,把政务归还政府各部门,把官员的任免和奖惩归还公众舆论。意图是很明显的,向朝廷上下表明,决不成为严嵩第二,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严氏父子专擅朝政的局面。同时代人唐鹤徵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徐) 阶尽反 (严) 嵩政,务收人心,用物望严杜筐篚,天下翕然想望风采。”唐鹤徵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他的观点。

其一,徐阶与严嵩共事,下级官员馈赠贿赂,虽然没有严嵩那么多,数量也不少,他都照单全收。他向别人解释其中原委:如果拒绝,恐怕以自己的高洁反衬出严嵩的污秽。日子一长,人们也就不再非议了。

其二,当他成为内阁首辅以后,改变严嵩的专断独裁,邀请内阁次辅袁炜一起办公,共同为皇帝票拟谕旨。皇帝知道了,以为不妥,只须首辅一人票拟即可。徐阶解释道:事情出于众人合议比较公正,而公正是所有美德的基础;独断专行就是自私,而自私会导致百弊丛生。

其三,言官极力抨击勾结严氏父子的大臣,皇帝对此很反感。徐阶委婉地讲明道理,缓解了他的怨气,保护了言官。

其四,皇帝和徐阶谈起人才难得,徐阶侃侃而谈:自古以来常言道,“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最大的奸佞貌似忠诚,最大的欺诈貌似诚信) ,能够知人善任,便是哲人。因此当皇帝最困难,要想把困难转化为容易,只有广泛听取意见一个途径。广泛听取意见,就等于有人为我化解穷凶极恶,为我揭发隐匿的实情。

可见徐阶对于治国、用人,是很有想法的。但是皇帝依然痴迷于玄修,局面难以改变。正如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所说:“严嵩去职虽已三年,但人们对嘉靖的批评依然是‘心惑’‘苛断’和‘情偏’。然而他对这些意见置若罔闻,明明是为谀臣所蒙蔽,他还自以为圣明如同尧舜。”

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刚直不阿的海瑞,向皇帝上《治安疏》,以无所顾忌的姿态,锋芒毕露的文字,批评皇帝清虚学道,潜心修醮,以至于二十多年不上朝理政,导致纲纪废弛,吏治败坏,民不聊生。“天下因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尽而无财用也。’”他指出:臣民不对陛下讲真话已经很久了,官员们“愧心馁气以从陛下”,“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陛下一意玄修导致“心惑”,过于苛断导致“情偏”。大臣为了俸禄而阿谀奉承,小臣由于畏罪而唯唯诺诺。为此,冒死进谏,希望陛下“幡然悔悟”,洗刷“君道之误”。

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评,自视甚高的皇帝无法接受,此公自比尧舜,书斋也以“尧”命名。海瑞却说他连汉文帝都不如,气得他浑身发抖,狠狠地把奏疏摔到地上。过了一会儿,又把它捡起来,要看看后面还写些什么。阅毕,勃然震怒,命令身边的太监黄锦:把他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黄锦告诉他:海瑞自知触怒皇上必死无疑,诀别妻子,抬了棺材来上朝,不会逃跑的。还说:看他的为人,刚直有声,为官不取一丝一粟。听了这话,皇帝平静下来,再三阅读奏疏,叹息道:真是忠臣,可以和比干相媲美,但朕并非殷纣王。随即给内阁首辅徐阶写了密谕:“今人心恨不新其政,此物可见也,他说的都是。”一向听不得批评的此公,居然破例承认海瑞“说的都是”。这不过是私底下的坦言,只有一个人知道,为了维护皇帝的威望,他不能承认错误,一定要处死海瑞。

徐阶赞成海瑞对皇帝的批评,这从他不久以后代替皇帝起草的遗诏,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直白地说出来,局面反而不好收拾。摸透皇帝脾性的徐阶劝解说:海瑞这样的草野小臣,无非是沽名钓誉,陛下如果杀了他,恰恰成就了他,在青史上留下英名。不如留他一命,使他无法沽名钓誉,也显得皇恩浩荡。但是皇帝依然要徐阶拟旨,处死海瑞。徐阶再次直言劝谏:“臣岂敢成陛下杀谏臣之名。”终于打消了皇帝欲杀海瑞的念头。吴履震《五茸志逸》记载此事,有一段生动的文字:“海忠介 (海瑞) 之批鳞也,世庙震怒,绕殿行竟夕,拔面上肉刺都尽。照华亭 (徐阶) 议斩之。华亭请其疏下,迟数日不拟。上督促至再,华亭俯伏泣曰:‘臣岂敢成陛下杀谏臣之名。’上怒始解。”这是徐阶可敬之处,他有“保全善类”的秉性,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由于他赞成海瑞的政见。

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十二月十四日,皇帝朱厚熜逝世,他的遗诏,并非生前口授的,而是徐阶和张居正起草的,反映了徐阶的政见,也反映了海瑞批评皇帝清虚学道的意见。遗诏的基调是让已故皇帝做自我检讨,对痴迷道教的错误有深刻的反省,为那些反对清虚学道而遭到惩处的官员恢复名誉和官职,严厉惩处帮助皇帝玄修的道士,停止一切斋醮活动。这些话,一看便知不是朱厚熜愿意讲的话,而是徐阶假借“遗诏”的名义发布自己的政见。

十二月二十六日,隆庆皇帝朱载垕即位,他的登极诏书,也是由徐阶与张居正起草的,基调和遗诏完全一致,主要倾向依然是拨乱反正:起用反对玄修而遭到惩处的官员,严惩参与玄修的道士,停止斋醮,破格提拔人才,裁减冗员。

嘉靖、隆庆之际的政治交接,徐阶处理得巧妙、妥帖,既拨乱反正,又避免了“改祖宗之法”的非难。徐阶确实配得上“杨廷和再世”的美誉。 Rn573s7CiWT03P8QFSwfDukoh4iZXkrHKnFmTeXtp+REn/YEAdTZ8kmyyl/1zPO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