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世界地图,人们会发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及古代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同一纬度;再细细研究观察,还会发现四大古人类文明,由西向东分布于尼罗河流域、“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恒河流域,与中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一致,同人们习惯上理解为华夏文明之源的黄河流域略有偏差。而黄河文明又与上古文明起源之后的古罗马、古希腊、奥斯曼帝国等相对在一个维度线上。
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生命起源、文明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长江、黄河在地图或地球仪上,看似相差不远的纬度偏差,具体到上古时代的华夏大地则相距甚远。生命的起源,离不开温度和水分,长江两岸的亚热带地理气候,决定了长江流域比黄河流域更适合生命的诞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与发展。
丹阳湖,地处长江中下游三江交汇之区,襟三江而带五湖,东临大海,西纳百川,扼南北津要,古为大泽。这里是古雷泽,周边有古南岳、古釜山、古昆仑、古黄池、古历山、古宝岱、古烈山、古涂山、古方山、古荆山、古居巢、古吴国、古丹阳……
丹阳湖周边,古代有文献记载是大禹治水的重地,古楚、古吴的发祥地,多有文人称之为“帝乡”。这里至今传承着依稀可见远古文明习俗的民俗风情。
几千年来,由于黄河文明的崛起及政治中心西移、北迁、中原化的影响,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方学者所著《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失传后,一些北方大儒所编写的历史便成了正统。尤其是秦朝“焚书坑儒”、元代“去汉化”等北方政权政治因素对南方文化的摧残,加之南方较多雨水的自然浸蚀、泥土的覆盖,使长江流域文明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越来越多长江流域考古的重大发现,长江文明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得到了公认。然而,对长江文明是华夏文明之源、丹阳湖文明是华夏文明之主源流则还是鲜为人知。丹阳湖,直至明代仍有数千平方公里,位居“五湖四海”中古“五湖”之第三位,但是,至今还没看到有学术报告、书籍或教科书上,系统地描绘出这一古丹阳大泽的地图。
《丹阳湖古文明探寻》一书,就是从介绍丹阳湖周边的历史地貌、文化遗存入手,引用历史文献阐述丹阳湖文明,依托考古发现进行学术论证,分析民风民俗研究历史传承,提出了“丹阳湖文明”是华夏文明之主源流的大胆设想与论述。
《丹阳湖古文明探寻》一书的面世,可能在学术界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挑战,希望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立足角度的局限性,更由于本人并非考古研究专业人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差错或疏漏,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该书在资料收集、文章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市博物总馆黄莉莉、南京市高淳区文联卞洪广、中国文保基金会华人家谱基金管委会王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奉祥,马鞍山市于占娟、刘宏安、陶许连等人的关心帮助,参考、借鉴了部分网络图片、文字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