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财小贴士

养儿果真能防老?

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平时储粮、以度寒冬。子女越多,耕力越足,而等自己年龄大,下不了田了,再由子女奉养。如同1000年前,宋朝人陈元靓所说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天经地义、根深蒂固。又因儒家的核心理念“孝道”,子女要爱父母,要养父母,所以“养儿防老”就成了儒家的根本之义,也支撑着整个中国文化圈数千年的养老体系的中心思想。

只是,时下年轻人是在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陪伴下成长的,或者是爷爷奶奶代为看顾,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虽然事后得到父母弥补式的溺爱,但他们却已经习惯被物质敷衍和安抚,他们容易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对父母的态度也由于沟通不良或疏远而表现出淡漠。更有甚者,父母只是提款机,只有供需的物质关系,没有情感的成分存在。

忙碌的父母大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托付给同住的长辈、学校老师,或者补习班和安亲课辅班的老师。孩子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难题时,都由其他人代为处理,那么子女怎会将情感不如其他人的父母放在心里?父母又怎能奢望这样被忽略的孩子将来能奉养自己呢?

而且在少子化的今日,子女要负担父母两人,以能力上来说也是有所不逮。

故事里,主角的好友陈嘉璋认为现在的孩子个个自我意识高涨,父母给予他们的一切简直像是欠他们的一样,孩子不珍惜唾手可得的一切,也不懂感恩,再加上他们面临强烈的竞争与生存的压力,根本没有余力及心思供养父母,因此养儿又怎能防老?

所以我们是否要为自己准备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等年长后不用期盼儿女们“孝敬”回报呢?在金融市场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要通过金融市场来解决养老问题?不能只懂得把钱存进银行,而不知道通过购买基金、保险、股票等方式实现货币保值增值,在通货高速膨胀的今天,100万元存款30年后,实际购买力恐怕缩水成20万元。

不过购买基金、股票是有风险的,并且风险无疑会比储蓄更大。我们不能奢望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像经济学家那样有投资眼光,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实现货币增值,并在未来解决养老问题。更何况,在财富分配本身不公的现实条件下,很多普通家庭并没有闲钱去投资解决养老问题,解决现实生存压力肯定比解决养老问题更迫切。

无论利率如何落后于CPI,银行机构中总会有一部分储蓄是基本不流出的。这部分资金的专业说法叫做“强制性储蓄”(准备金),其中绝大部分是普通百姓的养老、保命钱。如果鼓动老百姓的养老、保命钱流出银行并进入股市楼市,在没有财经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很容易使普通百姓的财富再次被掠夺,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所以,由社会、国家来统筹养老应是个重大议题,但“老有所终”的社会福利由于种种原因也不尽如人意。

在此背景下,普通百姓寄希望于养子防老,不仅受传统习俗影响,更由于形势所迫。他们本不想拖累子女,但这种养老问题的代际传递,其实是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可是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我们这代都快养不起父母了,指望儿女养我们,可能吗?

由“啃老族”谈到快乐退休的“五老”

父母是子女的前线,子女未必是父母的后方;父母是子女的本金,子女未必是父母的利息。

时下有个新名词“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啃老族”年龄通常在20~30岁,虽已成人,却仍未“断奶”,且花销不菲。他们或不愿吃苦受累赋闲在家,或收入微薄不够挥霍,便依靠父母买单。在这种“啃老”人群中,他们有些已经成立家庭,甚至为人父、为人母,但仍然不遗余力地盘剥自己的父母。

“啃老族”不断壮大,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因素。西方人遵循“接力”式养老模式,子女父母间保持相对独立,孩子成人后就要自立,但没有养老义务。而国人则遵循“反哺”式养老模式。但年轻子女由于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冲击,他们享受了权利,却忽视了赡养义务,只求索取却不知回报。于是,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老年人自然也就成了被子女“抛弃”的一代。

面对“啃老族”不断壮大,我们应在“空巢养老”来临之前做好规划。只有口袋里有“过冬的粮食”,退休后才会过得有尊严。而要拥有“过冬的粮食”快乐退休,至少要有“五老”支撑。

其一是老伴。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少年夫妻老来伴”;同时,还有另外一句,“儿孙满堂,不如半路夫妻”。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老伴是你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

而所谓的“老伴”,指的就是人老了互相之间需要有个伴的照应。从年纪轻轻时开始,因为爱情,两个人走到一起,每天朝夕相处,建立起最为亲密的关系。携手走过几十年后,夫妻两人由原来的如胶似漆,变成后来的相濡以沫,可以说,彼此之间互为世界上最了解的人,也是最体贴的人。

“老伴”不仅仅能够提供饭菜、衣物等物质上的照顾,还方便于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人到老年,能够有一个相知相爱的伴侣,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牵着你的手一起慢慢变老”,听起来充满浪漫之情,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养老方式。一项关于养老的调查显示,53.2%的受访者认为能给予自己帮助的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而45.4%的受访者认为,老了之后,能给予自己最大帮助的依旧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只有19.2%的人认为要靠孩子养老。

在这个“空巢养老”时代,即使有足够的金钱,没有老伴陪伴的老年,注定也不会幸福。目前,“老伴去世之后,另一半也很快追随而去”的现象就是最佳例证。

其二是老房。

养老是靠儿子,还是靠房子?随着老龄化社会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显得急不可待。

不言而喻的是,儿子是越来越不靠谱,相对来说,人搬不动、抢不走,且具有升值潜力的房子,才可能是为养老提供支持的坚强大后方。10年前,美国老太太为中国人带来了“按揭贷款”的理念;10年后,她又开始告诉中国老太太要学会“倒按揭”——以房养老。

还付完银行住房贷款之后,美国老太太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62岁时,她向银行申请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此后,每月她就多了几千美元的收入,过上了安逸的老年生活,潇洒地遨游世界各地,尽情观赏各地美景……银行则等着老太太去世后,把房产收回。

有一套房子,不仅可以保证自己年老时居有其所,而且还可以保持最起码的尊严,不用与子女挤在一起看他们的脸色,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老年生活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不至于在儿女不管不顾、自己没有积蓄且理财不善的情况下,过着凄惨的生活。

其三是老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相信对这句话,老年人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此时,倒不是身体不健康会影响工作,而是可能让你背上沉重的医疗负担,进而蚕食原本有限的养老费用,使得晚景更加凄凉。

正如美国有句谚语:贫与富,只在一场大病之间。其实,这句话与咱们中国另外一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精神”。这不是危言耸听,从现在普通人触及不到的天价医药费就可以看出端倪。

2005年,当物价还没有上涨到今天的高度时,一位患者在哈尔滨某医院住院的66天中,就花费了550万元,舆论惊呼为“天价医药费”。随后不久,深圳发生了相似事件,一位患者在深圳某医院住院119天后不幸病故,其医疗费用却依旧高达约92万元,如果再加上医院推荐家属自费购买的药品费用,总支出竟然高达120多万元。

随着CPI的步步升高,医药费这把悬在人们头顶上方的利剑,正在渐渐落下。而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日益衰老、抵抗力和免疫力走向衰弱的老年人,正处在剑尖的下方,也是最需要医疗的群体。

保持健康的身体,不仅可以减轻老年人身体和精神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还能大大减少高昂的医疗支出。把这部分钱节省下来,用来改善老年生活,岂不是一举两得!

趁还来得及,上班族的中青年,如本书的主人公徐中博和太太郑凯琪,在30岁左右时,就应该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为老年生活夯实根基。

其四是老友。

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题。对养老来说,也是如此,物质基础诚可贵,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价”也高。有时候,人们的生存更多不是依靠物质,而是依靠精神上的愉悦和一种意念来维系。

精神上的愉悦,既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看电影等活动获得,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中实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难免会面临许多转折与低潮,此时,如果没有朋友在身边鼓励和扶持,也许就挣脱不开、跨不过去。

就此而言,朋友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人到老年退休在家,最害怕的莫过于孤单。如果有几个相知很深或谈得来的老年朋友,相互分享生活和思想中的点点滴滴,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其五是老本。

无论是老年生活,还是其他人生时期的生活,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换用一种更通俗的表达,那就是: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金钱。

年轻时,我们可以通过工作获得生活所必需的成本。年老时,我们失去劳动能力,而且绝大部分人又没有退休金,仅靠养老保险并不足够。

因此,在年轻时,我们就应该未雨绸缪,为老年生活安排足够的成本。如此一来,才不至于向子女伸手,过着既衣食无忧又体面尊严的生活。

是时候开始思考养老的问题啦!

当陈嘉璋建议徐中博进行长期人生规划时,遭到徐中博的强烈反对,并视为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蔑视。

事实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反应可能与徐中博如出一辙,我们对现在的收入颇为满意,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认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自己最终肯定会“老有所养”。

希望是人世间最美好,却可能也是最残忍的事情。在人口老龄化之风越吹越浓的今天,你能否安然度过老年时光,还是一个未知数。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将达到80岁以上。如果60岁退休,至少还要度过20年的无收入生活。以夫妻两人平均每月3000元的生活费计算,20年需要72万元。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数字可能更大。

当然,即使“更大的数字”可能还不是全部数字。退休之后,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之外,老年人还不得不面临潜在的医疗费用支出。根据中国卫生部门统计,目前,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推断,储备30万元的医疗费用,并不算多。

将生活费和医疗费加在一起,预示着我们至少要储备100万元的养老金,才不至于导致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下滑。

100万元,对于每月手拿数千元的工薪一族来说,可能意味着20年不吃不喝并且不能旷工迟到的结果。也许,这个数字让他们大吃一惊,且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胆战心惊,却不足以让年薪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中产阶级们,感到丝毫的危机感。

但现实往往比我们的想象要残酷。表面看起来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多集中在收入高、消费也高的一线城市,在这种“呼吸都要花钱”的地方,可想而知,养老费用势必也会水涨船高。

至于“水”涨到哪里,“船”高到何处,现在仍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不过,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叫钟伟的教授,却口出惊人之语:“一个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将需要300万~500万元才能度过余生,而类似京沪穗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如同一颗重磅炸弹,“1000万元不够养老”掀起的浪花和涟漪可想而知。令绝大部分人绝望的天文数字,让正值壮年的白领们忧心忡忡,开始为自己的老年光景担心。

在一个明显感到压力的社会中,人们的情绪更容易因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变得不再理性。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会发现“1000万元不够养老”的说法难免有些偏激,并不具有普适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种养老方式。就连钟伟教授自己也表示:“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我在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这是我给我自己设定和想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同时,一批专家学者也纷纷指责“1000万元不够养老”之说,认为其缺乏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或许,“1000万元不够养老”之说的确有些言过其实,不过,一个任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速度在增加,一个人在青壮年期积攒下的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是一个让人艳羡不已的身份;10年之后的90年代,万元户不再稀缺,10万元也只能算刚刚起步;21世纪初,百万富翁才能崭露头角,可是时过境迁,将目光转换到现在,100万元在一线城市连一套房都买不到。

试问,你现在存下的“全部家当”,等到30年后养老之用时,还会被当成“一盘菜”?

也许,在你对未来的自信受到打击时,又会举起另一张“养老盾牌”——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

不是存心打击你,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保体系并不十分健全,社保基金存量更是严重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覆盖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五项的社会保险基金累计节余,约有1.5万亿元,不足10%的退休人员25年的养老所需,即90%的养老金尚无处可寻。

未来,老龄化的步伐会越走越快。可以推断的是,养老金的缺口也会进一步加大,依靠政府保障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愿望,并不靠谱。

看来,要想实现“老有所养”的退休生活,给自己的未来增添更多的安全砝码,无论你是毕业刚刚走入社会的“新鲜人”,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坚力量”,都是时候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啦!

节俭者必不致贫

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曾说过:“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许多人在准备养老金时,都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分不清楚必要和非必要的消费,总认为现在的一切支出都是非花不可。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会影响财富的累积。有的人只求三餐温饱,有的人却要大鱼大肉外加视觉享受才觉得有饱足感;有的人只要有可以挡风遮雨的地方居住就满足,有的人却要住豪宅才有安全感;有的人安步当车,有的人非名车不开。其实没有必要为了面子问题而打肿脸充胖子,因为他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只是过客,为了一名过客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值得吗?

对此,我们只能说,浪费者终难久富,节俭者必不致贫。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对节俭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节俭的人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因为他们会在计算利害得失后,才小心翼翼地拿出钱来,还会千叮咛万嘱咐,要对方千万别浪费他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可不是吗?血汗钱耶!谁会希望辛苦的代价付诸东流?

要将原本想花却不该花的钱省下来,一定会造成内心不小的拉锯战,这时一定要狠下心来,不去听欲望的声音,想办法说服自己,为将来打造一幅美景,并努力实现,让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

将非必要的开销节省下来,用在必要的地方,不仅能减少准备养老金的压力,更能改变饮食习惯,让身体更健康,如此养老金才有准备的意义。

真实的拥有才是资产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曾说过:“富人买入资产;穷人只有支出;中产阶级买入他们以为是资产的负债。”

曾有新闻嘲讽时下年轻人的消费状态,指出不知节制的行为造成“一样薪情,两样心情”。同样一份薪水,为什么会有两样不同的心情呢?喜欢当卡奴的人,在拿到薪水后,就得拿去还款,所以收入等于支出,哪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呢?而平时节俭的人,在拿到薪水时,就可以用少部分来犒赏自己,这时的收入减支出等于储蓄。

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在购买物品或投资时,都会优先考虑是否具有保值的功能,他们会确保买进来的是资产而非负债,不做无谓的浪费或投资,而且有一分钱才做一分事,虽然态度保守,却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不管手边有多少钱,都不要让这些钱成为负债,真实的拥有才是资产。 NPTMpwkGpkOEGSri4fSHcOxvG2betUSLMhwFDNw7840eEuuEYpFNMLdoQAUeX8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