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理财这件事情上,地区不同,人们的选择也往往有所差别。
有人对京沪穗三地人的理财方式,作过以下经典总结:如果有一元钱,北京人会全部存到银行里;上海人会把一半存到银行里,另外一半进行投资;广州人则不同,他会向其他人再借一元钱,拿两元钱做投资。
与其他两个地区的人相比,北京人理财方式的保守程度可见一斑。无疑,储蓄是最传统的一种理财方式,钱存在银行里短期内最安全,但长期来看的话,则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钱越早被使用,就越有价值,经济效用也就越高。我们将钱省下来存入银行,其终极目的无非是想通过储蓄为未来的享受创造条件。不过在通货膨胀的状况下,延迟享受的结局,很可能是减少了享受。
减少享受事小,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调,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可能不会保值增值,而且会“越存越少”。即便是在通货膨胀的预期下,银行存款利率不断提高,但其涨幅仍旧跟不上CPI的涨幅。
2010年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1%,跨入国际通行的通胀区间。对此,《华尔街日报》为中国百姓算了这样一笔账:中国5月份CPI比前一年上涨了3.1%,这意味着,一年前以2.25%的年息储蓄的人们,手里的钱实际上已经缩水了一大块儿。
2010年10月21日上午公布的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0年9月,CPI同比上涨3.6%,创23个月新高。
其实,早在2010年2月份CPI同比增长2.7%,首次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时,就有人算了一笔账:以现行利率计算,如果在2009年2月将1万元定存一年,2010年2月到期后,连本带息可取出10225元。但由于2010年2月CPI同比上涨2.7%,这10225元如果用于日常消费,仅相当于一年前的9955元,比当初存入的1万元贬值45元。
如果银行利率不能高过通货膨胀率,那么就意味着,存款者财富缩水,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
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众人皆知,但是否低于物价的上涨幅度,官方并没有用连续的数字进行证明。但是,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的是,10年前,1000元可以解决的日常生活开支,现在差不多需要5000元。
另外,即使按照官方CPI数据与存款利率相比,1978年以来,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只能勉强与CPI持平,即真实利率平均为0。如果再扣除利息所得税,平均税后利率更是低于通胀率,即税后真实利率为负。
因此,尽管30多年来人们收入增长很快,但以生活成本计算,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生活在负利率环境中,手中有钱的人更惧怕将钱存入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5月,银行存款虽增加1.08万亿,但同比少增加2528亿元,增速正在趋缓。显然,受负利率影响,人们的储蓄热情正在走下坡路。
在负利率时代,存款实际收益在缩水,少握现金,多参与投资活动,用增加的投资收益来抵御存款利率的收益损失是明智的选择。在这点上,中国人并不傻。
1999—2000年,国内发生了第一次资本大规模从银行到投资市场的“搬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统计数据,1999年7月、10月与11月均出现居民储蓄负增长,全年居民储蓄增加额比1998年减少近900亿元。此后的2000年,居民新增储蓄在5月、7月与10月也为负,全年减少高达1500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A股市场涨跌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上证综合指数在1999年、2000年分别上涨了19.18%、51.73%。
2006—2007年,相似的情况又再次发生。2006年,居民储蓄负增长959亿元,2007年更是高达9589亿元。其中,2007年的4月、5月、7月至10月的6个月中,居民存款相继出现负增长,2007年10月变化更为剧烈,居民存款减少超过5000亿元。
此时,上证综指涨幅更是惊人。2006年上涨幅度高达130.43%,2007年股市更是创出历史最高点6124点。
历史不是由巧合构成的,却有规律可循,银行利率低致使居民资本从银行“外逃”,投向资本市场,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这就是总结两次事件之后得出的规律。而且,在两次“搬家”事件中间,2001—2005年的上证综指表现确实较为糟糕。
对此,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报告也可以“作证”。根据统计局报告分析,少增加的居民储蓄存款主要分流到四个方面:一是股票、基金、国债、企业债和保险等其他金融资产投资,二是居民消费支出,三是房地产投资,四是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
正如经济学家白哲特所说的,“英国佬可以承受许多事情,但却承受不住2%的利率”,“当利率下降到如此微薄的水平,人们就会用千辛万苦攒下来的积蓄去投资-比如一条通往勘察加的运河、一条去沃切特的铁路、一个让死海复活的计划以及一家往热带运输冰刀的企业”。
低利率逼迫越来越多的资金离开银行,更多的投资者开始踏上寻求更高回报率的投资之路,不要犹豫,赶快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吧!否则,你只能看着别人手里的钱通过投资渐渐变“胖”,而你手中的钱却待在银行里渐渐变“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