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脊椎动物中,除了蚂蚁、蜜蜂等几种很少的社会性昆虫外,大部分都是不抚育后代的,比如鱼类等动物。有人认为那些都属于低等动物,并认为那是它们在自然进化中赖以延续的弱者的生存策略,即由于它们无论年幼还是成年,都随时随地有被消灭的危险,所以其种族就大量繁殖(有的一次就能生育几百上千、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然后就不管不顾,任凭后代在出生后自生自灭,适者生存。
而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会哺育、照顾幼崽的。抚幼是它们普遍具有的传宗接代本能的一部分。
它们大多数是由直接负责生育的雌性来承担这方面的责任的,也有少数动物是由雄性来承担抚幼的工作,比如雄性企鹅要花两个月时间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把企鹅蛋夹在脚尖和育雏袋之间,孵化出小企鹅;并且在小企鹅出壳后,也是父母轮流用反刍的食物喂养它们,直到幼鸟成年,能够自己去寻找食物。而海马,则是在雌性将卵子产到雄性的育儿袋后,雄性海马释放精子使那些卵子受精,然后由雄性怀孕并生育、抚养后代。还有少量的其他动物,雄性也承担很多抚育后代的工作,比如狼和绒猴。
大多数动物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养,但是也有集体抚育后代的,比如蜂、蚁、狒狒、大熊猫和狮子等动物,都会有集体育儿的行为。
动物抚育后辈的时间通常都不长,幼崽有了自食其力的本事,就会主动或被动地自谋生路去了。比较例外的,是与人类看上去很像的猩猩,据说它们照顾孩子的时间可以长达 7 年。
自然界中的动物,即使幼崽是被先辈抚育的,一旦成年独立了,相互就不再有特殊的关系了。因此,除了群居动物中有少量的老弱者得以在群体生活中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之外,基本是没有晚辈为它们养老的现象的。极端的情况是,甚至有种“宽足袋鼩”,雄性在交配完毕之后就会直接死亡,根本不存在被后辈赡养的前提。
而人类在抚育后代方面,是很尽心尽力的,会照顾后代很多年。甚至在子女成年后,特别是现在,仍然会出现很多的“巨婴”现象,以及“啃老一族”。
人类抚育后代的工作,一直以来通常都是由母亲担任的,但是现在也开始出现“奶爸”现象,由父亲主要承担抚育后代方面的责任。
“孝顺”是在前辈与后辈的关系这方面,人类创造出的强化后辈养老观念的,是与其他动物有最大区别的人类道德概念。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依靠这种观念,维系着其群体中老人的物理上的生存和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际交往越来越少,后辈对前辈的孝顺的观念也有可能越来越淡,而当社会、国家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之后,这种观念存在的必要性似乎也降低了。其实,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建立在血缘之上的前后辈关系,如果有足够的感情交往来维系,其效果比道德观念的约束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