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针刺的机能调整与镇痛作用原理

依据“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可以解释:针刺的机能调整与镇痛作用原理。

(一)机能调整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医务工作者就以实验证明了针刺具有机能调整作用。如:心电图方面 3 组不同反应之有趣点是:心跳减慢组与心跳加快组两者相比较,前者的针前心律是每分钟 75 跳,而后者则为63 跳。即针前心律较快者可因针刺作用后变慢,平均每分钟减慢 6 跳。而针前心律较慢者可由针刺作用后增快,平均增快 6.6 跳。而心律变化在 3 跳以内或无变化者则其原来心律平均每分钟则为 70.2 跳。从有变化的人数来看,以心包络经的内关穴为最多(75%),其次则是心经的神门穴(71%)。如果考虑到周身除了分布着来自脊髓的感觉神经外,还有大量的与血管伴行的呈环状分布并形成末梢网的自主神经,则这一问题就不难解释。

“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认为,由于心脏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支配,而其神经与效应器(心脏)之间存在有 200 ~ 500 埃的间隙,这一间隙正是经络(心包络经、心经)通路,故经络通路的生物电传导在此处可同时激发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从而高级中枢参与并调节着这个过程。

(二)针刺镇痛

“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认为,神经和经络两路生物电在神经末梢部位(经穴)交叉传导,若一方持续传导,另一方势必受阻。传统医学中的“通则不痛”和“不通则痛”均就经络“通”与“不通”而言。针刺经穴,可疏通经络通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在手术(伤害性刺激)过程中,手术区可发生电位改变(损伤电位),其负电位可沿传入神经向高级中枢传导;针刺经穴,经穴部位也发生电位改变(损伤电位),其负电位可沿经络通路传导。这两路负电位传导,在神经末梢部位(经穴)交叉相遇,根据电“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性质,可解释:针刺经穴产生的负电位干扰或阻断手术区负电位的向心传导,从而使手术区部位的疼痛感觉减轻或消失。

大量针麻临床资料表明,成功地完成一个针麻手术,一般要具备下述 8 个因素。

1.经穴选择

在针麻手术实践中,可以发现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后,有 60%左右的病例可在相应的体表出现痛觉迟钝区域,这些病人的针刺镇痛效果较好,腹肌亦较松弛,对内脏牵拉反应抑制作用也较明显。

从针麻肺切除手术效果的临床实践看出,无论是镇痛还是调节生理扰乱,按照“循经取穴”和“辨证施治”原则设计的多对穴位组的针麻处方效果都比较好,这可能是这组处方比较全面地考虑到手术的镇痛和调节生理扰乱的问题,也说明了按照中医学理论设计针麻处方是正确有效的。当然,多对穴位组的针麻处方取穴过多,操作繁复,必须进一步减少穴位,精减操作。但从 1 对穴位组的针麻效果不及多对穴位组的事实也告诉我们:不能单纯强调精减穴位,而是应该按照针麻手术的要求,从镇痛和调节生理扰乱 2 个方面,合理地配备一定的有效穴位。

2.得气感传

务必刺中所选的经穴,并沿其经络通路形成负电位传导。

从已报道的实验资料看出,针刺“得气”必定伴有肌肉的收缩和肌电的发放。

3.刺激参数

求得经络通路负电位传导的强度、频率能阻断手术区所伤及神经的向心传导。

神经纤维上传导冲动的频率有可能达到 1000 次/秒以上,而在突触处由于化学传递过程的发生和恢复都较缓慢,通常每秒只能传递 100 次左右,频率再高就难以响应。

电针刺激参数研究的实质在于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人体产生充分的、适宜的、持续的针感。而在动物实验方面,凡是电针镇痛有效率高的大部分集中在刺激强度较大且刺激频率较高的实验组。在最大耐受强度下,连续波和起伏波与频率 100 次/秒配合时镇痛效果较好。这表明在突触处(经穴部位)对抗神经每秒只能传递冲动 100 次左右。

4.诱导时间

实验表明,针麻需要一定的诱导时间。在这个诱导时间内,由于经络通路的生物电传导,也激活了体内多个神经介质系统,从而释放出一定量的镇痛物质。

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电针刺激可以激活体内多个神经介质系统。一方面,它使中枢 5-HT、内啡素和乙酰胆碱(ACh)的释放程度增加,加强了针刺镇痛效应;另一方面,它又使脑内儿茶酚胺的更新速度加快,后者起着拮抗针刺镇痛的作用。当体内上述促进针效的因素活动增强而占优势时,针刺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反之则针效减弱。

机体释放镇痛物质,是机体对疼痛刺激的一种防御性保护性反应,是生物生存的本能。

关于诱导时间的研究大体是一致的,即:①电针需要一定的诱导期。②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术的诱导期是有差异的,但可能是大同小异。③从目前临床来看,诱导时间 30 分钟内是适宜的。④多数人认为诱导时间过了 30 分钟,再延长也不提高针麻效果。不留针针麻手术诱导期在 30 分钟内,已在大、中、小手术中获得成功,说明针麻临床诱导期在 30 分钟内是适宜的。

5.镇静药物

精神刺激常使人对电流刺激的敏感性升高。为能够降低神经通路的兴奋性传导和使人接受较强的电针刺激,针麻前宜辅用镇静药物。

6.手术操作

针麻手术操作,特别要求稳、准、轻、快,尽量避免重复操作,以使手术区负电位的向心传导降低到最低程度。

7.心理因素

针刺麻醉既有物质因素的作用,也有心理因素的作用。人的心理因素在针麻全过程中起着能动调节作用。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有其物质基础,这主要是通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实现的。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积极的、乐观的、镇定的情绪可以抑制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或者削弱这种疼痛的强度;消极的、恐惧的、焦虑的情绪,可增强来自手术创伤的疼痛刺激的强度。同时大量的针麻临床实践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调动机体的潜力,增强针刺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血压、脉搏、呼吸等相对的稳定,不发生或减轻内脏牵拉不适感,使肌肉松弛;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削弱针刺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诱发或加强内脏牵拉不适感,使肌肉紧张。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极度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度热忱的优良作风,可以对病员大脑神经活动发生良好的作用,提高针麻效果。

从“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看心理因素与针麻效果的关系,则是良好的心理状态可稳定或降低患者神经通路传导,避免因非良好的心理状态而导致神经通路的紊乱或增强传导。

8.辅助用药

针刺镇痛是相较而言较为温和的生理学镇痛方法,并且它还兼有调整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应。然而,也正因为它是一种生理过程,从痛与镇痛的生物学意义上看,针刺不会导致机体的痛觉机能消失殆尽。换句话说,针刺镇痛不全有生理学上的必然性。对针麻作出适度的评价,并不因此而降低它在麻醉学和外科学上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针麻作为一种有特点的、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应配合适当的药物。采取针药结合,以提高针刺镇痛效应,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由于针刺是通过调节机体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而起作用,一般情况下不能完全阻断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信号的传导,因此单纯针麻在不少场合下是镇痛不完善的。实践证明,针刺与各种形式(硬膜外、局麻等)的小剂量麻醉药物相结合就可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针刺时若选用适宜的辅助药物,也可明显地提高镇痛效果。关于针刺复合麻醉的优势,一是镇痛效果被大大加强。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手术中处于清醒但基本无痛状态,针刺复合麻醉还可减少术后痛的发生。二是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药物副作用也随之减少。例如肾移植术或胃大部切除术时,硬膜外用药减少一半左右。三是麻醉效果优良率与手术成功率提高。如新喉再造术由于采用了针刺复合麻醉或充分利用患者清醒的有利条件,及时酌情调整新声门的松紧以利于发音,便于手术操作的改进,麻醉优良率达 98%,发音、吞咽和呼吸功能的成功率达 100%。大脑功能区及深部手术危险性大,致残率高,操作难度大,但在针刺复合麻醉下手术成功率达 98%。四是手术中生理干扰小,副作用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如在针刺复合麻醉下施行肾移植时,循环功能受影响较小,术后移植肾开始恢复泌尿的时间明显提前。经过 40 年的探索,终于形成了较单纯针麻更为优越而且适合于多种类型手术的针刺复合麻醉。在一些手术的麻醉中,针刺可能仅起辅助的作用,在另一些手术中针刺却起着主导作用。针刺复合麻醉的发展无疑将为现代麻醉学增加新的内容。针刺复合麻醉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方式,今后也必将成为现代麻醉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合近 6 年来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单纯使用针刺麻醉的小手术有拔牙、扁桃体切除、伤科整骨等。适用疾病谱范围较广的则是针药复合麻醉,如甲状腺手术、心脏手术、多种开胸手术、人工流产、食管癌、胆囊切除、结石手术、开颅手术、眼科手术等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外科手术。可见,凡手术简单、费时较短的可单纯使用针刺麻醉;手术复杂、费时较长的宜针药复合麻醉。

从“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看针麻手术,则是对比经络与神经两路负电位传导的势力。显然,针刺经络经穴产生的负电位传导,难以完全阻断或对抗手术区负电位的向心传导。

针刺镇痛的客观指标:

在针麻临床实践中,不少单位发现“呼吸运动”和“指端血管容积脉搏波”可作为针刺镇痛效应的客观指标。由此亦可验证“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

从本观察看来,痛可引起呼吸的反射性改变。因为:①在切皮、开腹病人诉痛时,呼吸有明显变化;而在局麻下开腹、病人无诉痛,则呼吸无明显变化。硬外麻醉和针麻手术效果较好的病人安静状态下,呼吸图较平稳和规则。②当牵拉内脏时,病人呻吟、诉痛,也引起明显的 3 种呼吸反应(有的病人恶心、呕吐),即屏气波、复合波和增强波。其中以屏气波较多见。如果给予补充哌替啶静脉滴注,经 5 分钟至 20分钟逐渐平稳、规律,牵拉痛也逐渐减轻,呼吸图也逐渐平稳。③有些病例有手术刺激,呼吸也有变化,但病人无诉痛,而术后随访病人时,病人说有痛,但可以忍受。④动物实验也看出:不用局麻切开家兔腹部皮肤时,引起呼吸先抑制后增强,而局麻下切皮,则呼吸无明显变化。上述事实说明:疼痛可引起呼吸的反射性改变。综上所述,我们初步认为:疼痛可以引起呼吸的反射性改变,而呼吸的变化可作为疼痛的客观指标之一。

伤害性刺激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呼吸系统。而疼痛引起呼吸节律和波幅的改变,则可能导致通气量增加。轻度疼痛可引起大呼吸波间有数个小呼吸波和屏气现象。重度疼痛时,除上述波形改变外,可在呼吸曲线上反映出疼痛的长时间的后效应。剧烈疼痛时,由于呼吸中枢调节活动的严重障碍,呈现节律不齐、波幅大小不等、曲线的升降不规律等呼吸紊乱的波形。这些呼吸波形的改变与病人当时主诉疼痛的不同程度基本一致。针麻时如出现重度和剧烈疼痛,呼吸曲线出现疼痛后效应和呼吸紊乱时,改为硬膜外麻醉后,只要麻醉水平较充分,呼吸紊乱即消失,病人没有疼痛感觉;若硬膜外麻醉水平不够,病人仍有疼痛时,呼吸曲线的波形就有相应反应,说明呼吸运动的波形改变与疼痛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疼痛反应的客观指标之一。

我们在人体生理实验中也观察到,疼痛可引起血管活动的舒缩反应。因此,我们选用指端血管容积脉搏波作为反应经络“气血”活动状态的另一个指标。经针刺调整作用,可以使呼吸频率由快转慢,幅度均匀,血管容积趋于稳定,针麻效果提高。

“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认为,疼痛引起的呼吸运动的改变,是机体对疼痛刺激的一种防御性保护性反应,是机体自身加强经络通路传导的一种自我调整。由于经络通路与脉管通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故机体在自身加强经络通路传导的同时,也加强了脉管通路传导。所以,呼吸运动和血管舒缩反应可作为针刺镇痛的客观指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当躯体遭受意外伤痛(如砸伤)时,也常会发生不自主的呼吸运动的改变,时常不需要治疗,而随时间的推移,其伤痛亦逐渐减轻或消失,其道理可能也在于此。 Pn4dGhe35bJhVK1CBMPnvs/lLvWIZqVZ8ONbbLKoxK8siIH0WDCbxNYL/mwMdZ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