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老师又要出新书了,这回是影视剧本。
一般写序,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给年轻人写,很少有相对年轻的人给年长的作家写。若是这种现象出现,肯定是时代的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变化,玩法变了,越年轻越容易掌握新规则;二是两者有一些行业背景的渊源,这种相互理解的便利超越了年龄和资历的距离。
故我接到李晓梅的邀请时有点诧异,然而随即一想,自己索性扬长避短,“70后”的我给“50后”的资深作家写序,把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的史诗力作推荐给“90后”“00后”看看,也算是一件大好事。这么一想,我便立马理直气壮,海阔天空起来。
一、政法干警的文学跨界
晓梅老师家里几代公安人,政法干部的集体特征已在她骨子里长存。这里虽然是给剧本出书作序,但我通过多年的政法调研采访工作经历依然判定,公安工作是李晓梅的第一性,文学创作只是第二性或者第三性的。这一点判断,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定位,决定了哪怕是女性题材的民国故事,也充满了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的正能量。
很多“00”后对主旋律作品或者“公家人”作品是比较排斥的,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太多陈词滥调的、突兀怪异的、自以为是的伪艺术,而没有看到深入生活乃至深入“虎穴”的鲜活作品。
晓梅老师为创作一部关于农民工题材的长篇小说,曾亲自租住到农民工聚居的区域,跟他们处成朋友,以便深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在一次清查中,她的身份证号码与其他农民工的汇集到了公安局的电脑上,把派出所民警吓了一跳,马上打电话询问,才知是因文学创作挖掘素材,而深入底层体验生活。又如为写好留守儿童的文学作品,她与搞剧本创作的女儿陈爽参加“乐善助学”公益活动;同其胞妹春阳开展“才艺进校园”,深入到鄂西地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大山里的教学点体验生活,并创作出文学作品。又如为写好嫘祖桑蚕题材的作品,与春阳和陈爽数次去到远安嫘祖故里采桑、养蚕、下茧,与农户“三同”。对比现在“00”后熟知的诸如直播带货收入过亿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炒作,李警官的书更值得阅读,书中指引的人生道路也更稳健更踏实。
时下的很多网络爽文让读者们趋之若鹜。然而现实中哪有做梦穿越?哪有特异兵王?这些爽文不过是一时的自我麻痹罢了,终究还是得被现实血淋淋地修理。
纵观《八刀》整个剧作,也由李晓梅作了题解:“八刀”意为分离的“分”字所拆。自日军侵华,林氏大家族灾难临头而分崩离析,太夫人、大夫人去世;林楚威休妻,兰雪绒失去四个儿子;兰氏娘家兄嫂侄惨遭灭门;再加年少时兰氏父亲的意外离世,“八刀”也寓意着女主人公兰雪绒一生要与亲人数度的生离死别。
在如许大劫大难面前,兰雪绒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善解人意地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对未来的期盼顽强地往前走。这种坚韧不拔是中国人特有的优点,也是五千年文明绵绵不息的保障。现在和平时代虽然不那么动荡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尤其是青少年多读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从中吸收营养,有助于克服“玻璃心”,也有助于逐步成长为社会栋梁。
二、学科融合的广阔天空
很多人对于政法干部写小说的专业水准是有疑虑的,你一个货真价实的公安,怎么抢专业作家的饭碗?如何还加入中国作协的队伍中去了?
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我给大家讲一下中国特色的实情:
首先,文学创作的技巧并非被中文系垄断,李晓梅老师身为警察职业,却也数十年寒窗文科,自然能做好母语中文的事情,且又由于职业使然,思考便更加深刻,视野更加开阔。
其次,文学的门好入,技巧的打磨却是长期的。李晓梅从知青年代便进行文学创作,诗歌、小戏均系原创,舞台上摸爬滚打,练就了一把“戏骨”。再加上“波澜壮阔”的家庭背景和“工农兵学商”(化肥厂工人、知识青年、学生成分、警察职业、国营商店营业员)的工作阅历,以及她一直处于饥渴状态吸食知识的好学劲头,作品频出,成为中国作协的成员便没有了什么悬念。
具体到李晓梅身上,她还具备如下三个优点:
一是多才多艺,对生活充满热爱。码文字是一件极其考验毅力的事情,能够在艺术的多个门类遨游,既能让各相邻的学科碰撞出耀眼火花,也能让人不断地保持艺术创作的热情,同时李晓梅又相当低调,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
二是综合能力强。除了能胜任警察的本职工作外,李警官还能歌善舞,文学创作更是如鱼得水,不仅出版了散文集和诗歌集,还多次担纲大型纪念庆祝活动(含国家级省级)朗诵诗歌特约撰稿人,数十部文艺作品被搬上舞台,并获得多个奖项,这次出版的40集电视连续剧本《八刀》便是实例。
三是有自知之明,扬长避短。李晓梅的长篇小说中有三部是公安题材的,她充分发挥了政法工作的优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政法工作的特点。同时,作者又兼顾了文艺创作的多面性多样性,创作了农民工题材、城镇市井题材、妇女命运题材、留守儿童题材等多种作品。这次的剧本《八刀》便是民国题材,相对她所生活的新时代比较遥远;然而对于父母那辈传下来的故事,似乎又近在对面,甚至部分老人还健在。另外作为女性题材,剧中女性群像面对命运风吹雨打的顽强抗争,对比时下流行的心机女斗霸道总裁的儿戏,高下立判。
三、艺术生命的持久火烫
跟晓梅老师打交道,我总有一种错觉,感到自己是个老同志,四平八稳;而她是个年轻人,青春洋溢。
《今古传奇》杂志社曾推出了《卧虎藏龙》《亮剑》等经典作品,现在设立了北京剧本中心,我负责做一些剧本的筛选和宣传工作。正苦于没有好本子之时,晓梅老师请我为《八刀》作序,真是天降甘露,好本子往头上砸了下来。
该剧本每一句话都有起承转接,每一个动作全是精妙绝伦。文虽长,无一句废话;人虽多,皆面目鲜活。
从天时看,晓梅老师退休后时间更多了,艺术创作进入炉火纯青夜夜出“钢”的阶段;从地利看,湖北作为九省通衢,东西南北交汇正好融合创新,宜昌又是嫘祖、屈原、王昭君故里,如此钟灵毓秀之地,自然会滋养一方文学;从人和来看,有“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和“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编剧工作委员会”圈内的各种激励,佳作频出有其优良的沃土环境,且自加入中国作协后,晓梅老师对自己要求更高了,国家队之间的取长补短也更有利于她水平的提高与进步!
衷心期待晓梅老师的艺术生命永远飘扬着青春的旗帜,创作出更多佳作!
作者梅明,导演、作家、摄影师,《中国皇家园林》系列影视节目总导演,《今古传奇》北京剧本中心主任,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书画春晚》融媒体导演,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
2024年4月3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