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料表中暗藏玄机,所以每次我去买食材的时候都会特意看一下包装上的配料表。其实,我们从配料表中是可以看出食物的来源和加工程度的。为了在饮食上保证家人的健康,我会选天然、有机、无添加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更接近自然,也就更符合我们的生理需求。我会避免那些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香精、甜味剂等化学物质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有时候,过敏、肥胖、糖尿病等问题可能是我们日常不注意饮食导致的。如果能看懂配料表,我们就能为自己、为家人选择更好的食物。
看懂配料表最简单的方法是挑选“干净”的配料表。我认为干净的配料表就是那些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或危害的配料表。原料干净食材才干净,那些看上去“丰富”又满满科技感的配料表我不爱。
除了简单判断食品配料表是否干净,我还有一些更进阶的判断标准想分享给大家。当我们拿到一个食品的时候,有哪些标准可以把食品配料表一眼看透?到底要关注食品配料表中的哪些要素?我建议大家从“看顺序、看长短、看代糖、看种类”四个方面着手,你不用是营养专家,也不一定要去检索晦涩难懂的理论,掌握这几点就能满足我们日常选健康食材的需求啦!
你知道吗?食品配料表不是随意排列的,上面的食材是按照加入量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的。也就是说,越靠前的食材占比越高,越靠后的食材占比越低。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看顺序,来判断食品的主要成分和口味。某些看起来很健康的食物,比如酸奶和果汁,它们的配料表中白砂糖排到了第二位,你就知道它们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健康,不能太贪吃了。
食品配料表上的食材名称有长有短,既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通过看配料表长短,我们也能判断食品的构成和加工程度。一般来说,我会尽量选那些配料表比较短的食品,因为这说明它们的构成比较简单,没有添加太多不必要的物质。而那些配料表比较长的食品,构成比较复杂,很可能含有很多不利于身体吸收或排出的物质。对比以下两个食品的配料表,你就能轻松判断啦!
食品一,配料:马铃薯、白砂糖、食用香精、柠檬酸、5’-呈味核苷酸二钠、阿斯巴甜
食品二,配料:100%鲜果冷压榨橙汁
现在很多商家会在食品中添加代糖,而展示给我们的包装信息上往往都说“零糖”“低糖”,但代糖可不是健康的代名词。我们还是要留意配料表中具体添加的是哪种代糖。我在选择时,更倾向于那些使用天然糖的食物,比如蜂蜜、果糖,或者从天然食材中提取的代糖,比如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等。像是阿斯巴甜、糖精、香精这些人工添加剂,我在挑选时会更谨慎,尽量不买。
食品配料表上的配料分属不同的种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种类能帮助我们判断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如果我们不太熟悉的话,可以借助“营养成分表”作为参考。简单来说,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营养需求,然后去选择食物。我们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挑选那些含有多种营养素的食品,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我们身体得到均衡和全面的营养补给,而不是选择只含有单一营养素或者过多含有某种营养素的食品。比如日常做菜的时候,我常用山茶花油,其中就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为身体提供有益的营养素。
营养成分表
配料表中的有些成分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甚至有些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如果让我来讲需要避坑的配料,那么大概会分为这么几种。
一般来说我会选用植物油来烹饪,因为它们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但也并非绝对。有些植物油会被我打入油类黑榜,比如氢化植物油、精炼棕榈油、人造奶油,它们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不利于健康。
配料表中常见的防腐剂往往隐藏在看似复杂的名词下,下次看到要留意了: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丙酸(及其盐类)、脱氢醋酸、酸酯类(含有甲、乙、丙、异丙、丁、异丁、庚等字眼)、焦磷酸钠。
面包和一些巧克力之所以看起来这么松软,是因为其中添加了膨松剂,比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硫酸铝钾、焦磷酸钠,这些就是常用于食品中的膨松剂。
糖类已经是食品中非常常见的调味料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应不超过50克。我们看食品配料表时,可以关注糖和糖类同义词,如果它的位置很靠前,这说明这个食品中糖含量相对较高。
我们还要留意自己或家人对哪些物质过敏,比如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虾等食物,它们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对于食物过敏的人来说,可能变得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