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粉,敏感”这三个名词似乎是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只要是一提到花粉就会不由自主地与敏感相联系,反过来说,要有人一提到敏感大家也会一下子联想到是花粉在作怪。总之“敏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比如发生最多最普遍的反应就是鼻敏感,喉敏感。而发生敏感反应最重的就是支气管敏感,即“支气管哮喘病”。
一、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人们常说的支气管哮喘病就是支气管对花粉有极高的花粉敏感性,在这种高敏感反应状态下的变应原等综合因素会引起广泛性的呼吸小气道(小支气管)发生痉挛气道变窄。由于通气量减少,病人的通氧量不足,人就会感到压气或闷气,表现为发作性气急、干咳嗽、咯痰和肺内可闻支气管哮鸣音,发作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经治疗而很快缓解。支气管敏感性哮喘的发病与“过敏体质”和“过敏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约有30%~40%的哮喘病人可以查出“过敏原”。
二、什么是过敏原?
过敏原也包括各种花粉、霉菌、羽毛、尘埃以及油漆、染料、化妆品等,感染和精神因素、吸入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等也可以诱发“哮喘”。支气管哮喘病多在晨起或夜间发作,典型者发病前先有喷嚏、咳嗽、流涕、胸前紧闷等先兆症状,及时处理可制止哮喘发作。发作时可有呼吸困难,哮鸣、咳嗽、咯白黏痰。呼吸时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呼气时哮鸣音更明显。严重者有发绀、大汗淋漓等缺氧改变。哮喘发作可持续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数日不等。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可称为是“哮喘持续状态”,病人会表现有极度疲惫严重缺氧。
三、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困难吗?
诊断并不困难,但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引起喘息的表现,比如:由心脏病引发的心源性哮喘,多发生在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等病人身上,发作时常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双侧肺底有湿啰音,X线检查可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等现象;喘息性慢支气管炎,多发于中年或老年人,以咳嗽咳痰伴有哮鸣音,消除感染后症状可以缓解;支气管肺癌,一般发病年龄较高,病程较短,哮鸣多为局限性,支气管解痉药物效果差,X线检查可发现肿块阴影。
四、怎样治疗哮喘最有效?
找到病因,除去致病因素是治疗好支气管敏感性哮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预防在先,控制和减少再发作的机会。西医办法,一旦哮喘发作可用扩张支气管药,如氨茶碱等。并视情况服用安定片等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对顽固性气喘发作的治疗效果显著,但见效后尽早停药。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比如头孢氨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等,严重时可选择氨苄西林静滴。脱敏治疗,如特异性抗原脱敏;从低浓度开始,皮内注射须于好发季节前3个月开始注射。用于外源性哮喘,还可行菌苗制剂脱敏;以呼吸道常见寄生菌制成菌苗,或用患者自身菌苗进行脱敏;方法同前。用于内源性哮喘,有效者可坚持注射1~2年。
人生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意外能让人高兴,也会有一些意外能惹人生气甚至后悔;有些意外能给人们带来幸福,也有些意外会给人带来死亡或留下终生的后悔和遗憾。也许是我到美国之前在大医院里工作时间长的缘故,经历和看到“离奇古怪”的事情较多,而且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从外地打工归来的朋友,要去会见另外一位与他久别又即将重逢的好朋友。为了使他们之间的相见有意外的惊喜和高兴!这位打工朋友回来前既没有给他的好朋友来信,也没有给这位好朋友打电话。当他看到这位朋友的时候非常兴奋,但是为了有惊喜的情景出现,他还悄悄地绕路走到这位好朋友的背面,猛然从这位朋友的背后用胳膊搂(夹)住了他的脖子,以致不能让这位朋友看见他是谁。可这位被搂住的朋友却不知道是谁在搂他的脖子而奋力挣扎要想看个究竟。结果是被搂住的这位朋友越是挣扎着要看个究竟,从外地归来的打工朋友就搂得越紧,不想让他的这位好朋友就看见是他打工已归来。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几分钟过后被他搂住的朋友不挣扎了,他也放开了紧紧搂住朋友脖子的手(胳膊)。可此时再看被他搂住的那位好朋友却躺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已经昏死过去。看到这种情景他才感到大事不好,立刻喊人把这位昏死过去的好朋友送进了医院。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因心脏骤停,送到医院的时间太晚而未能复生。这位好朋友突然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经过医学专家们的分析解释,才弄清了这起危险玩笑后的死亡原因和它的来龙去脉。在诊所工作的疼痛与麻醉学专家谭成医师的话说:这位从外地归来的朋友虽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他也根本没有医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只不过是想开个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有这样危险乃至使好朋友丧命的玩笑。但是这个玩笑确实是一个不该发生的悲剧!可称是一件非常让人痛心又后悔的大蠢事!
从人体生理解剖学的角度上讲,颈部的位置比较特殊,解剖更复杂。有从心脏发出来的大动脉等重要血管,也有从脑内发出来的重要神经和颈部本来就复杂而丰富的结构,还有能调整血压高低和掌管心跳收缩的“颈动脉窦”。这位朋友的死因就出在这里。从一个人在背后用胳膊大力搂住他的脖子开始,其实就“压(搂)住”了在颈部相当喉头水平处的“颈动脉窦”,而相当这个水平的颈动脉窦处正是那个既能使心脏跳动得快,也能使心脏跳动得慢;既能使心脏收缩力强,也能使心脏收缩力减弱的特殊的设备,即“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这个感受器能受动脉血压高低的影响来调节心脏的收缩跳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部位的血管壁就扩张,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就增强。这些刺激由神经传入脑干的心血管中枢,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心脏跳动就开始变慢,变弱,血压也随之下降。反过来说,当血压下降时,由于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他可通过一系列的神经调节使心脏跳动变快、变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生理调节。当我们过度压迫颈动脉窦这个特殊位置的压力感受器时,就等于加强了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瞬间就可使血压下降,降得过低心脏就会突然停跳。这个玩笑的致死原因就在于此。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我们引以为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