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泽东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是叱咤风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他成就了举世公认的千秋伟业,也创作了气吞山河的不朽诗篇。

毛泽东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正如毛泽东在与梅白谈诗时所说,旧体诗词“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毛泽东继承并弘扬了“诗言志”的优良传统,把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他所创作的不少诗词堪称经典。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光辉史诗,也是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愤怒、反抗和斗争的心声。毛泽东诗词展现了诗人“胸中日月常新美”的内心世界,记录了诗人“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心路历程,展现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使命担当,表达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宏伟理想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山东大学教授高亨《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有感》:“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绵,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这首词较为全面地表达了高亨读毛泽东诗词的感想,生动地概括了毛泽东诗词的主要特征。上阕写出毛诗的宏伟气魄和革命精神。开头两句点出毛诗就是一部革命战争的史诗,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的文韬武略。接下去说毛泽东收六洲风雨于眼底,他的诗词如惊雷唤醒了亿万民众,可以扫魅火、斩长鲸,这是对敌,而对人民则如春风似红日。这些比喻意象充分展示出毛诗的豪放崇高美。下阕概括写出毛诗的情感内涵:写鏖战,记长征,都充满革命之豪情。作者将李杜苏辛四位中国古代大诗人的诗词与毛诗对比,断言“未有此奇雄”,对毛诗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像如此雄奇的诗词,只有登上高山吟唱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就总体而言,毛泽东首先是一个政治家,然后才是诗人。他是诗人政治家,是政治家诗人。毛泽东是感情极为丰富的一代伟人,他的情感首先是一个政治家的情怀,他的情思也总是表露出一个政治家的思想和睿智。他很少为写诗而写诗,总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视角和感触抒发深沉的情思与体悟。正如《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小序”所言:“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欣然命笔”四个字,把一个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井冈山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毛泽东引兵井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声名鹊起,成为革命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被朱德元帅推为“天下第一山”。而作为诗人政治家的毛泽东也给予井冈山最高的礼遇。他有三首词作吟咏井冈山,分别是《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都以井冈山为题。而三首词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这在毛泽东诗词作品当中绝无仅有,毛泽东之所以有着如此浓郁的井冈情结,理由很简单,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革命道路,是从井冈山斗争开始逐步寻求到的,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

郭沫若盛赞毛泽东的诗才,称“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不可否认,写诗填词毕竟只是毛泽东治国理政之外的“余事”。毛泽东政暇赋诗,既展示了“器大声宏,志高意远”的领袖风采,也体现出他移情山水的纯朴,迷恋自然的洒脱,以诗自娱的情趣,以诗抒怀的儒雅。毛泽东在杭州所写《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算是为数不多的特例。这几首诗吟咏山水,独具特色,反映诗词余事的闲情逸致,彰显质朴率真的文人特质,呈现出一个“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本真毛泽东。 CIA0YJZAJzuxeq2NeuuGP1hJt5mp22t+NwFY8bySiKWppOVyotcgm36XKHbxPG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