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毛泽东与杨开慧有过什么“误会”?

《贺新郎·别友》发表之后,其中一个细节问题,引发人们的不同解读和揣测,就是“知误会前番书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公木在《熔婉约与豪放于一炉——读〈贺新郎·别友〉》一文中解释道:“什么误会呢?这里没有说,我们也便无须浪猜。反正夫妻间事,猜出了,也许只是些针头线脑,反而没啥意思;即使有关往返行藏,在风尘奔波与家庭生活间,怎免得了矛盾?” 采取这样一种模糊甚至回避的处理方式,当然不失为一种办法。夫妻之间出现误会原本十分平常,但伟人毛泽东的夫妻误会,却似乎多了几分神秘感,特别值得回味。“知误会前番书语”毕竟是毛泽东的一个诗句,弄清楚“误会”的来龙去脉,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这句诗的具体含义,也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真情实感。

1941 年,曾当过毛泽东塾师的毛宇居主持编撰《韶山毛氏四修族谱》,他在“毛泽东”条目中写了“闳中肆外,国尔忘家”八个字。新中国诞生后,毛宇居又欣然写下《七律·颂导师》,深情赞颂毛泽东“一腔铁血关天下,国尔忘家志不移”。 用毛宇居的赞语来解读《贺新郎》,可谓一语中的。这首词抒发了难分难舍的夫妻情和为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同志情和战友情,表现了一个革命家“闳中肆外,国尔忘家”的崇高境界。

毛泽东向埃德加·斯诺回忆人生经历时,对婚恋情况谈得很少,但有一个关键信息:“到了 1920 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同年,我和杨开慧结了婚。” 毛泽东与杨开慧相恋相爱,是在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下,壮怀激烈的热血青年自由恋爱、情投意合的结果。毛泽东和杨开慧婚后的几年,可谓温馨甜蜜。但毛泽东没有沉湎于家庭生活,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四处奔波是他的生活常态,聚少离多是他的必然付出。

1921 年 10 月 10 日,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不久,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党员之一。1921 年冬,毛泽东租住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二十二号,作为党的秘密机关。这里离城不远又很幽静,毛泽东和杨开慧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1922年 5 月,在中共湖南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仍担任书记。他先后领导和发动了粤汉铁路武长段、安源路矿、长沙铅印、长沙泥木等十多次四万余工人参加的大罢工。1922 年 10 月 24 日,毛岸英呱呱坠地。初为人父的毛泽东依然终日忙于工作。

关于“误会”的具体缘由,史一帆编著的《激扬文字》(长虹出版公司 2007 年 1 月版)、罗胸怀著的《毛泽东诗词传奇》(新华出版社2010 年 10 月版)、刘汉民著的《毛泽东诗词佳话》(人民出版社 2013年 10 月版)等书籍,都解释说是因毛泽东抄赠《菟丝》而引起。

1929 年,杨开慧曾笔述她对毛泽东的深爱:“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的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 “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着一个命运。”

杨开慧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为了便于照顾,她把母亲向振熙接来清水塘同住。杨开慧忙里忙外,但她毕竟也是一个感情细腻的女人,渴望得到丈夫的关心体贴。而毛泽东则认为这是儿女情长,会削弱革命意志。为鼓励杨开慧增强独立能力,毛泽东抄写了元稹的《菟丝》赠给杨开慧:“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砍将击,柔蔓与之并。”

见到毛泽东抄赠的诗,杨开慧感到十分委屈,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觉得毛泽东把她比作“菟丝”,是轻视她,耿耿于怀。毛泽东也觉得此举不妥,几番解释,两人重归于好。“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便是证明。

《贺新郎·别友》“知误会前番书语”,就是指毛泽东抄赠《菟丝》一事。“过眼滔滔云共雾”,夫妻之间产生误会,一旦解释清楚,自然成了过眼云烟。“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极感人肺腑之言,既是感情上的海誓山盟,也是理智上的深情抚慰。“人有病,天知否?”这包括夫妻离别的苦衷,也是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忧患。正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所云:“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自屈原以后的诗人,往往一有“苦情”便有仰首问苍天的诗句。这同《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样,表达了“心忧天下”的崇高情怀。 WMx6Ocsjcb4unymakw/b5LD1TkhlXQTYB/Lq51h7DLYSpJxaxK0qTsykl2g/uK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