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何读懂毛泽东诗词?

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个永远说不尽的课题。”毛泽东诗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热爱毛泽东诗词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喜欢毛泽东诗词,并不等于能真正读懂毛泽东诗词。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对毛泽东诗词误读、曲解的情形屡见不鲜。原因很多,关键还是方法存在问题。怎样才能真正读懂毛泽东诗词?

第一,多读毛泽东的传记,多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毛泽东的每一首诗词作品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都是毛泽东奋斗人生的真实写照和心路历程的艺术表达。要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弄清楚写诗的时候,毛泽东在哪里?他在干什么?他在关注什么?他的心境状态怎样?只有多阅读毛泽东的生平传记材料,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写诗填词时的真情实感,才能深入理解一首作品的特殊韵味。否则,容易陷入主观臆断或者望文生义。

第二,多读毛泽东的文章,多领会毛泽东的深邃思想。毛泽东的光辉思想蕴含于他的文章、谈话、题词、书信、电报、诗词之中。文章是最为系统、全面、深入地阐释思想的载体,而诗词则是最为含蓄、深沉、隐晦的折射。要读懂一首诗词作品,就字面解字面,显然是难以奏效的。比如,要读懂《西江月·井冈山》,不认真读《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无法吃透“黄洋界上炮声隆”背后的历史蕴含,无法领会这首词为什么不叫《西江月·黄洋界》而叫《西江月·井冈山》,更难以理解毛泽东深厚浓郁的井冈情结。

第三,多读研究毛泽东的书籍,多了解他的生活情趣与独特个性。过去,毛泽东是神秘的。毛泽东逝世后的几十年间,人们把毛泽东从神坛上请了下来,客观地、冷静地、理性地、全面地去解读毛泽东,一个伟岸的、平凡的、真实的、丰满的毛泽东,才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多阅读这些研究书籍,多了解毛泽东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趣爱好、脾气个性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诗词的丰富意味。比如,了解毛泽东对待雪景的特殊偏爱,能够更好地把握毛泽东对雪的独特情怀,更好地理解“雪里行军情更迫”“更喜岷山千里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梅花欢喜满天雪”这样的诗句。

第四,多读近现代中国史,多了解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毛泽东既受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也深深影响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要读懂毛泽东诗词,必须读懂他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和社会风貌。只有把毛泽东诗词放置于孕育它的特定时代背景之下,而不是空洞地、抽象地、漫无边际地去解析,才能真正读懂它的历史韵味和时代特色。比如,对《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这样的诗句,只有弄清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60 年代初的国际局势和中苏关系,才能理解这首诗的真正用意。

第五,多读古诗作品,多了解古典诗词文化。毛泽东创作的诗作、词作,基本上属于古典诗词范畴,体现了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典诗词修养。古典诗词有很多特殊的规范和要求,是诗词创作的基本遵循。要读懂毛泽东诗词,首先必须多多阅读古人的诗词作品,掌握我国古典诗词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技巧。毛泽东诗词深深地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现实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土壤里。毛泽东诗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而且抑扬顿挫、古朴典雅、对仗工整。通过艺术形式去欣赏毛泽东诗词,可以感知毛泽东深厚的古典诗词艺术功底,感触毛泽东继承古人又超越古人的艺术技巧,领略毛泽东诗词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

第六,多多思考,反复回味。作品属于作者,也属于读者。作者有自己的创作意图,读者有自己的品读体会。越是优秀的诗词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越大。诗词赏析是开放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理解标准。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必定也会有一千个毛泽东诗词。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因时代不同,因个人而异,异彩纷呈。 gvDv/sdKUzthZhhUkxB6vaLmU2JwG9MvynPdg7GIqHKS96frpndGXwAg1XbCUU6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