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19日,滨海军区抗日军民在政委符竹庭、司令员陈士榘的指挥下,采用“军事打击,政治争取,里应外合,全歼敌人”的作战方案,仅用不到20小时的时间,几乎兵不血刃地全歼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十六师七十一旅和伪保安队、盐警队共2000余人,解放了被日伪军盘踞达5年之久的赣榆县城(即今赣马镇驻地城里村),八路军仅牺牲3人,负伤37人。其战术之妙、代价之小、战果之大,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是罕见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战役胜利后,延安《解放日报》、山东《大众日报》均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攻取赣榆城的消息,称之为敌后克城的范例,“是继夺取郯城战役胜利后的山东第二次大捷”。
陈士榘(左一)与符竹庭(右二)在赣榆战役战地指挥所
抗日战争时期的赣榆县,隶属山东抗日根据地滨海区,而日伪军盘踞固守的赣榆县城,则是日军新海地区的一个卫星城,同时也是“扫荡”“蚕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前哨阵地。其时的县城,由一圈五六人高的砖墙围裹着,墙根下是两三丈深的水壕,墙高城厚,工事坚固,碉堡林立,易守难攻。城内驻扎着伪军2个团和伪保安队、盐警队共2000余人。1943年11月,日军集结2万多重兵,企图对鲁中和清河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驻赣榆城的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十六师七十一旅旅长李亚藩,奉日军上村旅团长的密令,准备伺机“扫荡”滨海,企图打通海州到青岛的沿海公路,策应日军对鲁中和清河区的“扫荡”。
为粉碎日军的阴谋,滨海军区根据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的指示,决定先发制人,采用“翻边战术”攻克赣榆城,打乱日军的进攻部署,进行反“扫荡”。经山东军区批准,制定了“先以里应外合的手段智取城垣,如情况有变,则以强攻夺取”的作战方案。战役由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和司令员陈士榘指挥,以军区主力老六团、二十三团以及海赣独立营等部队执行这一作战任务。具体作战部署是:六团负责突破北门,歼灭东南门至西门大街以北的伪军;二十三团第一、二营负责消灭东西大街以南,包括南关与西关的伪军,第三营部署在青口与赣榆城之间的三里庙一带负责打援,阻击可能由青口进援的日军;海赣独立营负责破除青口通往赣榆城的公路,并配合区中队相机攻克朱堵、殷庄、小庄子等伪军据点;海陵独立团派部队袭击沙河日伪据点,以攻为守,防止日伪出来增援。因为是城市攻坚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特批3发九二步兵钢炮弹,以加强攻城火力。
1943年11月,山东滨海区抗日武装部队进攻赣榆县城
11月19日晚9时半,内线关系伪军一四一团副官刘连城以催给养返城为名,带领2名化装成送给养的突击队员,来到城北门外叫门。在城门内站岗的伪军当即将城门打开,在地下工作人员徐忠信的配合下,2名突击队员迅速将守城门的伪军哨兵缴械,并发出占领城门的信号。山东军区著名战斗英雄何万祥率领突击队员猛虎般突入城内,迅速占领东街和城北门。随后,主攻部队六团一营、三营和二十三团一营相继突入,分头按计划向伪旅部、一四二团和伪保安总队驻地猛攻。战斗中,伪一四一团团长黄胜春根据事先约定,按兵不动,一旁观战。晚11时半,八路军完全占领城墙并将日伪包围在城中心的几座碉堡里。20日拂晓,青口日伪军200余人赶来增援,被阻援部队击退。下午,日伪复增援,又被击退。城内进攻部队闻讯更为振奋,连续拔掉数个据点,将伪军大部逼退于伪旅部盘踞的中心大炮楼。总攻前,司令员陈士榘和政委符竹庭组织展开政治攻势,两次写了劝降信,派人送给躲在中心炮楼里的李亚藩,勒令他缴械投降。李亚藩企图诈降待援,八路军识破伪军阴谋,遂发起总攻。轻重机枪、掷弹筒、钢炮集中火力向伪军打击。老六团神炮手、炮连连长李玉章架起九二钢炮,第一发炮弹不偏不倚打入碉堡二层的瞭望孔,第二发炮弹击中碉堡半腰,最后一发炮弹炸中围墙后院的李公馆。与此同时,八路军发动干部战士趁机喊话,展开政治攻势,瓦解伪军军心。李亚藩终于崩溃了。下午3时,伪旅长李亚藩、伪团长张星三及全旅官兵缴械投降,赣榆城宣告解放。赣榆城解放后,抗日军民一面破拆城墙碉堡,一面扩大战果,向县城周围据点进攻。至22日午后,海头、兴庄、芦沟子、李巷子、海脐子、桥南头、大官庄等13个伪据点全部被攻克。
赣榆战役,是一次敌后攻坚战,对于没有重武器的“土八路”来说,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战果,不但鼓舞人心,振奋士气,而且积累了对敌工作经验,创下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相结合以少胜多的战例。
(本文由连云港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