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争年代的《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于1939年1月1日创刊,先后为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中共华东局机关报,1954年后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80年来,《大众日报》不懈践行‘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办报宗旨,是一份有着光荣传统、广泛影响的党报。希望《大众日报》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弘扬沂蒙精神,加强改革创新,为鼓舞大众、团结大众、服务大众做出新的贡献。”

抗战号角党报诞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为了加紧动员一切力量,迅速创立和建设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山东党组织迫切需要有一份能够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动和组织全省人民抗战的报纸。于是,号召山东人民抗战的《大众日报》,经过短暂紧张的筹备,于1939年1月1日在沂水县城西80余里的王庄创刊了。

《大众日报》的创办工作,最初是由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领导的。1938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山东省委改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书记,并于6月下旬到达费县。当时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孙陶林在徂徕山起义后,发现了部队里有几位泰安籍印刷工人,他们有的会排字,有的会装订。孙陶林便找他们商量,决定成立印刷所。首先从泰安城内倒闭的私人印刷局买了一部脚蹬圆盘印刷机和半盘铅字,随后又从部队调来共产党员、排长苏仲华搞联络,派共产党员于一川任所长。

11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移驻沂水县王庄,随后印刷所搬到王庄东北八里的隐蔽山村——云头峪。云头峪是这一带著名的八大峪之一,四面环山,北山最高,七峰高耸,似圆柱直立,四周云海缥缈,故名云头峪。整个厂房是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农家草屋,一头排字、拼版,一头机器印刷。因为用的是原来印《圣经》的铅字,许多常用字如“共产党”“八路军”“帝国主义”“游击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扫荡”“根据地”“鬼子”“汉奸”等,不是没有,就是有也不够用,因此排一版报,要几个人跟着现用铅水浇铸缺少的字。标题字短缺更多,只好用木头刻。有的工人没有排印过报,不会拼版,编辑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画好版样。当时又是深冬,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工作,靠烧湿木柴取暖,弄得满屋是烟。工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拣字、排版、印刷,每天只能印1000多份报纸。尽管条件很差,可大家工作热情却很高。

《大众日报》创刊号

12月,中央指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报社经过几个月紧张筹备,初具规模,全社已达65人。经过12月31日紧张的一夜,1939年1月1日凌晨5点,《大众日报》创刊号印刷完毕。在白雪皑皑的沂蒙山,《大众日报》诞生了!

《大众日报》创刊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短短两个多月中,就由开始每期发行1000多份猛增到六七千份,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战斗中成长

《大众日报》在抗日战争的硝烟里诞生,在同敌人的浴血搏斗中成长。

1939年6月《大众日报》刚刚诞生不久,就遇到敌人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次大“扫荡”。这时,《大众日报》已发展到140多人。根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的指示,以印刷厂工人为骨干,组成了一支有七八十人的沂蒙大队,其余人员分成宣传队、民运队、编印队。一面打游击,掩护群众转移,保护机器和印刷器材;一面坚持出版战时油印报。虽然当时只有7支长枪,但大家却表现得很勇敢,在1个多月反“扫荡”中,先后同敌人激战3次,杀伤敌兵几十人。在这次反“扫荡”中,《大众日报》不仅成功地经受住了战争的严峻考验,而且在战斗中发展壮大。到反“扫荡”结束时,这支号称“沂蒙大队”的印刷工人武装,已经拥有3挺轻机枪、200多支长枪,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了。“扫荡”的敌人刚一撤退,《大众日报》就很快恢复印刷,以新的姿态同广大读者见面。在这次战斗洗礼中,《大众日报》工作人员先后有6位同志负伤,共产党员赵钧同志不幸壮烈牺牲。

更严峻的一次战争考验,是1941年冬粉碎日军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持续2个多月的大“扫荡”。当时在东、西蒙山坚持反“扫荡”的《大众日报》第三战时新闻小组,以第一印刷厂的工人武装为依托,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掩护和支持下,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穿枪林、冒弹雨,神出鬼没地日夜活动在敌人周围。有一次,正当工作人员在抄收延安新华总社播发的重要新闻时,忽然接到敌人正从附近据点出动扑来的情报。为将这份重要新闻电稿收完,印刷所派出两个游击小组去袭扰敌人,直到把电稿抄收完才向山上转移。刚刚爬上半山腰,敌人就冲进了驻地的村庄。还有一次,《大众日报》刚刚编完一期报纸,正在紧张印刷的时候,敌人突然冲到了驻地。大家赶快把没有印完的报纸收拾好,迅速转移到山上,继续把报纸印完。在行军转移途中,遇到延安新华社发稿,就找一个避风的地方,把无线电收报机天线往小树上一挂,打开机器,以石头做桌凳,一边抄收电稿,一边编报、印报。由于人手少,每个人既是编辑,又是记者和交通员,又编又采又送,还要轮流站岗放哨,外出侦察敌情,帮助伙房做饭。虽然出版的是油印报纸,每期只有1000余份,编排印刷也不是很讲究,可是它在反“扫荡”中所起的作用却非常大。部队看到报纸鼓舞了杀敌士气,群众看到报纸安定了人心,县、区干部看了报纸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希望。大家纷纷传说:“《大众报》还在,共产党、八路军就在,鬼子再凶再狂也不怕。”

抗战期间《大众日报》工作人员在油印报纸

可是,在这次反“扫荡”中,《大众日报》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受到了严重的损失。通讯部长郁永言和电台台长叶凤川率领的《大众日报》第一战时新闻小组的30多位同志,负责与延安新华总社联络,向全国报道山东军民反“扫荡”斗争的消息。他们在随山东分局机关和一一五师师部行动中,不幸陷入敌人设在大青山的合击圈内,除个别同志成功突围外,其余的编辑、记者、报务员、译电员、电台监护班战士,包括郁永言和叶凤川在内,全部在同敌人血战中壮烈牺牲。

在全面抗战时期,《大众日报》从鲁中转战滨海,又从滨海转战鲁中,几乎每年都要遭受敌人两三次或三四次“扫荡”,历经大小战斗100多次。即便是在平时,也一直处在战备之中,报社每到一地,就同当地的民兵、游击小组、“青年抗日先锋队”结合起来,一同站岗放哨。在反“扫荡”中,同他们一起埋地雷,坚壁清野,侦察敌情,捉拿汉奸特务。有一次反“扫荡”,报社的交通员亲手活捉了1个日军机枪射手,缴获了1挺崭新的歪把子轻机枪。报社工作人员既是光荣的人民新闻工作者,又是冲锋陷阵、勇敢无畏的斗士。在1944年冬解放莒城和1945年9月临沂之战中,《大众日报》的前线随军记者,和攻城突击队战士一起,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在硝烟弥漫的厮杀声中冲进城内。

在抗日战争期间,《大众日报》先后有400多位工作人员在同敌人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革命先烈中,有《大众日报》老社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李竹如,印刷部长丁柱,通讯部长郁永言,电台台长叶凤川,印刷二厂厂长肖辉,指导员应为民,以及为数众多的编辑、记者、报纸发行员、交通员、材料采购员、物资器材保管员和一些印刷工人同志。他们中许多人牺牲的时候,只有十几岁、二十几岁,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为《大众日报》的成长和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在艰难困苦中磨炼壮大

《大众日报》不仅经受了残酷战争的考验,而且还经历了物质上的重重困难。特别是在1940年至1942年那段最困难的日子里,报社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首先最大的困难,是印报用的新闻纸来源断绝了。过去用的新闻纸,一直是靠地下工作人员通过商人从济南、泰安等敌占城市采购的,不仅数量少,而且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后来,敌人检查封锁,到处盘查,无法再采购,而当时报社存的纸只够一两个月用的,眼看就有停办的危险。为此,《大众日报》社长李竹如亲自找报社工人商量,提出能不能用油光纸代替新闻纸印报。油光纸是一种用途比较广的普通纸张,当时敌人检查封锁比较松。可是这种纸很薄,非常容易渗油墨,又因只有一面光滑,反面起毛,还有一些小疙瘩,印出来的字常常模糊不清,笔画不全。为了试验油光纸两面印报问题,许多工人同志吃住在机器旁边,一个个都熬红了眼睛,整整拼了两三个月才取得成功。与此同时,李竹如还组织工人,通过访问群众,学习当地用桑树、榆树皮和麦秸等做原料制造糊门窗纸和火纸的经验,建立了造纸厂。经过一次次试验,最终造出一种能印两面的土新闻纸。当时大家给它起了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叫“文化纸”。这种纸虽然光度和色泽比较差,拉力和韧性都不够,可是,却为解决印刷用纸困难做出了难得的贡献。

解决油墨问题更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当时报纸用的油墨,也和新闻纸一样,要到敌占区去采购。在敌人的眼里,油墨是一种军用物资,封锁检查特别严。凡是贩运油墨的,一旦被敌人察觉,一律按所谓“通匪”“资敌”治罪,非杀即打。因此,油墨比新闻纸还要紧张。还是李竹如,向报社提出就地取材,自己办油墨厂,用桐油、花生油和豆油与锅底上的黑灰造油墨。开始,许多人都怀疑这个办法,李竹如就用花生油代替煤油调开油墨的例子,说明既然能用花生油调开油墨,也就有可能用它造出油墨来。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果然造出了能用来印报的土油墨。起初,以少量掺在进口的油墨里混合使用,以后经过改进,提高了质量,就完全代替了舶来品。制造油墨开始是小量试验,用的黑灰是从伙房大锅上刮的。每隔几天,就把烧饭大铁锅翻过来,用木片将锅底的黑烟灰刮下来,在清水里沉淀,滤去杂质,然后把它掺到熬好的油里拌匀,最后加热熬成油墨。后来,要成批生产了,需要大量黑烟灰,不仅伙房的锅灰,连驻村群众的锅灰也都刮光了。于是又发动周围村庄群众,把各家各户的锅灰都收集起来。工厂派出收集黑烟灰的“货郎”,到各村流动,每收一斤给二三角钱,以质论价。附近村庄群众不知道收集黑烟灰的用途,传说是给八路军造炸药打鬼子的,因此交售很踊跃。后来又发现,用松柴烧的黑烟灰油性大,黏结力强,造出来的油墨又黑又亮,于是,就发动群众专门成立了烧松柴黑烟灰生产小组。

《大众日报》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地度过了1940年至1942年这段最艰苦的时期,实现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坚持下去”的任务,而且还有了很大发展。到1943年初,《大众日报》每期发行2万多份,印刷厂发展到3个铅印厂和1个石印厂,并且添置了新的机器,增加了铜模和万能铸字炉,可以自己铸造铅字和铅条,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印刷质量,报社人员也发展到六七百人。特别是经过几年敌后战争的锻炼,报社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培养出一大批熟练的编辑、记者和各方面的业务骨干,为《大众日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铜墙铁壁鱼水情深

《大众日报》从1939年1月1日创刊至1947年5月,一直在沂蒙地区活动。在8年多的艰苦战争年代里,《大众日报》始终与沂蒙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每当敌人“扫荡”的时候,沂蒙人民就帮助报社埋藏机器和纸张,掩护疏散人员,侦察敌情,站岗放哨,盘查行人,保护报社的安全。在工厂搬家的时候,沂蒙人民帮助印刷厂工人把沉重的机器部件一件一件拆卸下来,肩扛人抬,在漆黑寒冷的夜晚,翻山越岭,蹚冰河,过封锁线,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一晚上走七八十里,然后再把机器安装好。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报社驻村的一些群众,为了掩护报社人员和物资器材安全而落入敌手,他们眼看着自己村庄被烧毁,亲友惨死在敌人屠刀下,仍然坚贞不屈,拒不向敌人说出报社同志的去向和报社机器纸张埋藏在什么地方。1941年冬,沂蒙反“扫荡”时,《大众日报》的白铁华被敌人逮捕,受尽严刑拷打,后在群众的帮助下脱身,被战友送到东新庄于大娘家。大娘全家喂茶饭,端屎尿,精心看护。为了安全,又在东面山脚下挖个地屋,于大爷在门外放哨;于大姐忍着脓臭给他按时煮草药水,洗敷伤口;组织上也派工人王建为协助护理。于大娘外出几十里,找来獾油,掺入自家的头发灰,给他擦伤口,又找来老鼠油擦,20天后伤口渐渐结痂脱落。于大娘一家吃糠咽菜,尽力为白铁华改善生活,一个月后白铁华终于恢复了健康。白铁华的虎口脱险、死而复生,凝聚着沂蒙人民的深情厚爱、鱼水深情。这正如毛泽东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

诞生于抗战烽火硝烟中的《大众日报》为山东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0年1月1日,在《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在延安亲笔题词:“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

(本文原载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年版《山东红色文化故事》) lQMYL8W9KBuB4yC2MT2xHjrqI1NhRrudIFCoEFMGgywDwEUproZdZVZNjdqL9a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