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节
匆匆掠影过百县

1996年我们开车沿京九铁路采访一个月,行程四五千公里,足迹遍及近百个县市。一次拍摄那么多地方,有收获也有遗憾。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然而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京九铁路通车是20世纪90年代的大事。这条铁路从北京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途经全国九省一百零八个市县,全长约两千四百公里,不仅是中国铁路史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工程,也对中部崛起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那年9月,京九铁路通车仪式上,我记录下首列105次列车发车的历史时刻。

1990年,甘肃与四川交界的山区公路。落后的交通曾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禄莱120相机拍摄

一、漫漫京九行

京九铁路通车不久,我参加中央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沿铁路采访。我小时候住在铁路边,对火车和铁路有感情。我们开车一路南下,临走前,还看了些图片资料,做了个摄影计划,想多拍摄些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回来后考虑出本摄影画册。

当时没有高速公路,走的多是普通公路和土石路。路况不好,加上车子总出毛病,每天走二百多公里要用几个小时。有时深更半夜,车子坏在乡村路上,只能下来推车、修车。好在那时各地宣传部门很重视记者的采访,安排接待周到,采访顺利。

我们每到一地,一般就住一两天。白天采访、赶路,晚上住县招待所。一边走,一边采访。每到一处,事先跟宣传部门联系好,到了地方立刻前往采访。因为时间短,只能浮光掠影地采访拍摄一些当地的铁路建设,以及沿线经济发展情况。

来到山东聊城、菏泽,采访当地扶贫开发的进展。到河南商丘,拍摄刚建成的大农贸市场。在安徽阜阳,跟着铁路工人拍检修铁路。工人巡视铁路时趴在铁路上观测铁轨,我也趴在铁轨上抓拍。进入江西泰和县,专门跑到当地的养鸡场,在一片鸡叫声中,采访发展乌鸡养殖,带动农民致富。来到井冈山革命老区,晚上到夜市上拍游客购买纪念品,报道当地红色旅游开发。

在江西赣州火车站,一位八十多岁的小脚老太太走了几个小时山路专门来看火车。等到列车进站,老人家想看又不敢靠近。在旁边人的鼓励下,老人才走上去摸了几下车厢。后来我发出的这幅照片,也成了老区人民喜迎铁路开通的写照。

采访最后一站来到深圳特区。城市有些拥挤,但充满了动感和活力。我们迫不及待地到市中心仰拍刚建成的高楼大厦,到罗湖口岸聚焦内地和香港游客,赶到中英街,拍摄下那里热闹的景象,感受中西方经济文化交融的氛围。

京九之行,不仅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在沿途抓拍了不少反映民众生活风情的照片。但匆匆忙忙的采访、“赶集式”的拍摄方式,不容易留下满意的作品。加上当时用胶片拍摄,没带底片传真机,不能及时给编辑部发稿,影响照片的时效和采用。

1996年,安徽阜阳,京九铁路最大的编组站,低角度拍摄铁路工人检查铁轨的平整度

1996年,江西赣州火车站,从山里赶来的老人第一次见到火车,激动地上前抚摸车厢。看准画面,快速移动,及时抓拍

二、按快门也需要思考

摄影记者的采访经常是行色匆匆,拍完一场,又赶往下一个地点。受时效、内容和工作的限制,容易走马观花,不够深入。这与媒体的职业特点有关。因此,遇到时间相对宽松、条件许可的采访内容,尽量能够沉下去,拍得深入一些。相比京九之行,1997年我参加的全国“讲文明、树新风”采访活动,因为内容集中,拍摄较为深入,收获就比较大。当时我们走访多个国内的文明城市,尽管采访的题材用新闻照片不好表现,但因为采访细致扎实,并带了底片传真机及时发稿,效果不错。

在近二十天的采访中,我向编辑部发回三十多张传真照片,中央及地方报纸采用良好,许多报纸辟出摄影专栏。采访后,我发表了一篇题为“摄影采访需要的‘功夫’”的业务文章,总结面对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摄影记者需要训练的“功夫”,比如要善于观察和思考,通过生动的瞬间形象报道新闻。

那期间,我边采访,边抓拍,和文字记者一起听介绍、看材料,从中挖掘出适于摄影表现的内容。比如在江苏张家港,我特意选择去农村,把镜头对准普通的农家,拍摄到老太太用垃圾袋倒垃圾,志愿者维护卫生环境等画面,那组照片《小河坝村,伴新风走向文明》,被多家报纸辟栏采用,让读者了解到农村的新变化。在甘肃兰州街头采访时,我躲在一边,现场抓拍到少先队员在街头维护秩序,有的市民听从劝导,有的不听劝导,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以“‘文明’与‘不文明’”为题,通过影像对比的手法,反映了文明程度的差距。此外,在广西南宁,从街头到社区,我抓拍了一组市民积极参与树新风活动的照片,被《南宁晚报》辟栏采用。此后报纸一位副总编辑专门给我打电话说,读者喜欢那种鲜活的照片。说实话,能够用自己的镜头和照片,为全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舆论宣传做点儿贡献,心里也高兴。

1997年,全国文明城市系列采访,照片被多家报刊采用。这类非事件性新闻题材的拍摄对记者是个考验

采访中,我逐渐认识到,摄影记者也需要思考。过去摄影人给外界的印象是,整天背负着沉重器材,汗流浃背地拼抢镜头。好像摄影就是按快门,不需要太多的思想。其实,思考也是摄影的“顶梁柱”。2005年,我写过一篇题为“让摄影展开思考的翅膀”的文章,认为摄影人更需要思考,不仅要思考摄影本身的技术技巧,还要对采访拍摄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综合认知和思考能力,把思考化为摄影的形象表现方式,用新闻图片向社会传递有深度、有价值的影像信息。进入新媒体时代,摄影人只有展开思想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三、志愿拍摄住山村

1996年年底,当时负责共青团和全国青联分口采访的我,刚采访回来,接着就随首批青年志愿者赴山西贫困山区支教采访。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我背着相机跟着两位志愿者来到山西静乐县,他们将在康家会中学进行一年的教学。我跟他们住了一周时间,他们走到哪儿,我就跟着拍到哪儿。

1996年,山西静乐县康家会中学。寒冷的早晨,透过窗上的破洞拍学生上课。当时想的不仅是构图和光线,还有孩子们读书的艰苦

第二天一早,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跟着江苏来的计承兵去给学生辅导英语。学校设施非常简陋,教室许多窗户没玻璃,临时糊的报纸早被风吹烂。孩子们的脸冻得跟红苹果似的。我躲在门外透过门和窗户上的破洞拍了一会儿,手就冻僵了。教室里堆着煤炭,据说要等到更冷的时候再烧火取暖。

晚上住在学校的土炕上,呼啸的寒风从门缝灌进来,门被风吹得直响,烧着煤炉,屋里还是冷。深夜他俩起来烧火,我借着微弱的火光拍摄。因为快门速度太低,屏住呼吸拍半天才把照片拍清楚。如果是今天,用手机就可以轻松拍下那些场景。

晚饭时,到校园里转转,走进学生宿舍,四五十个学生挤在一间破屋里,每人抱着个大碗低头吃饭。见有人进来,孩子们停止吃饭,好奇地看着我和手中的相机。旁边宿舍的房檐下,整整齐齐站了一排吃饭的女学生,她们多数穿着偏红色的棉衣。落日余晖洒在她们的脸上和身上,我闪到一边,特意带上环境抓拍,影像记录在胶片上,对孩子们的情感记在心中。

1996年,山西静乐县康家会中学,傍晚,学生们站在宿舍前吃饭的场景让人至今难忘

孩子们的伙食简单得可怜,几乎天天吃炖土豆,喝的白菜汤见不到油水。一天晚上,走过学生宿舍时,透过窗子抓拍到一个男孩啃馒头、喝菜汤的镜头,旁边坐着个老农民。进去一聊才知道,他们是父子。因为家里交不起伙食费,父亲过一段时间就送来一兜干粮。父亲说:“娃知道用功,再穷也要供他上学。”后来知道,学校当年录取了二百多学生,因为家里太穷,入学时只来了一百二十人。蹲守在山区采访时,我大多用镜头和师生们交流,总想多拍些贫困学生的境况,通过照片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四、客观看待“摆拍”

新闻摄影实践中,经常出现关于“摆拍”的争论。能不能摆拍、怎样算摆拍等问题,时常困扰人们。例如,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有网友质疑那张感动了许多人的照片《敬礼娃娃》有摆拍之嫌,反映掩埋的男孩被战士救出时躺在担架上,有人冲孩子喊:“敬个礼!”对此摄影界观点不一,有的认为可能涉嫌摆拍,多数人认为现场基本真实就不是摆拍。

所谓摆拍,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情节,摆布或导演被拍摄者表演进行拍摄。摄影从诞生之初起就受绘画影响,长期以照相馆中的照相为主,如今摆拍的合影依然是摄影重要的功用。现实中,“摆拍”问题一直对新闻摄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世界上普遍存在采访摆拍的做法。历史上一些经典照片,例如二战时美军攻占硫磺岛、苏军占领柏林的照片都是事后摆拍的。

对于一般摄影而言,例如商业、艺术、创意类摄影不仅能够摆拍,而且摆拍还是主要创作手法,它决定了作品的创新和品质。但以报道事实为主的新闻摄影,特别是突发事件、灾难新闻等,一般不能进行摆拍。因为过度摆拍会制造虚假新闻照片,蒙骗公众和社会,影响新闻的公信力。

新闻实践中,摆拍是个复杂而纠结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去分析评判。其实在采访中,记者可能摆拍被摄者,而被摄者同样也会摆出姿态让记者拍照。为此如何分辨什么是摆拍以及摆拍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并不容易。摄影实战中,有时很难避免对新闻现场和人物产生一定影响,记者为了完成好任务,在不影响真实性原则和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会建议或提醒拍摄对象适当调整动作和姿态等。其中,最著名的实例是二战期间,著名摄影师优素福·卡什去给英国首相丘吉尔拍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抓拍到理想的画面,他上前夺下丘吉尔手中的雪茄,当丘吉尔瞪大眼睛、露出愤怒的表情时,他拍到这张摄影史上采用率很高的作品《愤怒的丘吉尔》。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卡什当时的行为就有“摆拍”的嫌疑。

二战时著名的照片《愤怒的丘吉尔》,虽有“摆拍”之嫌,却鼓舞了抗战中的民众,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优素福·卡什 摄)

现实中,要把新闻摄影的“摆拍”和制造假照片区别开来。新闻摄影应该倡导反对导演摆布的拍摄方式,但也无须对一般性的“摆拍”谈虎色变。面对不同的新闻现场,每个记者把握的分寸和尺度各有不同。应该把记者对新闻现场的人为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不能改变现场的真实性,尊重被拍摄者的真情实感,尽量用真实客观的影像记录和报道新闻。当然,面对“摆拍”的问题,既有赖于专业规则的科学制定,还有赖于摄影人职业操守的把握和提升。 W1EpY+HCZfaqGKOVdeQAlJM8sBcWc82Bvjrw1Fw37IThBPTw/thgwvLlP5yi1A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