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洋人要来了

提出要在中国修筑铁路而引起波澜的,麦克唐纳·斯蒂芬森并不是第一个。

就在麦克唐纳·斯蒂芬森来华的同一年,洋人曾多方活动,政府与商人轮番出面,多次提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以图拓展贸易、攫取更多利益。比如,1863年夏天,上海的二十多家洋行—其中大多是英国商人—联名向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提出,想成立一个“苏沪铁路公司”,修筑由上海至苏州的铁路;就军事上而言,有利于快速遣运镇压太平天国的官军;从商业角度出发,可以运送旅客与货物,赚取可观的利润。时隔数月,英、法、美三国领事照会上海有关官员,再次提出修筑上海至苏州铁路的要求。第二年春天,英国领事巴夏礼又重提此事;还有上海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玛等人,也先后提出修筑铁路的建议。

不过,中国方面的反应是相当坚决的,处理方式只有一个:一律婉言拒绝。其中的缘由,不难理解:列强虎视眈眈,必有图谋不轨之心。如李鸿章所说:“其眼光所注,不在彼而在此。”所以他曾明确表态:即使要造铁路,也要靠中国人自己创办和管理。

在利益面前,洋人是锲而不舍的。英国人作为铁路事业的开创者,自然要冲在最前面。为了宣传铁路的好处,他们挖空心思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实物展示”就是一例。他们居然把“文章”做到了皇城脚下。

据说,1865年夏,一位名叫杜兰德的英国人,在京城宣武门外修筑了一条小铁路,以供观瞻。这大概也是中国的第一次“车展”。有人形容为:“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于京师永宁门外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至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

这段记述,有一些不太可靠和不太可信的地方。比如,北京似乎没有什么“永宁门”,所以也有人说是“宣武门”;而所谓“小汽车”,应当是指蒸汽机车了;至于“举国若狂,几至大变”,则太过夸张。

不太可信的,则是“迅疾如飞”一句。试想一下,一个外国人,未经允许,铺了一条不长的临时铁路也就罢了;若在皇帝老儿的大门口弄上一台蒸汽机车,还要点火启动“迅疾如飞”,那得多大的动静,岂是“饬令拆卸”所能了结的!更何况,小铁路只有五百来米的长度,机车刚起步就得赶紧减速停车了,如何能够“迅疾如飞”?可见,这段记述中,文学加工的成分较大。

比较靠谱的,还是李鸿章当时所说:“此前铁路一里,轰动都人。惜轨短人推,未能曲尽其妙。”

李大人言简意赅,说得何等明白:那长约一里的铁路,在京城确实引起了轰动;只可惜铁路太短了,(火车)又是靠人推着前进的,不能表现它的优越性!

可见,展示铁路的事情,的确有过;而“迅疾如飞”之说,并不存在。

尽管这次“走秀”活动因为受到官方强令制止而匆匆结束,但铁路和蒸汽机车第一次有机会出现在中国百姓面前,也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不久,英国驻中国公使阿里国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希望修筑一条从上海到长江入海口之间的铁路,理由是为了解决黄浦江岸起卸货物不便的问题。而在上海的英国商人则组织了一个“淞沪铁路公司”,试图将修筑铁路的意图付诸实施。但是,时任上海道台的应宝时断然予以拒绝,并提出了七条强有力的反驳理由。这七条理由被称为“七不可”,据说在当时被负责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奉为经典,饬禁铁路时,每引此为例”。可惜,那“七不可”的原文似乎失传了,否则也将是极为重要的文献。

不可思议的是,1867年前后,在英国伦敦居然出现了一家名为“China Railway Company,Ltd.”的公司,计划修筑自上海至苏州的铁路,连预算和预期的收益都做好了。

当年由于黄浦江淤浅,商船难以直接抵达上海,货物需要在吴淞口转运。英国人以解决货物转运问题而提出了修筑吴淞铁路的要求。如今,吴淞港依然船舶如梭、业务繁忙。(摄于2010年)

那英文名字翻译成中文,应当是“中国铁路有限公司”。最早以“China”也就是“中国”命名的铁路企业,竟是外国的公司,如果它的设想果真成功,那才是对中国人一个极大的讽刺!所幸,这公司也是自作多情,连旁观的洋人都说:“上述计划,虽很快地得到一些进展,但一般说来,未免过于忽视中国政府对外国势力在中国内地扩张所应有的反感。”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年后,英国人又在天津搞了一场规模更大的活动。

1872年,《申报》报道:“天津新置土路火车,已试演数次,甚为合用。先是于八月初七日试演,观者甚多,天津道宪在焉。”这篇报道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一些细节:先是让一个火车头在租界内往返数次,展示雄姿;然后挂上一节客车车厢,让50名好奇的中国人乘车体验,也是往返数次;接着再加挂两节车厢,“绕行租界一圈,遂将货车解去,而令人满坐火车内。车分上、下二等,天津道宪与英领事坐其上等座位,其一切从人皆坐下等客位,车外四面满载中西杂客。”

这最后一句很有意思,“车外四面满载”,莫不是像如今人满为患的印度铁路似的,挤不上车的乘客都徒手攀在车厢外面?那景象一定是蛮壮观的。

据说,天津道宪过了一把坐火车的瘾,很有些意犹未尽,第二天特地致书英国领事,称赞火车制作精美、行动便捷、甚为适用,可惜没有名字,愿将其命名为“利用号”。英国人受此青睐,当然高兴,几天后火车再次出行,车上已经标明了“利用”二字。

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支持和参与,办得有声有色。尽管仍是一次“宣传演出”,但由中国官员命名的“利用号”列车,应是铁路列车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正式运行。所以,如果这故事完全真实,那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呢。

但是,细加分析便不难看出,上述情节之中也有不少疑点,比如所谓“土路火车”,不知是怎么个情况,难道没有铁路轨道吗?若是如此,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路运输”了。还有,据报道所说,列车不仅在租界内往返,还能“绕行租界一圈”,须知天津的英租界面积足有四五百亩呢,如果当时铺设了路轨,规模应当非常之大,为什么后来悄无声息不知下文呢?可见这次活动是否完全属实,很值得怀疑。

由于种种原因,洋人这些鼓吹修筑铁路的行为,宛如对牛弹琴,没有在中国引起什么积极的反响。但他们仍不死心。还是在1872年,17岁的同治皇帝大婚,这似乎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英国国内有人倡议,以名人捐款的方式筹集资金,“送给中国皇帝一条短短的铁路作为结婚礼品,借此使铁路在中国流行”。据说全套礼品将包括蒸汽机车两辆、客货车辆二三辆、铁路轨道二三十里,“另加别项奇巧器具”,可谓筹划周全。不过,这计划依然碰了一个软钉子,最终不了了之。

其实,中国朝廷对于洋人的种种举动还是相当重视的,多次“发扬民主”征求意见。各级官员的意见大同小异,都认为洋人居心叵测,必须予以抵制。

而洋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啰啰唆唆不管用,索性不再啰唆。

这一次,洋人真的要来了! NCrFU0eGeNiTBbDozLFInY11xrYYveULBSqSUNjyPjibXLV3RvCJfsttlmzn+J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