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动笔之初,我是把这本书作为通俗读物来写的。主要的读者对象,应是对铁路历史有一定了解,而又有兴趣进行深度探索的“铁路发烧友”们。

开始进行之后,才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因为我所面对的不仅是普通读者,还有众多的资深专家和权威学者,我所述说的史实,必须经得起他们的批评挑剔。这难免让我有些战战兢兢,只能力求出言必有所据、叙事定然翔实。

然而,随着对历史资料的挖掘日渐深入,我却发现,要想做到“出言必有所据、叙事定然翔实”,何其之难!更让我惊诧的是,专家未必可靠,学者未必权威。越是重大的事件,越是众说纷纭、难判真伪;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情况比比皆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的故事广为流传;而学界守旧之风浓烈,即便有新史料新见解不时出现,却往往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比如,唐胥铁路作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自然是铁路史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然而,时至今日,却连兴工与竣工的时间都搞不清楚,实在令人遗憾。

当然,由于天灾人祸、资料散失,造成史料的断缺,“搞不清楚”有其客观的原因;没有可靠的依据,不能妄下断言,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科学态度。但是,有些似乎“搞清楚”了的问题,却偏偏是来历不明的“故事段子”,噱头有余而证据匮乏,这就让人无法理解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唐胥铁路的修建过程。流行的说法大致如下:先是李鸿章向朝廷请奏获得准许,因为遭到他人的强烈反对,朝廷反悔而“收回成命”;后经再次奏请,被迫只修铁路不用机车,以骡马为牵引动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还因而总结出了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结论:惧洋守旧的顽固派拒绝一切新生事物,是多么强大的反动势力;“马拉铁路”实属天下奇闻,是多么让中国丢人的笑话;清廷已经腐败到了极点,下场只有彻底垮台!

这种论调,似乎已成铁证。可是,早有资料证明,李鸿章修筑唐胥铁路其实并未奏请朝廷批准,而是自行其是“先斩后奏”;“马拉铁路”在当时是常见事物,既非“天下奇闻”也毫不“丢人”;清廷的确腐败到了极点,早晚必将垮台,却与“马拉铁路”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还有,詹天佑与京张铁路本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数十年来,作为京张铁路核心精华的青龙桥“人”字形路段,总是被称作“之”字形线路,实属荒谬。

必须老实承认,早先我自己同样未能区分“人”字形线路与“之”字形线路的本质差别,只是在数次徒步考察了那段铁路之后,才恍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不是一字之差的文字问题,而是根本的原则性分歧:如果没了那个“人”字,京张铁路无从存在;而所谓的“之”字,与青龙桥又有什么关系!?让人无奈的是,如今青龙桥许多说明标牌上仍然大书特书“之”字形线路,其实只要实地看上一眼,便会发现如此坚持是何等可笑!

我并非对专家学者抱有成见,只是看到那种固守旧章的态度,难免为之叹息。同时也时时警示自己,对待历史,认真谨慎自然是第一要义,但是也要有寻根问底的精神、识伪求真的能力,以及大胆怀疑前人和敢于否定自己的勇气。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条件所限,我在这本书中所叙述的内容,大多依据的是第二手材料,难免存在许多问题和谬误;而本人才学疏浅,读书不求甚解,也必然有不少自以为是的议论。我倒正希望由此招致业内行家的猛烈批判,如果能够引起更多读者对铁路的兴趣,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呢!

不过,我无意于写作一部专业著作。这本书的基本任务,不是谈学术,而是讲故事。

在看似冰冷的铁路钢轨下面,隐藏着多少神秘而有趣的前尘旧事啊!有的让人热血沸腾,有的让人愤懑不平,有的让人心绪惆怅,有的让人扼腕叹息,有的让人疑窦丛生……这些,才是我想要与读者交流的东西。

比如:

早年来华的“英国铁路大家斯蒂芬森”到底是谁?

中国铁路第一起人身死亡事故有什么曲折的内幕?

为什么说吴淞铁路是中国拥有主权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孰真孰假?

紫禁城的御花园里面怎么会掩藏着一列“火车”?

是何等缘由竟让大清王朝因铁路问题而彻底颠覆?

孙中山梦想修筑的“二十万里铁路”到底有多长?

“总理奉安大典”的背后隐含着哪些未解的玄机?

一个年代久远的老站为何屡次改换名称迁移站址?

铁道部的变迁与存废有怎样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

……

有许多疑问,很值得认真探寻;也有许多事情,还需要深入辨析。

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将能得到许多出乎意料的收获。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我希望能够与读者一起,打破那些传统观点的“砂锅”,寻求历史的本来面目。

真正的快乐,就在这不断探寻的过程之中。

铁路作为工业革命的特殊产物,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到过不容忽视的作用。铁路在中国出现,也已超过140年,它的发展历程,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步,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深厚文化积淀。如今,蒸汽机车的时代已经结束,高速铁路却在全面发展,历史仍在延续。我在铁路部门工作了四十多年,干过不少行当,有幸经历过一些重大的转折,是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这本书,就是四十多年感情的结晶。其中有几篇文章以前曾经发表过,此次或是重写或是增补,都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在这里,必须感谢那些帮助和指导过我的人们,如詹同济、姚世刚、张建峰、张晓颖、张耀锟、王静秋、刘润辉、寇兴军、陈向前、邵笑、李宽、梁末妮、杨磊、任汉诗……还有许多未能一一列出名字的师长和同行。无论是当年的友情还是曾经的教诲,我都会永记在心的。

还要感谢责任编辑王文运先生。我们曾经有过愉快的合作,这本书是我们又一次共同努力的心血结晶。

更要感谢的,是有兴趣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无论赞许还是批驳,都是我衷心的期盼。


2016年12月于北京会城门 DHw6Afi4fh6IWFiNVWIJFCUh8YXpBE0XRNFKuBRjEn3s/XAg85A8TruNYvIxonm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