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有没有“龙”号机车

有关“龙”号机车的描述,早先大多是文字的记叙,而且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的《交通史·路政编》如此说:

〔唐胥铁路〕开车之始,原以驴马拖车,其引重力几与平地相埒。八年,金达氏乃利用开矿机器之旧废锅炉,改造一小机车(现存交通博物馆中),其力能引百余吨,驶行于唐胥间,是为我国驶行机车铁路之始。此机车由薄内氏之妻以英国第一机车之名名之,曰“中国之洛克提”(Rocket)。

这段话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第一,唐胥铁路开初是用骡马拖车的,运载能力很低,和在平地上没什么差别;第二,金达利用废料制造的蒸汽机车,牵引力达到百余吨,而制造机车的时间,是光绪八年即1882年;第三点最重要,在《交通史·路政编》编写的时候,当年那台由总工程师伯内特(即“薄内”)的妻子命名的“中国火箭”号(“Rocket”即“火箭”的意思)机车依然存在,就放在当时的交通博物馆里面;第四,这段记述没有提到“龙”号机车。

有详细的文字,有曾在博物馆展览的机车实体作为物证,似乎是可靠的。

比这更早的记录,是英国人肯德在1907年出版的《RailwayEnterpriseIn China》。这本书在20世纪50年代才被翻译成中文,书名译为《中国铁路发展史》,相对于《交通史·路政编》来说,许多人看到它的时间相对晚了一些。

肯德说得要更详细:

唐山机车车辆厂的“第一台蒸汽机车”模型。当时它的说明文字是:“‘中国火箭号’机车,是中国第一个铁路工厂—唐山机车车辆厂于1881年制造的。这是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它由英国工程师提供图纸,并以英国科学家司蒂芬逊发明的‘火箭’号蒸汽机车为其命名。19世纪末,中国制造的蒸汽机车沿用了这一名称。这台蒸汽机车模型是‘中国火箭’号的仿制品(比例尺为1∶1)。原车已于1887年左右被清政府运到台湾,该车曾牵引慈禧太后的‘銮舆龙车’出巡,车身雕刻的‘龙’与清朝国旗相同。”上述文字显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是否曾被运往台湾?什么时候牵引过慈禧太后的“銮舆龙车”?机车上的龙饰是什么时候“雕刻”上去的?而“19世纪末,中国制造的蒸汽机车沿用了这一名称”一句,说明应当还存在另一台同名的机车。另外,车身有“龙”,说明文字中却没说它就是“龙”号机车。(摄于2008年5月)

正当工程进行的时候,金达私下就在开始建造他所谓一种“非常特殊设计”的机车。锅炉是原来一个轻型的卷扬机上的。车轮是当作旧铁买进来的,车架则用槽铁所制,那些槽铁是借用唐山煤矿第一号竖井的架子。造价共计鹰洋520元,大约合70至80英镑,包括人工和所有的旧料在内。

机车尚未造好,准备的情况却传出去了,结果奉到立即停止制造的严厉的命令。可是几星期之后,在这个期间曾一再与李鸿章商量,又重新允许继续建造这个庞然大物。1881年6月9日,在乔治·斯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日,总工程师薄内的夫人给这辆机车命名为“中国火箭号”(“Rocket of China”)。

肯德的记述中,有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比如,是谁下达了“立即停止制造的严厉的命令”?又是谁“一再与李鸿章商量”,才获得“重新允许”?那台机车的命名日未必就是制成日,也未必就是正式开行日,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完工,又是什么时候投入使用的呢?书中没有答案。

当然,肯德也有说得很具体的地方,比如那机车的造价,才70至80英镑,实在太便宜了!

需要注意的是,肯德同样没有提到什么“龙”号机车。

现在互联网上流传着一段资料,据说是出自金达本人所写的《华北的矿山及铁路》:

自1880年冬季开始,在修车厂车间,一辆经我特别设计的机车在悄悄地修建,使用的是可以弄到的废旧材料:锅炉取自一轻型卷扬机,车轮是当旧铁买进的,而车架则用槽铁所制,取自唐山矿一号井竖井井架。6月9日(1881年),在乔治·史蒂芬逊诞生100周年之日,总矿师伯内特的夫人敲下了第一颗道钉,并将机车命名为“中国火箭号”(Rocket of China)。随后,机车投入日常运行。

我没有看到这段文字的原件,因此不能证实其真实性。不过,可以明显看到,这段文字与肯德所写的内容基本一致,应当是可靠的;奇怪的是,金达也没有提到什么“龙”号机车。

在早期的资料中,似乎没有关于“龙”号机车的记载。那么,关于“龙”号机车的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Wfmyi2Atfgt6oHT5PF1+VRAweg90I+S7MTVxag+2Oxxiye+4kpHS+fNiBhU2tU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