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唐胥铁路是谁批准修建的

对于唐胥铁路的修筑过程,传统说法大致是这样子的:起初是由唐廷枢向李鸿章提出修铁路的设想,李鸿章向朝廷上奏并得到批准;但由于有朝臣反对,朝廷又反悔而“收回成命”,唐廷枢只能开挖运河以解决运输问题;由于受地势影响,运河方案无法完全实施,再次向朝廷请求,部分路段修筑轻便铁路,并声明不用机车而以驴马牵引列车,以免震动东陵,这次请求获得朝廷批准。于是,唐胥铁路才得以修筑。

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众口一词说了几十年近百年,却没有看到一点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所能见到的,都是些第二手、第三手甚至第七八手的资料。也就是说,描述得如此曲折、形容得如此艰辛的“故事”,不过是互相抄来抄去、人云亦云的流言而已!

开滦博物馆里的唐廷枢塑像。

因为,没有第一手资料证实,李鸿章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内容向朝廷“上奏并得到批准”;

没有第一手资料证实,朝廷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收回成命”的;

也没有第一手资料证实,是谁“再次”向朝廷提出请求,并声明不用机车云云;

更没有第一手资料证实,这第二次“请求”是在什么时候、如何获得朝廷批准的。

我的这些质疑,想必会遭到许多人的愤怒驳斥。人们要严辞诘问:难道说,唐胥铁路居然莫名其妙地就那么糊里糊涂建成了吗?

真正的历史,可能确实如此。

前面说到李鸿章于1881年5月20日(即光绪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给朝廷的奏折,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文献。在“一律告蒇”的叙述之后,还有一段文字,阐述了开办开平煤矿的重大意义,至少有三条:其一,从此中国的轮船及军工企业用煤不再依赖进口,一旦发生战事,不致被外敌所挟持;其二,可以保护中国的矿产资源不致外流;其三,煤矿开办顺利,炼铁的事情也可以接续,开平煤矿为全国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对大局也会有所影响。同时,李鸿章还将唐廷枢夸奖了一番,说唐廷枢“熟精洋学”,对于开矿事宜、营销状况等都经过详细的调查,历经数年经营,开平煤矿已经初具规模。

此时,李鸿章笔锋一转,看去貌似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其实也许是刻意而为暗藏玄机。他写道:

当夫筹办之始,臣因事端宏大,难遽就绪,未经具奏;今则成效确有可观……所有直境招商购器、开办矿务、疏通运道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初筹办企业矿山等实业的时候,因为规模宏大、事情繁杂,一时难有头绪,所以没有向朝廷奏报;如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所以,关于直隶境内招商引资、购置机器、开办矿务、疏通运输道路等各种具体情形,有必要总结上报朝廷以待指示,云云。

其中最重要的地方,在那四个字:“未经具奏”!

这是明白无误地表明,关于开平煤矿的筹办及建设情况—当然也包括“挑河一道”“接筑马路”等具体事项,李鸿章从来就没有向朝廷请示或汇报过。

而所谓的“有朝臣反对”一事,开滦博物馆里倒是展出了一份第一手资料,是礼部侍郎祁世长的奏折。他声称开平矿务局的煤铁矿,距皇家陵寝不过一二百里,采矿必然会影响风水地气,所以奏请朝廷下令“立施停止开采”。

不过,这份奏折的日期是光绪七年十二月,也就是1882年1月下旬,那时唐胥铁路应当早就通车了。更何况,这份奏折主要针对的,是开平矿务局正在迁安境内勘探的铁矿,与唐胥铁路毫无干系。

李鸿章于1881年5月20日(即光绪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给朝廷的奏折,说明关于开平煤矿乃至唐胥铁路的事情,当初均“未经具奏”。朝廷的批示是“旨该衙门知道钦此”。(摄于开滦博物馆)

1882年1月(即光绪七年十二月)礼部侍郎祁世长的奏折。他只是以采矿影响风水地气为由奏请朝廷下令开平矿务局“立施停止开采”,并未提到铁路。(摄于开滦博物馆)

有趣的是,对于祁世长的奏折,朝廷根本没当回事儿,只是下谕要李鸿章调查一下,看看在迁安开矿对于皇家陵寝是否有妨碍。这等于是让李鸿章“自查自纠”,走走形式而已。

因此,所谓唐胥铁路“上奏并得到批准”、朝廷“收回成命”、“再次”向朝廷请求、“声明不用机车”等故事情节,都是子虚乌有。

换言之:唐胥铁路的修筑,与朝廷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李鸿章自己做主的。

修铁路可不是一件小事,难道说,李鸿章是有意向朝廷隐瞒实情吗?这可是欺君罔上的大罪呢! Ij7ijEZS3BSjdO2ayMJChHtPGN9ndUwOodJ2VuvQ8+ZtLkBFZoSuwIQcIpGoIp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