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华文化的源头
——《周易》

第一节《周易》的思想体系简介

一、《周易》的作者——人更三世,世历三古

易学是源于《易经》之学。《易经》问世于商周两代交替之际,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中西文化元典集中诞生的人类轴心时代,唯一的一部由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共同构成的书,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一部为儒家和道家所共同尊奉的书,是中国科学史上唯一一部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都产生重要影响的书。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对《易经》的解释,我们称之为《易传》。《易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解释《易经》的著作;狭义指先秦时期形成的解释《易经》的十篇著作,即“十翼”。《易经》与狭义的《易传》总称《周易》,汉代以后的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做的种种解释,称之为“学”,如汉代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官方易学,魏晋时期玄学派易学,以及将《周易》原理高度哲理化的宋明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等。

易学是从解释《周易》经、传出发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因而我们研究易学文化,不仅要研究《易经》,而且要研究《易传》及历代易学对其所做的种种解释,进而研究历代易学对中华文化产生的影响。

据《周礼·春官》《山海经》等记载,我国上古有“三易”,即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连山》《归藏》早佚,故后人所称《易》多指《周易》。“三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四。因“三易”创作于不同年代,其卦名、卦序等内容多有不同。

《周易》的成书据《汉书·艺文志》所言:“人更三世,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中古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构建了《易经》的雏形,下古孔子作《易传》十翼。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易经》成书于西周前期,《易传》成书于战国时期。

同时,因古人但做学问,不求名利,多有托古传统,所撰之书皆托名于伏羲、神农、黄帝、孔子等圣人。因此,历代皆有学者怀疑《周易》是否为“三圣”之作。一些学者根据《周易》之爻辞记载,以及对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的分析,认为《易经》成书于殷周之际,非伏羲、文王所作。而《易传》皆先后出于春秋至战国中期,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乃集众人之大成。

二、《周易》的含义——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

《易经》古称《周易》。《周易》作为书名在《左传》和《周礼》中就已提及,那么古人为什么用“周易”二字来命名这本书呢?

(一)“周”的含义。历来对“周”的认识有多种,第一种认为,《周易》是在周代形成的书,所以用“周”来表明其成书朝代。如汉代经学家郑玄在《易赞》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宋代朱熹《周易本义》也说:“周,代名也。”第二种认为,周为地名。如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文里说:“《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岐阳在今陕西省岐山县,是周朝的发源地,“周原”即周国的土地之义。这一解释其实也是强调“周”为周代的含义。第三种认为,周是普遍、包含一切的意思。如郑玄《易论》中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唐朝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说:“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清人姚配中《周易姚氏学》列举《系辞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知周乎万物”“周流六虚”等来佐证周即周普之义的观点。第四种认为,周为周期、周环。笔者认为上古三易之《连山》《归藏》均无朝代名,而是以内容特征来命名,如《连山》首卦为艮卦,象山出内气,山连山;《归藏》首卦为坤卦,为地藏万物,万物归于地。故而推知“周”非朝代名称或地名,而是周环、周旋、周期之义,周易就是周而复始的变易规律。笔者又列举《周易》卦象和卦爻辞来进一步说明,认为六十四卦从乾、坤开始,到既济、未济结束是一个运动周期,既济是一个周期结束,未济是下一个周期开始。“复”卦的卦爻辞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循环、周期是《周易》揭示宇宙生命的最根本规律。

(二)“易”的含义。“易”最早为古代卜筮书籍的通称。关于“易”的认识,大体有三种,即简易、变易和不易。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引东汉郑玄注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孔颖达《周易注疏》卷一)所谓“简易”,意指易卦所拟象的宇宙万事万物阴阳对待统一、消长变化规律的非神秘性和简明性,掌握《易经》八卦变易之理,即掌握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道,可谓“简易”也。“变易”则指“易”之卦、爻变化之道,可推演天地阴阳变化至无穷,盖宇宙万象生生不息之理。“不易”则说明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本身的恒常性,指《易经》所揭示的太极本体之道,至真至远,永恒不变。其中,“不易”与“变易”体现了一种“常”与“变”的辩证观。“常”即不易、恒久;“变”即变易、变化。常与变是对立统一的,绝对变易中必然包含着相对不易之常则,正是因为有常则,变化才有规律可循。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

(三)另外有几种对“易”的解释。一是易为日月。“易”字是由“日”和“月”相合构成的。《周易·系辞传》说:“悬象莫大乎日月。”“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易纬·乾坤凿度》说:“易名有四义,本日月相衔。”郑玄《易论》说:“易者,日月也。”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日是阳气最精者,月是阴气最精者,“易”象征阴阳的推移变化,带有哲学意味。二是易为生生不息。《周易·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言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易为生命哲学。三是易为逆数。《周易·说卦传》说:“易,逆数也。”言《易经》卦爻从下向上发展,来逆推万物过去和未来。四是卜筮。《管子·山权》说:“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郑玄《周礼·春官·太卜》注:“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也。”五是易为蜥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易,蜥蜴、蝘蜓、守宫也,象形。”易是蜴的本字,像蜥蜴之形,善变,被古人视为测知刚柔消长、阴阳屈伸的神物。

(四)“周易”的含义。“周易”两字合起来,则有三种含义。

1.周代或周地的占筮。

2.周代或周地的变化。

3.周环或周期的变化。

综合起来看,“周易”表层的含义是“周代或周地的占筮”,深层的含义是“周环或周期的变化”,也就是说“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

三、《周易》的性质——占卜与哲学相融合

有人将《周易》简单地说成是算命的书,是宣传封建迷信的书,简直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史上的第一桩“冤假错案”。根据历史记载,《周易》是由伏羲氏、周文王、孔子相继创作而成的。

为什么《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为历史上记载伏羲作八卦,《周易》的作者经过了三个圣人,时间经过了三个古代,也就是上古的伏羲氏、中古的周文王和下古的孔夫子。那么伏羲距今天有多少年呢?一般认为是七千年。中华文明五千年那是从黄帝算起,如果说中华文明的历史有七千年,那就是从伏羲算起。伏羲出生在现在的甘肃天水,后来甘肃天水出土了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刚好距今就是七千年左右。

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出土文物上还没有发现七千年以前的八卦,目前最早的一个八卦是2006年5月在河南淮阳发现的,是离卦刻在一个黑陶纺轮上,距今四千五百年,连黄帝那个时代都没到。那么伏羲作八卦这件事究竟是有还是没有?不知道!但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在什么地方就挖出了七千年前的八卦。八卦是什么?八卦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周易》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周易》的思想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周易》究竟是本什么性质的书

1.《周易》是卜筮书。宋代朱熹说:“《易》本卜筮之书。”现当代一些学者认为,《周易》不过是占卜算命、远古巫术的资料汇编。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等书中均持有此观点。李镜池说:“《周易》是一部占筮书却是毋庸置疑的。”(《周易探源》)刘大钧说:“……归根到底,《周易》是一部筮书。”(《周易概论》)

2.《周易》是哲学书。庄子认为“《易》以道阴阳”。阴阳问题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据此,《周易》成了中国的哲学著作。现代易学家李景春《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等书中均持此观点。李景春说:“《周易》不仅是中国古代一部最早的有系统的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系统的哲学著作之一。”黄寿祺说:“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

3.《周易》是历史书。近代学者章太炎先生认为,《易经》讲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并以此观点解释了前十二卦。近代史学家胡朴安先生系统论证了《易经》是史书,并著《周易古史观》一书。他认为:“《乾》《坤》两卦是绪论,《既济》《未济》两卦是余论。自《屯》卦至《离》卦,为蒙昧时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过》一卦,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今人李平心提出:“《周易》基本上是用谐隐文体和卜筮外形写成的一部特殊史书。”黎子耀提出:“《周易》是一部奴婢起义史。”

4.《周易》是科学书。当代中国哲学泰斗冯友兰说:“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他在1984年写给“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提出:“《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真正的哲学著作,至少也是儒家的最优意义的经典。是一部辩证的宇宙代数学。”《周易》是一种模式或框子,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套。冯先生的“宇宙代数”其实是“宇宙哲学”的含义。当代“科学易”派则据之认为《周易》是一部科学书,并引证国外一些科学家的说法,如莱布尼茨说“中国的伏羲大帝已经发现了二进制”(事实上是莱布尼茨看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次序图”与他早就发现的二进制理论吻合),玻尔说太极图的对立原理即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李约瑟、卡普拉等科学家均对《周易》有赞美之词。当代“科学易”派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发掘《周易》的科学内涵。

5.《周易》是百科全书。以《易大传》为代表的古代多数易著认为《易经》是一部神圣的、内容无所不包的万世经典,为群经之首。今有人进一步认为《易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中国乃至世界各门学科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找到知识。

(二)《周易》——占卜与哲学相融合

对于《周易》一书的性质,我们要历史地看,也就是要把《易经》和《易传》分开来论。《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占筮成分为主,但也不排除哲学的成分。古代卜筮的官员也称作“易”,《礼记·祭义》说:“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这句话中,第一个《易》是书名,第二个“易”字是官名,其职责是“抱龟”,也就是卜筮。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为《易经》作传,开始了其哲理化的进程。《易传》表面上看是占筮书,从本质上看是通过占筮来探索宇宙变化规律的书,是一部哲学书,以哲学成分为主,但不排除有占筮的成分。《易传》明确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是“天人之学”,是“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的论“道”之学。可见,《易经》是中国哲学肇始的标志,《易传》是中国哲学高度发展的结晶。

说到《周易》是百科全书,这是从这本书的外延说的,就是说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学过逻辑的人都知道,当一个概念无限大的时候,它的内涵就无限小。那《周易》从内涵来说是本什么书呢?我看就两个字——天书。《周易》是讲天道的书。天道就是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大规律,《周易》用六十四个符号也就是六十四卦讲了这么一个大规律,而每一个卦也都反映了宇宙特定事物的规律。所以《周易》是可以用来预测的,因为掌握规律,当然就可以预测了。

但《周易》又绝不只是讲天道,恰恰是通过天道来讲人道,讲人应该怎样按照天道来做人做事。所以可以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学习《周易》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算命,更重要是改命,它就是一部做人做事的人生手册和行动指南。《周易》认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违背天道,人在做天在看。按照天道来做就吉,不按天道来做就凶。

《周易》告诉我们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易经》的“易”字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的字形就是蜥蜴,也叫四脚蛇、变色龙;另一种写法的字形是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日就是太阳,月就是太阴,代表了阴阳。所以《易经》其实很简单,就是讲阴阳变化的。“易”字有三个意思,第一是变易,第二是不易,第三是简易,《易经》其实就是阴阳两个符号,八卦是这两个符号的三个组合,六十四卦是这两个符号的六次组合。学习《周易》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不易,随时变易,回归简易,就是要找到不变的、抓住不变的,然后随机应变,最后回归于至简至易、简单平易。

《周易》是天道的规律与人生的指南。我用三句话概括《周易》: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人类知变应变的大法则,人生为人谋事的大智慧。简单地说就是大规律、大法则、大智慧。

四、《周易》的哲学思想——阴阳之道、变易之道、天人之道

(一)阴阳之道

阴阳观是《周易》的基本思想。《彖辞传》最早引入阴阳解释卦象,即乾卦象阳,坤卦象阴。《系辞传》云:“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以乾卦象阳,坤卦象阴,作为《周易》之门户。阴阳爻以不同方式组合形成六十四卦,好似天地结合产生万物。《周易·系辞传》又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所谓乾始生万物,坤畜养万物。乾之德行为易,坤之德行为简,乾坤易被人理解和顺从,受人亲近。又说乾坤“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为至德”。将乾坤归纳为具有阴阳之义和易简之德,也是周易最高的、最普遍的原则。

《系辞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不仅是《周易》的最高原则,也是世界万物存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首先,从阴阳二爻到乾坤二卦,都是一阴一阳;六经卦可分为三组对立的阴阳卦,而六十四卦又可分为三十二对卦,亦为一阴一阳。可见,离开阴阳二爻,便没有八卦与六十四卦,也就没有《周易》。其次,“一阴一阳”、阴阳对立也是宇宙万物存在与变化的基本规律。《易经》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影,内蕴着整个宇宙的妙理。因为阴阳卦象是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整个自然、社会以及人身进行观察归纳而制成的。阴阳分别代表宇宙间两种相反相成的事物、性质、状态、功能、作用和力量,而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同时,相互对立的阴阳现象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犹如日来月往、寒来暑往等。最后,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也同时具有方法论意义,人们观察认识事物,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方法。

(二)变易之道

《易经》通过筮数的变化得出卦象,又以卦爻象的变化判断吉凶。筮法本身就具有变化的观念,故“易”即有变化之意。《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是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命题则体现了《周易》强调变易的重要思想。

在《易传》中,“变易观念”被提升到哲学高度,从筮数与卦象的变化,引申到天地万物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易传》看来,天地万物同卦爻象一样,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变化无有穷尽,无有止境。其变化形式,如同卦爻象的变化一样,阴阳相互推移,一来一往,一屈一伸,相互转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其变化不是对旧事物的重复,而是不断地推陈出新,即所谓“日新”。

天地万物变化的原因基于刚柔相济,阴阳相推。在《易经》之中,卦象的变化基于阴阳两爻的相互推移。所谓推移既包括相互排斥,又包括相互吸引。《易传》则概括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并作为解释一切事物变化的源泉。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彖辞》解释“泰”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彖辞》解释“咸”卦)。《系辞传》进一步将此意概括为“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可见,《周易》以对立面的相互沟通作为变化的根据,更突出对立面的相交相济,注重对立面的相互渗透、相反相成。它将事物变化的动因称为“神”,将变化的过程称为“化”,提出“穷神知化”的认识论,强调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易传》认为,《易经》中卦爻象的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序可循。《系辞传》云:“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彖辞传》云:“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即要依据运动变化的法则而行动。卦爻象和事物的变化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事物的变化也有其不可预测的一面,《易传》称其为“阴阳不测之为神”。“神”谓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王夫之提出“神妙万物,不主故常”,又说“乘时因变,初无定体”。认为万物变化神妙莫测,不固守一种格式,变化格式因事因地而不同。可见,《周易》对于事物的变化,一方面承认其规律性,另一方面又承认其不可预测性,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智慧。

(三)天人之道

《系辞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称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才”,所以“八卦”中每卦有三爻作为其象征。由“八卦”而衍生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所表现的仍然不外乎“三才之道”。《说卦传》云:“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中的“三才之道”就是把宇宙万物归纳成不同层次而又相互制约的三大系统,三大系统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

《易传》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整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天、地、人虽各有其自身规律,但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天地交感的产物,因此,人事应该效法天地之道,而不可违背它。《系辞传》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易传》认为,人类效法天地可以表现为诸多方面,最主要表现为人的品格修为。如《象传·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小畜卦》云:“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君子效法“风行天上”的自然现象,以道德教化行于朝野,蓄积美德。

《易传》认为,人道虽然效法天道,但人并非无所作为,人应当发挥自身努力,与天地相协调,协助自然界化育万物,并从自然界吸取营养,以提高自身智力与品德修为。此即《易传》所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文言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系辞传》云:“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意思是说,人们应该掌握天地之德、四时之序,依此行事便可无忧。

五、《周易》的历史地位——三个唯一

那么《周易》这么一部书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地位呢?我用三个“唯一”做一概括:

(一)《周易》是世界文化史“轴心时代”唯一一部由符号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书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将公元前500年左右时期即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的精神过程期,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或译为“枢轴时期”)。古希腊诞生了《荷马史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巨著和巨人,两河流域诞生了希伯来文化元典——《圣经》,古印度诞生了婆罗门教经典《梵书》、史诗《摩诃婆罗多》、哲学经典《奥义书》、佛教经典,中国则诞生了《易》《诗》《书》《礼》《春秋》以及《论语》《老子》等诸子百家的经典。在这些文化经典中只有《易经》是由系统的卦爻符号与阐释性文字构成的。

(二)《周易》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一部为儒家、道家共同信仰的书

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汉以后,儒家说理几乎没有不依据《周易》的,董仲舒依据《易》理建构了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的儒学系统,北宋五子的代表作几乎全是解《易》之作,南宋朱熹、陆九渊,以及明儒、清儒对《易》理均有发挥,可以说“四书”与《易经》是儒家的两大元典系统。

汉代的道家著作如《淮南子》以及严君平的《老子指归》等都与《周易》有一定关系,而兼综儒道的扬雄,其《太玄》则是“易”与“道”融合的产物,至于道教,从《周易参同契》开始与《周易》的关系更为密切。直到今天,中华文化主干问题大论争中,《周易》还仍然是两派争抢的对象。“儒家主干”论者坚持认为《周易》归儒家的传统,“道家主干”论者则找出《周易》属道家的理由。一本《周易》几乎被扯成两半。除此之外,中国化佛家也与《周易》有密切关系。

(三)《周易》是中国科学史上唯一一部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产生重要影响的书

《周易》对中国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从上述《周易》为儒、道共尊中可见一斑。确实,《周易》对汉及以后的政治、伦理、宗教、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等都有过重要影响。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数学、历法学、音律学、医学、农学、化学、物理学等等也都受到《周易》象数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大道之源”“生命之水”。

总起来说,《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如果用一本书来概括,那只能是《易经》。西方有《圣经》,东方有《周易》。不仅是中国,整个汉文化圈都崇尚《周易》。

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曾国藩,六岁入塾读书。八岁能读“四书”、诵“五经”,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后来十年七次升迁、连升十级,三十八岁当了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太平天国起义后,他训练湘军,强调“军人以气为先”,带兵人要“无官气而有血性”,可是一开始和太平天国打仗,总是打败仗,“屡战屡败”,好比走在太极图黑的位置,可是他改了一下“屡败屡战”,打掉牙齿和血吞,“扎死寨,打硬仗”,打败以后宁愿投水自尽也绝不投降。后来取得了胜利,受到了朝廷的各种奖赏,好比走在了太极图白的位置,可是他没有居功自傲,还主动裁掉湘军二万五千人,他劝他的九弟曾国荃“回籍养病”,送了一副著名的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就是对《周易》之道、对太极图原理最成功的实践者。

至于《周易》六十四卦,就像一部词典,每当你遇到人生困惑时不妨拿起来查一下,你会从中得到启发,摆脱烦恼。六十四卦就像六十四个主题、六十四种场景,你可以把自己放进去作模拟。每一个卦的六根爻就像人生的六部曲,也像你要问的这件事情发展变化的六个阶段,它不仅告诉我们一个变化规律,而且告诉我们怎么去应对;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时空点吉、什么时空点凶,还告诉我们怎样趋吉避凶、趋利避害。所以《易经》不仅是预测学,更是行为学,是成功人生、幸福人生的教科书。这是一部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教科书。

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事情,老祖宗早就经历过了,古圣先贤把他们生存下来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具体实践一一记述下来,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祖祖辈辈留下的最大人生智慧就是《周易》这本书。《周易》所讨论的人类生存问题数千年来都是相同的,没有改变。《周易》并非一部算命书,而是一部改命的书。命有什么好算的呢?反正算来算去这一辈子就只有一个结果——死了!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生命的过程,使我们的生命活得有意义,能得到善终。

第二节《易经》是蕴含哲理的占卜书

《易经》是周代卜筮之书,是上古先民对宇宙生命的占问,其构成要素包括卦爻象与卦爻辞两大类。

一、卦爻象——《易经》的符号系统

卦爻象是《易经》的符号系统,由八卦、六十四卦组成。卦的基本要素是爻。

(一)爻。“爻”是《易经》最基本的符号,不能独立使用,爻必须组成卦,是卦的最小构成单位。爻分阳爻、阴爻。阳爻符号“—”,阴爻符号“--”。

关于爻象符号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影响较大的有两种观点:一是龟卜说。爻象符号直接来源于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裂纹。二是筮数说。认为爻象符号源于筮数,阳爻“—”是从奇数一演变过来的,阴爻“--”是从数字六演变过来的。“—”与“--”分别代表了奇数与偶数。无论龟卜说抑或筮数说,都主张爻象是模拟仿效天下万物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周易·系辞上》说:“爻者,言乎变者也。”《周易·系辞下》说:“爻也者,效天下动者也。”三国虞翻注:“动,发也,谓三才为六画,则发挥刚柔而生爻也。”唐代孔颖达疏:“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发动也。”可见《周易·系辞下》所言“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是卦爻象的基本功用。

(二)卦。卦是《易经》符号系统中基本的独立使用单位,由阳爻和阴爻组成。关于卦的起源,《说文解字》说:“卦,所以筮也,从卜,圭声。”《易纬·乾坤凿度》说:“卦者,卦也。言悬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周易·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近代有学者认为,卦为土圭,就是用泥土筑成土堆,测太阳的影子,以定方向、位置和时间,主张卦画是根据土圭测影而来。

易卦分为八卦、六十四卦两种。八卦为经卦,单卦,小成之卦。六十四卦为别卦,重卦,大成之卦。八卦不能直接用于占筮,只有六十四卦才可以用来占筮。

八卦分别由三根爻组成,由阳爻、阴爻自下而上叠合三次而成八卦符号。八卦分别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

六十四卦由六根爻组成,由阴爻、阳爻自下而上叠合六次而成。分上、下两个八卦,下面的八卦为内卦,上面的八卦为外卦。《周易·说卦》说:“易六画而成卦。”“易六位而成章。”就爻的总数而言,六十四卦各有六爻,则成三百八十四动爻,再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故总为三百八十六爻。六十四卦构成《易经》的符号系统。

在《周易》象数观中,象与数是统一的。象中含数,数中蕴象,象、数密不可分。《易经》之“数”是对卦爻之象的另外表达,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象。《易经》之“数”的用处很多,如太极、两仪、三才、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爻、六爻等等,可见《易经》之“数”特指爻数,而爻数也是爻象,如“九四”就是指第四爻是阳爻,“六三”就是指第三爻是阴爻。

爻的本质特征在于“效”和“动”。爻与卦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卦是物之体,爻是物之用。卦是静态的角度观察,重在反映阴阳之物,反映物之形、物之象;爻自动态角度观察,重在反映阴阳之动,反映物之变、物之化。卦爻象系统是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的原始观念,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心理内涵。

二、卦爻辞——《易经》的文字系统

卦爻辞是《易经》的文字系统。《易经》文字系统由卦爻名、卦爻辞两部分组成。卦爻名、卦爻辞是西周初期所作,明显晚于卦爻符号,是占筮者对卦爻符号所做的解读。

(一)卦爻名。卦爻名是对卦爻符号所做的最精要的概括,体现特定的义理和思维方式,一般置于卦爻辞的前面,是对卦爻符号卜筮意义的解读。

关于卦名的由来,有卦象说以及卦辞说。卦象说者认为,八卦来源于对自然界中事物形象的观察,卦名与卦象是统一的,都与该卦所模拟的事物的形象、意义有关。诸如,乾卦之象为天,乾即古“天”字,所以此卦便是乾卦。坤卦之象为地,坤即古“地”字,所以此卦便为坤卦。又说,乾卦都是阳爻,力主刚健,乾又有刚健之意;坤卦都是阴爻,坤主柔顺,而坤就是“顺”之意。卦辞说者认为,先有卦辞,而后才有卦名。卦名来自卦辞,或取筮辞中常见之一字或两字为卦名,或取筮辞中常见之一字或两字并外加一字或两字为卦名。如果卦名果真取之于卦辞,那么,它就没有特别的意义,后人不必拘泥于卦名与卦象的关系,卦名仅仅就是区分各卦的符号而已。

爻名由两种数字组成,一种是表示位置的数,一种是表示性质的数。六爻位置从下向上数,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六爻的性质只有两种:一是阳性,记为“九”;二是阴性,记为“六”。如乾卦六爻的名称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坤卦六爻名称分别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二)卦爻辞。卦爻辞主要由卦辞、爻辞组成。《周易》六十四别卦,每卦各有一条卦辞,故有六十四条卦辞;每卦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总为三百八十六爻,故有三百八十六条爻辞。

卦辞即说明《周易》卦义的文辞,一般认为是卜筮者的记录,与甲骨文辞同类。卦辞前有卦名,卦名即卦的名称。《易经》共有六十四条卦辞,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现象变化、历史人物事件、人事行为得失、吉凶断语等。其种类大体可分为象占之辞、叙事之辞、占兆之辞三类,具体涉及狩猎、旅行、经商、婚姻、争讼、战争、饮食、享祀、孕育、疾病、农牧等生活方面。卦辞的一般体例为先举出暗示意义的形象,或举出用于譬喻的事例,然后写出吉凶断语。具体可分为先叙事而后断吉凶,单断吉凶而不叙事,或叙事、断吉凶、再叙事、再断吉凶等不同体例。

爻辞即说明爻义的文辞,是解释各卦细节内容的部分。其体例内容、取材范围与卦辞相类似。例如,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卦爻象与卦爻辞作为《易经》这一占筮典籍的基本素材,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古人长期积累的结果。《易经》典籍经过长期的编纂与加工,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意义。就卦序而言,六十四卦“两两相偶”,表现为对立的卦象系列,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就卦爻辞文字系统而言,先民以占筮形式解释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思维倾向与努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易经》中的这些理性思维因素成为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源头,滋养浸润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繁荣与发展。

第三节《易传》是超越占卜的哲学书

《易传》是战国以来解释《周易》经文的论文汇编。作为一部解经之作,它从象数、义理两方面做了阐发。《易传》在解《经》之时,吸收当时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杂糅道家、儒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思想观点,既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又充满了人伦道德的社会主张。因此,《易传》最大的贡献在于,赋予《易经》以哲学地位,使《易经》从巫术转变为哲学,从迷信走向理性。

一、十翼——《易传》十篇

《易传》又称“十翼”,“翼”就是羽翼,意为辅助,说明《易传》十篇是对《易经》的辅佐、解释。

(一)《彖传》。又称《彖辞传》,分上、下两篇。彖本指卦辞,《彖传》解释《易经》,从卦名、卦辞进而阐释一卦卦义,但不涉及爻义。

(二)《象传》。又称《象辞传》,分上、下两篇。象本指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象传》则是阐释各卦卦象及各爻爻象的。解释卦象的为《大象传》,解释爻象的为《小象传》。《大象传》共有六十四条,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每条分两句,前一句分析卦象解释卦名,后一句讲给人的启示。《小象传》三百八十六条,分别解释《易经》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与乾坤二卦用辞。

(三)《文言传》。又称《文言》,“文言”即“文饰乾、坤两卦之言”。因为乾、坤两卦为《易》之门户,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意义重大、地位突出,所以特意加以文饰解说,以作为训释其他六十二卦的榜样。在对乾、坤二卦的卦爻辞进行逐字逐句或重点解释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卦爻辞的精微大义。

(四)《系辞传》。又称《系辞》,分为上、下两篇。《系辞传》通论《易经》和筮法大义,重点诠释一些重要观念和爻辞,阐发《易经》的基本原理,由此将《易经》由一部占筮之作解读为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易传》的哲学思想。

(五)《说卦传》。又称《说卦》,主要解说八卦的性质、功能、方位、取象特征及所取八种基本物象,同时对占筮的原则和体例、《易经》的义理等方面也做了新的阐发。

(六)《序卦传》。又称《序卦》,解说《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它以前、后两卦为一组,用简约的语言,概括各卦名义及其先后次序的关系。

(七)《杂卦传》。又称《杂卦》,说明六十四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序卦传》相同,也采用两卦一组,“二二相偶”。不同的是,《序卦传》六十四卦次序即《易经》的卦序,而《杂卦传》六十四卦次序则与《易经》不同,其中前五十六个卦的排列顺序尚符合相综相错或非覆即变的规则,后八个卦则不符合相综相错或非覆即变的规则。

二、《易传》解读《易经》的方法

《易传》对《易经》的解读方法,主要包括爻位法、取象法及取义法。

(一)爻位法。爻位解读法其实就是根据爻位来解卦。爻位就是六十四卦各爻所处的位置,六爻分处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和身份等。六爻爻位由下而上依次递进,名为初、二、三、四、五、上,体现事物从低级向高级生长变化的发展规律。其基本特征是: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警惕审时;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处盛戒盈;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穷极必反。每一爻在卦象中所处地位及同其他各爻的关系主要有:正与不正(正当与失位)、中与不中(守中与失中)、合与不合(相应与不应)、比与不比(相承与不相承,顺与逆)、时与不时(趋时与失时)等。在具体卦爻中,又各有其复杂的变化与含义。《彖传》《象传》主要采用爻位解读法。

(二)取象法。所谓取象法,即将卦爻象征的各种事物之象寻找出来,然后用这种事象、物象解释卦爻辞,以此说明卦爻辞(文字)与卦爻象(符号)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系辞传》认为八卦是仰观天文之象、俯察地理之象、近取人身之象、远取事物之象而制作。卦象的创立,把纷乱的物象简约化、规范化。易卦作为一种意象符号模式,能使人们进行从一般到个别、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演绎;同时,人们通过卦象进行类比思考,诱发人们的想象力,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卦象。《系辞传》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即是说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卦爻辞是根据卦爻符号确定的。《说卦传》是采用取象法分析卦象的集中代表。《说卦传》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它指出了八卦所取的大象,乾象天,坤象地,艮象山,兑象泽,坎象水,离象火,震象雷,巽象风。这就是八卦的根本之象。《说卦传》首次对《易卦》取象做了系统整理,不仅归纳了八卦的大象,而且收集了八卦的属性之象、物象、身象、家庭之象等一百一十四种象征之象。《象辞传》则是采用取象比类法分析六十四卦以及爻象的集中代表。其中,“大象”是对六十四卦卦象的解释,“小象”则是对每一爻的爻象进行解说。

(三)取义法。所谓取义法,即从卦的德行、功能、属性、意义出发,解说卦爻辞与卦爻象。《易传》中的《说卦传》以取义的方法,将八卦的功能、属性做了总结: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悦)也。《易传》中的《彖》《象》《文言》三篇,大量采用取义的方法逐句解经。在上述解读八卦属性的基础上,还有解释卦德的义项。如乾、坤二卦,《乾·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彖》说:“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成天。”乾主“始”,坤主“生”;乾为统领,坤为顺承。《乾·象》的解释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的解释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为“健进”,坤为“包容”;乾主“自强不息”,坤主“厚德载物”。这些解释都是采用了取义法。

三、《易传》——解读《易经》的哲学结晶

《易传》是先秦儒道等各家思想的汇总,它突破了经文巫术卜筮因素,建立起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是一个以卦爻为形式、以阴阳学说为内核的理论体系,内容涵盖天、地、人三极之道。因此,可以将《易传》称为穿着卜筮外衣的哲学著作。

《易传》既宣扬了儒家的伦理观、政治观,又宣扬了道家的天道观、宇宙观。《易传》人道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特征,如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保合太和”的中庸思想,“神道设教”的教化主张,明德慎罚的德治主张,立“仁义”的伦理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等。《易传》的天道宇宙思想主要体现了道家的思想特征,如“无思无为”本体意识、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念、太极阴阳(五行)的宇宙模型、对立统一的“化生”原则、“生生”不息的生成序列、阴阳变易的辩证思想、“原始反终”的变化规律等。

经过《易传》的解经改造,《周易》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体现为道器合一、时空并重、重用轻体、象义互参、直观意会等特征。《易传》中有关于“道”与“器”的精辟论述,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道”即八卦体系;所谓“器”则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这种“道”“器”理论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创造各种器具的出发点与模式。《周易》的象数系统,都是功能性的符号,而不是确有所指的实体。重视功能性、轻视实体性的研究方法成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特征。《周易》象数观则通过取象、运数推理分析出特定的“类”,在此基础上再归纳出万事万物统一、同构之“理”,据“理”再推测出同类事物的变化、生成之势。如筮法模式是用“大衍之数”的推衍,筮数(蓍草的根数)的奇偶变化,来模拟天地的推演、实践的发展、阴阳的变化。卦爻模式是由卦画变易来呈现事物运动的模式,反映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一切变化。可见,《周易》象数观体现了归纳与演绎的合一、象义互参的思维特征。《周易》独特的思维模式,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和基本精神。 PgPsex/VJV8TpI/XRH3fbb26WDghMlFJedRTKcivlMXTaEwMumD9LwdLR80LdVq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