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故事解读“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栖霞山是“十朝都会”南京北郊的一座自然小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境内,山体并不大,总占地面积1019公顷,有三峰,主峰称三茅峰、凤翔峰,海拔284.7米,东北峰称龙山,西北峰称虎山。命名颇有传统风水学意蕴。栖霞山虽山体不高,但却是一座文化名山。它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帝王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文学文化等。它的佛教文化具有全国性地位,甚至在东亚地区也有一定影响力。

清乾隆帝诗称其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山以红枫出名,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誉。

栖霞山面江而立,具有山水相连扼江守险的形势。附近在古代为“江乘渡”所在。

“栖霞山文化”开始的年份不明,从所在区域说,大概在7000年前,生活在附近丁沙地遗址上的古人即知道它的存在。

2200多年前,山下不远处为江乘县治所所在,秦始皇南巡从“江乘渡”过江时,也许对这座江边小山有过注目。

秦代“废分封而设郡县”,在秦始皇第五次南巡时,置“江乘(嵊)县”,此为栖霞区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治所设在摄山附近西湖村一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上会稽,“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琊”。表明栖霞一带是古代长江的重要渡口。

其时,江乘县境辽阔,西至现南京石头城遗址、沿江而东,至今句容市下蜀镇,再转向南达江宁县淳化镇一带。今栖霞区地域皆在古江乘县境内。这是栖霞区独立设城的开始。

栖霞山原名“摄山”“伞山”,传说因山间盛产甘草、野参、当归等养生滋补中药而有“摄生”之效故而得名。现代植物学调查也证明,山上有药用植物235种。

但山上未发现过六朝以前的文化遗存。

栖霞山最早的文化是本土神仙道教文化。根据南朝文献所言,在建栖霞寺及佛教文化兴起之前,山中已有道教神仙活动。

为此,可以推测,大概在东汉三国时期,山中可能出现了道教文化。这是栖霞山最古老的文化。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八《齐琅玡摄山释法度传》记载:

明僧绍在去世前决定“舍所居山为栖霞精舍,请(释法)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住者辄死”,后法度“俄见一人持名纸,通度曰靳尚,形甚雅,羽卫亦严,致敬已,乃言‘弟子王此山七百余年,神道有法,物不得干。前诸栖托,或非真正,故死病继之,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后“摄山庙巫梦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祠祀勿得杀戮。’由是庙用荐止菜脯而已”。

由这段史料可以推测,在明僧绍、法度等来摄山开创佛教文化之前,这里已有“摄山庙”,庙中有“巫”主持神仙道教活动。

再从靳尚所言“王此山七百余年”,可以认为在南朝之前,摄山早已有神巫人士在此活动,“七百余年”,岂不推到春秋战国时代?!

根据南朝陈江总的碑文所记,在东晋时代,这里还有著名方士扈谦的住地,也就是说直到东晋,栖霞山仍然是道教文化重地。

自从刘宋末年明僧绍隐居摄山后,摄山的道教文化便为佛教文化所代替。南朝梁代《高僧传》中记载的故事其实正是反映出当时佛教与道教对栖霞山文化主导权的争夺,最终还是佛教文化取得胜利,使栖霞山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文化阶段。

大约从南朝宋(420—479)末齐(479—502)初开始,栖霞山文化中的传统主体文化及佛教文化开始出现,此后佛教文化一直是栖霞山的主流文化之一,直到今天。

按照陈祯明二年(588)《江总碑》记载,栖霞寺建于萧齐永明七年(489),这应该就是栖霞山佛教文化真正的开启年代。迄今有1533年。

佛教文化是一个包含多种内容的文化体系,包括哲学、思想、艺术、建筑、医药、养生、饮食、伦理、语言、生态等。

因此,从南朝开始,栖霞山文化中就有了哲学文化、艺术文化,如佛学思想、造像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石刻艺术等。“佛学”和“艺术”让栖霞山文化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佛教人士以及文人墨客对山林的文化开发逐渐催生了栖霞山的第四种文化——游历文化,或称旅游文化、休闲文化。

这方面在保存迄今的栖霞山摩崖石刻中有许多证据,如从唐代开始,栖霞山仍然是佛教名山,号称天下“四大丛林”(金陵栖霞寺与临清灵岩寺、当阳玉泉寺、天台国清寺),但其旅游文化也渐次产生。

其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唐正议大夫、吏部侍郎、赐紫金鱼袋沈传师和他妻子乐安于太和七年(833)7月3日为皇帝及七代先祖在栖霞寺修水陆无遮法会的斋疏以及摩崖题刻,他的作品被镌刻在栖霞山桃花涧上方的一处叫“天开岩”的崖壁上,由此开启了除栖霞寺建筑区、千佛崖石窟区之外的一处景点,这一景点成为唐、宋时代及其以后到栖霞山游览者几乎必到的地方。

从沈传师开始,逐渐促成了栖霞山以摩崖石刻而知名的天开岩景区,推动了栖霞山来访文人参访石刻、以文会友的特色性旅游文化的形成。这也是南京钟山、牛首山、老山等所有名山文化中不可见到的特色文化。

也是在唐代,由于“茶圣”陆羽到栖霞山寻泉试茶,开启了栖霞山的“茶文化”,这是中国经典文化之一。

陆羽虽为今湖北天门人,但他的主要成就却是在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在今江苏宜兴和浙江湖州、德清一带形成。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陆羽在长江下游一带活动,曾到栖霞山品茗试泉,当时避居阳羡(今宜兴)的诗人皇甫冉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存世。

栖霞山上与陆羽有关的茶文化遗迹有“试茶亭”遗址及“白乳泉”等摩崖石刻。

到宋代,前朝南唐大臣、学者徐锴的后人在栖霞山开设茶馆。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徐十郎茶肆》记载:“徐常侍铉无子,其弟锴有后,居金陵摄山前开茶肆,号‘徐十郎茶肆’,有铉、锴敕甚多。”

栖霞山石窟处也有徐铉、徐锴题刻,可见,南唐二徐确与栖霞山有深刻关联。

吾疑徐铉后代在摄山前开茶肆处应在今摄山脚下老街一带。

栖霞山地区是古代南京“石刻艺术文化”异常发达之地,至少从南朝开始,山上山下即为石刻艺匠挥洒才情的地方。

栖霞山千佛崖南朝石窟,千佛岭、纱帽峰唐代石窟,栖霞寺唐碑,南唐石造舍利塔和佛像,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摩崖以及环山布列闻名遐迩的南朝帝王陵神道石刻,无不彰显出栖霞山石刻艺术的博大经典,流传有序。

栖霞山的古代“帝王文化”始自南朝。南朝齐、梁时代有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豫章文献王萧嶷、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始安王萧遥光、梁临川王萧宏等多位王侯参与栖霞山石窟的营造。陈代有后主前来问佛。

隋代时,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元年(601)下诏在全国83个州造舍利塔,其中有金陵栖霞山舍利塔。到南唐时,由大臣高越、林仁肇主持改建为八角五层密檐式石塔,高越并为之撰写《舍利塔记》一卷。

唐代时有唐高宗李治为栖霞寺撰写《明征君碑》碑文。

清代时,康熙、乾隆二帝均多次到栖霞山,尤其是乾隆帝在栖霞山营建有“栖霞行宫”,驻跸多日,写有100多篇诗文,把栖霞山的帝王文化推到了顶峰。

栖霞山是一座名人荟萃的胜地,由此形成了“名人文化”。这些名人包括名道、名僧、名宦、名帝、名匠、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等,他们在栖霞山留下大量创造性成就。

他们的创造有的成为历史遗迹,有的成为博物馆收藏,有的成为当代国宝,有的成为千古诗篇。可以说,栖霞山文化的创造者主要是历代名人,是他们使一座普通的小山,成为天下名山,正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些历代名人便是栖霞山之“仙”,栖霞山文化之“灵”!值得我们永远追忆和感恩,他们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永远值得保护、传承与弘扬!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栖霞山的林木得到养护,栖霞寺逐步得到修复,诸多文物被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文化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文化旅游也逐步开展。“秋栖霞”的秋色大放异彩。海内外游客纷纷前来栖霞山感受千年流传的栖霞山文化。

文化是人创造的第二生存世界,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在中央“文化自信”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号召下,要更好地深入挖掘栖霞山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传承弘扬。

各界同志要珍惜栖霞山文化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先人的创造为人民所用,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事业所用,也能得到精心保护,让我们的子孙万代也能“永宝用之”!

◎ 贺云翱

(此文根据讲座录音整理) zoykGZFZlp3g4mR0VKO2Q9g8aGm8EkpVHNe+EPCz7B14OXa0QoXAx5KS3oRLBr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